首页 > 古典言情 > 七零文工团日常 米花白

69. 盖房与备战高考

小说:

七零文工团日常

作者:

米花白

分类:

古典言情

盖房难,分房更难,怎么办?也不上班了,召开全体职工大会。

会上,关百钺说了:“昨天大家的议论,我和四位副厂长都听了,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按照大家提到的工龄、是否双职工以及人均住宅面积,做了个综合的评分,评分方法在通知里也写了,每个人多少分也都标出来了,得分高的一百二十户,就是能分到房子的。大家要知道,奶粉厂建立至今,还不到五年,能争取到建家属院,已经是我厚着脸皮跑粮油公司跑下来的。僧多肉少,只能这么办。”

“不行,人均住宅面积的权重应该更大,毕竟面临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嘛,其他什么工龄......”

那分到房的一百二十户不愿意了,有人跳起来反驳:“我看目前的分房策略就很合理!人均住宅面积低怎么了?那又不是奶粉厂的错!关厂长也说了,奶粉厂建立还不到五年,大家最年轻的也十八了,住宅面积低也不是奶粉厂造成的......”

吵吵嚷嚷的,就快打起来了,还是洪常胜带着保卫科的拦着,才让大家没动手。关百钺拍拍话筒,十分无奈的样子:“大家应该知道,领导为大家争取盖房,是有风险的。哪次分房不得闹出事儿?可我和四位厂长还是争取了,为什么的?还不是为了大家着想!觉得大家都不容易,想为大家解决困难。”

说着叹口气:“这样,这次去争取地皮呢,我跟粮油公司的人一起多要了些。奶粉厂西边,到原来的青江市东城墙这一带,目前都划给了咱们。没分到房子的人家,都可以申请一份宅基地,咱们自己建房。至于砖瓦这些,厂子里可以帮着盖个砖瓦窑,咱们自己烧砖,申请盖房的职工,都可以优先按照市价购买。当然,其他的,就得大家自己想办法了......”

大的会议室里一下子就嗡嗡开了,不过乐意的并不多。

自建房哪儿有那么容易!盖房子只需要砖瓦吗?那木料、水泥甚至钢筋,不都要用到?还有人工,就算请熟人来帮着干,不得请客吃饭啊。另外,自建房的供暖、供水怎么解决?青江的冬天冷起来,夜里能到零下二三十度,没有暖气,那是真能冻死人的。

这个要是解决不了,冬天里光是煤炭,就不少花钱。很多住在大杂院的职工,先就不乐意了。嚷着住楼房,不就是觉得楼房有暖气、有自来水和卫生间嘛,如今自己出去盖房,又花钱又得不了好,没一个人愿意。

鲁帆就递话了:“分到房的人家,可以放弃楼房,申请宅基地吗?”

人群嗡一下炸开了。鲁帆可是在分房名单里的!他目前是车间的一名技术工人,和顾云岚又是双职工,分到房很正常。

就有人动心了,鲁帆放弃了,其他人不就有可能分到房了?放弃的越多,他们分到房的几率越大。有人立马开口:“当然可以,每个人对住房的要求不一样,不能让大家都喜欢住楼房嘛。有些人就觉得平房加小院子宽敞,那就应该让这些人申请宅基地嘛。”

陶勇手下的一个兄弟气哼哼地站起来:“那要是建房了,房子属于谁?我辛辛苦苦花了钱盖房,然后房子还属于奶粉厂,这可不公平。”

这话一出,有那觉得平房加院子宽敞的,这时候也不说话了,纷纷抬头往台上看。

关百钺笑眯眯的,望着那名姓刘的副厂长:“刘大哥,我临时想到一个解决办法,没在领导小组讨论,不知道这时候说出来可不可以?”

