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七零文工团日常 米花白

90. 被约稿再写言情

小说:

七零文工团日常

作者:

米花白

分类:

古典言情

本来不想让灿灿去学校了,这么冷的天,来回去教室还不够受罪的,而且笨想想也知道,教室里不会暖和。谁知关家康格外坚持:“上学哪儿有怕苦怕累的?当年我和你妈,手都起冻疮了,还坚持上课呢。你俩可不能娇惯孩子。行了,不是有手套帽子嘛,灿灿都戴着呢,棉袄又是最厚实的,不会出事儿的。”

灿灿也不娇气,嘿嘿笑着安慰父母:“爸妈,我们老师在教室前后都放了炉子,一下课大家都去烤火,没事儿的。”

见灿灿手上确实不像是要起冻疮的样子,两口子只得作罢。好在科研大院后勤反应也快,提前一个月供暖。寒潮的影响持续了大概半个月,最终恢复正常,大家这才舒了一口气。

国庆放了一天假,夫妻俩去章家送节礼,谁知遇上了特意从港城回来的章砚朗。许是章华铭的震怒让二房意识到,攀扯这边实在不是好主意。为了平息章华铭的怒火,也为了给这边留下好印象,竟是派了章砚朗亲自过来。

许是真心讲和,竟然没惊动外事部门,低调的来了大杂院。当然,保镖还是跟着的,五个黑衣人,每个人都大包小包的拎着礼物,这是拿保镖当助手用了。

来的时候,章家正在收拾给古芳的礼呢,大过节的,怎么都得表示表示,陈静唠叨:“这个疆省大枣带着,这东西小姑娘吃着好,还有红糖......”

正说着话,邵华抱着两匹褐色的条绒布进屋,看着就沉,这么一小段路也累得够呛:“供销社的残次品,我废了牛鼻子劲才抢到。拿去吧,清云一匹,古芳那丫头一匹,做衣服正好。如今小姑娘就喜欢这样的料子,你看,这里,还有这里,就是保存的时候不恰当,脏了,不耽误做衣服。”

正说着话呢,章砚朗进来了,进门就喊人:“大嫂,二嫂。我是二房的砚朗啊,还记得吗?这不是国庆节嘛,接下来又是元旦又是春节的,爸他一直记挂这边,派我来看看。”

说着左看右看的:“大伯和大伯母不在?”

邵华啊了一声,清了清喉咙:“嗯,老两口喜欢在菜站那边呆着,有什么新鲜的菜能第一时间买。”

章砚朗呵呵笑了两声:“是嘛,额......这习惯好,吃菜就得新鲜,对身体好。”

胡言乱语了几句,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接话了,说实话,长这么大,他都没进过厨房,更别说菜市场了。不知道说什么,只得让身后的保镖一一打开礼盒,开始展示带过来的礼物。

“大嫂,二嫂,您看,这是特意给您二位买的金五件,港城那边最流行的样式。还有这些,燕窝、阿胶、鱼油,都是养颜的圣品,您二位每天吃一点儿,保准能年轻好几岁。”

呵呵,邵华和陈静对视一眼,这二房可真是舍得下本钱啊。邵华对着大儿子招了招手:“清海,快去菜站把你爷奶请回来,大侄子来了,不见见可不行。”

章砚朗忙摆手:“不用,哪里敢劳动长辈。大哥是吧,我跟你一起去接老人,这边天气这么冷,老人们长期呆在外边也不好。”

就这么的,哗啦啦带着保镖又出去了。只是礼物都放在了章家,这么多金子,邵华和陈静可不敢马虎,当着大杂院众人的面,将门关的严严实实,生怕出点儿什么事儿。

对于二房,章华强和蔡奶奶都是淡淡的,无论章砚朗如何讨好,两人始终没什么笑脸。就在章砚朗以为这二人会揪着不放的时候,章华强单独找其谈话,话说的很明白:“我和你爸,有近五十年没见。但不论如何,我俩是亲兄弟,我是他唯一的大哥,还是救过他命的大哥,这点他不敢忘,也不会忘。我不管你们二房在港城那边做什么买卖,来内地又是想干什么,但是别招惹我的儿孙,明白吗?”

说着肃脸盯着章砚朗的眼睛:“我这些儿孙的亲家,想来你也调查过。虽说能量没有你这个港商大,但是想让我们悄无声息的消失,想来也不容易......”

章砚朗冷汗都下来了,没想到这老爷子比他爸还厉害!这眼神儿多吓人啊。想想也是,战争年代能护着爹娘、妻子、孩子平平安安活下来的,还能安然度过那十年,又有几个简单的。他忙保证:“大伯您放心,我们一定遵纪守法......”

做□□生意的,都扬言要遵纪守法了,可见章华铭和章华强给的压力之大。章华强拍拍这个侄子的肩膀:“好了,你的诚意我知道了,只要不招惹我们,你们争家产那些事儿,我不会插嘴的,放心。”

章砚朗:呵呵,呵呵呵。内地的人说话,都这么直来直去的吗?

听说清远这个侄子十一月结婚,章砚朗又去华侨商店买了礼,呆到十月三号才启程回了港城。

期间秦燕京打来电话,说是桃夭传第二部拍摄完毕,已经送去港城剪辑了。

章清云:“你怎么没跟着回去?这是彻底撒手,剪辑都不跟了?”

秦燕京笑:“哪儿啊,剪好了我肯定要看的。这不是开拓内地市场嘛,电视台已经在跟京城那边接洽,洽谈明年引进电视剧的事儿了。我肯定要去京城看着的,争取让京城多引进我们电视台的剧。放心,你那个豪门