刘福厂长呵呵笑了两声,他算是看出来了,今儿就是关百钺、鲁帆和陶勇安排的一出戏,他不过是观众罢了。他往后面的椅背上一靠,脸上笑眯眯的,眼底却没一丝笑意:“说嘛,都是厂里的职工,有什么不能让大家知道的?就算不成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嘛。”

说话带刺就是常规操作,关百钺作为一个大度的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笑了笑,拍拍话筒:“咱们厂目前还有一百一十二户没分到房子,对于这些人,我提出两种方案,大家讨论讨论。

第一种,厂里出钱,帮着盖自建房,这种呢,我叫他厂建房。对于这部分房子,产权属于厂里,大家只有居住权,没有买卖权,房子还属于厂子,是厂子的资产。平房嘛,不需要钢筋,咱们用木头代替,也不需要多齐整的木头,周围农村那些够不上收购标准的,咱们都可以用厂子的名义收购上来,这样房子的整体造价会降低很多。

面积一间按六十平算,职工可以申请租住一间这样的房子,水暖自然能帮大家解决,跟楼房一样,每个月从工资划出去一部分,作为房租和水电暖气费用。当然,要是觉得一间不够,想多租的,就得多出一部分钱,这个大家自己考虑。

第二种,我称它为职工自建房,就是说,房子得工人们自己盖,厂里不会出一分钱。盖出来之后,厂里帮着大家办产权证,房子就是属于大家的,有居住权也有买卖权。当然,每个月还需要给厂里交水暖电费用,其他都不需要交。目前厂里的资金有限,我还是希望有能力的人家,都申请盖职工自建房,为厂里解决困难嘛。”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哗啦啦议论开了。这个提议好吗?那是太好了,很多人都打上了厂自建房的主意。虽然六十平也不大,跟楼房没什么差别,可平房能改建啊,随便往出搭个窝棚,就能当厨房,里面可都是住人的了。而且想住楼房为啥的,还不是冲着水电暖去的,要是平房也将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住平房,说不得还真比楼房舒服。

关百钺乐呵呵看着,小声问四位副厂长:“我这个提议,大家要是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提出来。”

刘副厂长呵呵笑了两声,谁敢有意见?没看职工脸上的笑嘛,今儿他敢说一句不同意,明儿就不用来厂子了。

其他三位副厂长本就是和关百钺合作老了的,哪里会反对。职工还没议论好呢,厂领导小组先就通过了这项决议。

等职工们议论的差不多了,关百钺拍拍话筒:“好了,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明天下班前去厂办主任那里报名,申请楼房、厂自建房和职工自建房的,都说清楚,统计好了咱们再统一规划家属院。”

有职工问了:“那楼房不盖了?”

关百钺笑:“这个要看大家的报名情况了,统计之后再说。”

就这么的,在这个大家都迷茫着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间点,奶粉厂因着盖房的事儿,没人再关注那些空中楼阁,都谋划着眼下一亩三分地的事儿呢。

奶粉厂的很多职工,都是粮油公司的子弟,事情一出,之前的榨油机械厂和方便面厂都找来了,不外乎都是家属院的事儿。

榨油机械厂的孙厂长说了:“关老弟,这厂子可是你一手建起来的,不能有了新人忘了旧人吧?厂里的职工住房也困难,都等着解决呢。”

方便面厂的厂长也哭穷:“虽然走了军需的路子,赚了些钱,可都用来扩大厂房了,真没钱盖家属院。老厂长啊,您这事儿一出,大家都闹开了,都问我们钱花哪儿了,您瞧这事儿闹的。我不管,您是老厂长,这事儿您不管也得管。”说到最后,竟是耍起了无赖。

关百钺也没办法啊,只得将怎么办到的一五一十说了:“奶粉厂在市郊,盖房的地好圈。你们要是不介意,也去粮油公司那里,在东郊这一片圈地。正好人多了,咱们可以组成一个生活区,说不得还更方便呢。”

两名厂长砸吧砸吧嘴,心里犯起了嘀咕。再怎么说,这里也是郊区,职工能愿意?奶粉厂的人没意见,那是因为厂子就在左近,住在这里上班方便。可机械厂和方便面厂在市里,住在东郊然后每天天不亮,蹬着自行车去市里上班,下班再呼哧呼哧镫回来,谁愿意?

关百钺都替他们着急:“有没有想过将厂子搬到东郊这里?一来,这里离煤矿近,买煤方便,现在做什么离得了煤炭?二来,市区的地皮珍贵,机械厂那片地,就是想扩大厂子,都不够吧?郊区就不一样了,来了咱们就圈地,厂房能扩大一倍不止。三来住房问题也顺便解决了。一举三得的事儿,你们好好考虑考虑。”

两名厂长没当场答应,都说会认真考虑的。等送走了人,洪常胜都忍不住发了脾气:“一个个的官迷,这是想着在市区住着,离领导们更近,升迁什么的也更方便。哥,你就多余替他们着想。”

关百钺摆摆手:“话不是这么说的,那两个厂子毕竟是我建的,厂里的大部分职工也都是我招进去的,不能看着他们作难。等等吧,要是搬来,咱们就帮把手,要是有别的考虑,那我也有心无力。”

送走这两位厂长,奶粉厂的统计工作也做好了。跟原来设想的差不多,大多数还是想住楼房和厂自建房,只有十八户申请职工自建房,还大部分是领导,其中就包括鲁帆和顾云岚一家。想住楼房的不足八十户。

如此,只能盖一栋楼,解决六十户的住房问题,剩下一百五十多户,都盖成厂自建房,一排十户的这么盖,资金上是能承受的。

这么一安排,不说人人满意吧,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说了这届领导的好话,特别是关百钺,威信一时达到顶峰,就算刘副厂长想抓把柄,这时候也不好下手了。

冬天是不能动工的,不过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每天都来看一遍空地,畅想着之后这里房屋林立的画面。就连关家康和梁秀英都来看了一遍,对于儿子的事儿提出了表扬。

关家康十分欣慰:“能将棘手的事儿,处理的人人都拍手称好,这不仅是动脑子了,更是用心了。好,爸以前还担心你做顽主没正形,没想到我儿子如今不仅走上了正道,身居高处,还能替下面的人着想,好,好!”

梁秀英忍不住哼了一声:“我儿子怎么可能没正形。当初做顽主,怕也是青江市最仗义的顽主!”

章清云没来,本来是在家看孩子呢,灿灿还不到三个月,不好抱出去吹风。如今却不在家,干啥去了呢?这不是苗盼儿生了嘛,十二月末,生了个快七斤的大胖小子,喜得陶勇当天就来家里报喜。恰巧关百钺不在,章清云只得抱着灿灿,去陶家看望苗盼儿。

苗盼儿属于晚上突然发动,没来得及去医院,就在家生的,如今自然也在家休养。进入产房,章清云愣了,替苗盼儿收拾床褥、给小孩儿换尿布的,不是牛桂兰是谁?

笑着打了招呼,牛桂兰咧开嘴,热情地跟自己家一样:“清云来了?快看我家这外孙,长得可俊了,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孩子......”巴拉巴拉的,嘴上不停,竟真是十分稀罕的样子。

章清云不动声色地挑挑眉,探头去瞧,孩子像陶勇的多些,浓眉大眼的,只怕将来也是个帅小伙儿。

“妈,干净的尿戒子不多了,我记得那边杂物间有一个包袱,里面有可多,去拿几片过来。”

“哎。”等牛桂兰笑眯眯的从产房出去,章清云才轻声问:“你妈来伺候你坐月子?”怎么这么不像牛桂兰的风格呢。

苗盼儿苦笑:“还不是房子闹的?陶勇申请了自建房,我爸妈想跟着住过去,这不是黏上来了嘛。”当初盖房的时候,就没有提正式工和临时工什么的,就是默认临时工也可以申请宅基地的。陶勇就申请了一个,而苗家夫妻努力这么多年,都没生下儿子,如今快五十了,只怕也是死了心,想巴着大闺女养老呢。

别人家的事儿,章清云不好评价,看过孩子,没多呆。灿灿小,在外面也不自在,略坐坐就回家了。

一进入七七年,章清云就得去文工团一趟,之前请了一年的长假,如今假期结束,怎么都要去文工团看看的。

长时间不来,这日一进去,竟然觉得团里萧条了许多。想来一年没有演出,除了基本工资再没有别的收入,大家都提不起劲儿吧。

来到团长办公室,向党老了许多,见到章清云还吃了一惊,听到她还要请长假,向党沉默良久后道:“请吧,请了也好。就算来上班,团里也没演出,还不如在家休息呢。”

这倒是实话,以后文工团只怕会越来越难,章清云想了想,提议道:“团长,有没有想过跳以前的一些剧目?或者干脆和其他综合性的文工团合并,专门表演大联欢?起码节目种类多,大家爱看,也能为大家谋福利。”

文工团只有出去演出了,才能有福利,一个个都在团里缩着,只能拿基本工资,半死不活的生活着,谁都难受。

向党犹豫片刻,问:“你也觉得,咱们该合并?”

章清云挑眉,难道谁还提议合并不成?只听向党道:“孙副团家里有人是市文公团的,说过合并的事儿。可合并过去,芭蕾就是众多舞蹈中的一种,还是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的那个,很多领导都不同意这个事儿。”

确实,牵扯到合并过去的领导层问题,在这里,哪怕只拿基本工资,他们还是团长、副团长,起码级别在那里放着,没人敢为难他们。但是被合并之后呢?以前当家做主惯了的,如今过去什么都得听别人的,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章清云笑:“我就是随口说说,这事儿还是得听团长你们的意见。我今年也二十五了,跳不动了,合不合并对我影响不大。”

从文公团出来,章清云心里怪难受的。虽然她的理想不是跳舞,可在文工团这么多年,对这里不能说没感情。日后娱乐节目多了,电视走近千家万户,谁还会买票去剧院看演出?文工团和剧院的没落,是早晚的事儿。

她只是个普通人,救不了大家,心里着急也没用。章清云一路这么安慰着自己,到家了,看见梁秀英抱着灿灿站在门口,灿灿看见她就笑着伸手让抱,心情这才好了许多。

伸手接过孩子,章清云笑:“妈,外面冷,您怎么出来了?”

梁秀英甩了甩胳膊:“早上飘了会儿雪,灿灿这丫头看见雪花就嚷着要出来,这不是没办法,抱着她出来看看嘛。”

章清云刮刮灿灿的鼻子:“小淘气。”

灿灿懂什么啊,三个多月的小婴儿,只会咯咯咯的笑,别提多喜人了。

正逗着呢,隔壁的黄咏梅抱着不足两个月的孙子出来了,逗孩子的声儿格外大:“男娃子就是调皮,一刻也不消停。梁姐,你家就好了,女孩子乖,随便养养,将来嫁人就成了。孙子就不一样,得给孩子准备房子、彩礼,一大堆要忙的,可不轻松。”话里话外的显摆她家儿媳妇生的是儿子。

梁秀英呵呵呵的笑:“我家灿灿金贵呢,不仅房子、钱得准备,就是嫁妆,都得比别人家的丰盛。这可是关家的宝贝蛋蛋,可得富养呢,是不是,清云?”

章清云笑着点头:“妈您给,我就接着。这占便宜的事儿,我肯定不往外推。”

说说笑笑的,也不去看黄咏梅的脸色,抱着孩子就往家走。气得黄咏梅在边上嘀咕:“再金贵,还不是从大杂院的儿媳妇肚子里爬出来的,牛气什么!”

因着今年是第一年和关家父母一起过年,关百钺和章清云都格外重视,等晚上没人了,两人还在商量年货的事儿呢。

关百钺:“如今正乱着,农场那里管的也不严了,年前肯定少不了因着雪灾死了的牛羊,我想办法弄回来三十斤,给爸妈那里送过去十斤,剩下的咱们留家里慢慢吃。”

章清云点头:“行,我妈爱喝羊肉汤,多送些羊肉。”

关百钺心里有数了,接着道:“农场那边还做着大棚实验呢,今年好像撒了些菠菜,我看看能不能弄到,冬天吃涮锅的时候,吃个新鲜。其他的就是萝卜白菜了,到时间咱们去菜站买,不用麻烦农场。”

唠唠叨叨的,章清云都快睡着了,谁知关百钺突然提议:“清远也不回来,要不然让爸妈过来这边过年?”去年秋季的时候,清远去军校读书,封闭式管理,没想到连续两年过年都不回来。

章清云一下子醒了,想了想又摇头:“爸妈不会答应的。”两人虽然疼闺女,可闺女嫁人了,他们却不会来打扰。不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是这么回事儿。小两口结婚过日子,老人就别跟着掺和,越掺和,小两口日子越过不到一块儿,两人是这么想的。

关百钺拍拍章清云的肩膀:“那就多给爸妈送些肉过去,肯定是跟大伯他们一家一起过年,多带些肉去,大家都高兴。”

只能这么着了。年前,关百钺来来去去的,忙活的都是年货的事儿。当然,都是晚上偷摸背回来的,谁也没惊动。

年前趁着大家做炸货,关家也将牛肉丸子、猪肉丸子、鸡肉丸子、鱼肉丸子都给做了,豆腐也炸了一大锅,用花椒水腌上,章清云能吃一大碗。

因着肉多,大年三十儿的饺子,干脆做了四种馅儿,萝卜羊肉、白菜猪肉、纯牛肉和韭菜鸡蛋,每种馅儿各包了两个硬币,当做大年初一的彩头。人多,这次真包了小山一样的饺子,在小院的大瓮里冻着,随吃随煮。

当然,关盈钺那里、沈家、洪家,甚至高家都送了一些,也收回来像是莲藕丸子、米线、韭黄、红富士苹果等稀罕些的吃食。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大年初一早上,关百钺第一个饺子就吃出了硬币,看得梁秀英都忍不住怀疑,儿媳妇因为太疼儿子,给作弊了。

拜年后,该上班的上班,在家复习的继续复习。晚上八点多吧,谁也没想到,程卫东和姚燕妮上门了。

程卫东瘦了许多,看着比关百钺能老个五六岁。自程正道死后,家里从小洋楼搬到楼房,还是不到五十平的小房子,办公室主任话说的好听,什么房子不凑手,让他们先住着,一定加紧给他们找。可程卫东知道,人走茶凉,他们恐怕要在五十平的房子里住一辈子了。

不甘心,怎么办呢,父亲临终前说过,有事儿找关百钺。但是情份这东西,越用越薄,平时攒着,不是大事不要去找。去也不要多去,只一两次关乎终生的大事,足矣。

房子的事儿,还真就是大事儿,程卫东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开口了:“我想调到奶粉厂,百钺,这事儿能办吗?”

关百钺的手指不自觉敲了敲大腿,看向程卫东的目光带着打量。见他面色郑重,没有以往的以势压人,应该是程正道嘱咐过了。程正道对关家有恩,这个事儿还真得办,他说:“这样,年后开春,奶粉厂的家属院只怕就要动工了。你想办法在工地上立些功劳,这样我才好开口,明白吗?”

程卫东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给关百钺递梯子呢,如今奶粉厂要盖家属院的消息早传开了,好的坏的都盯着呢。这个时间点调过去,傻子都知道他想干啥。可有功就不一样了,保护厂子盖房的材料,用这个功劳请求调动,谁也不好阻拦。程卫东拍着胸脯:“行,我知道怎么办,你瞧好吧。”

都是顽主,关百钺没什么不放心的。那边章清云看着姚燕妮的肚子:“几个月了?”

“七个月。”姚燕妮脸有些红,如今家里的房子就是个小两居,三个人住还行,可等这个孩子生下来,就太挤了。程卫东也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没考虑几天,就准备把这个人情用上,她也不好拦。

要是拦了,母亲就得去沈家求姥爷出马。这么多年,母亲很少去沈家走动,为的什么?还不是她嫁了,母亲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了,和沈家关系冷下来,就不用为那个便宜弟弟请托了。这时候要是因为她,再和沈家沾上,以后便宜弟弟和父亲那里的麻烦事儿不会少。所以虽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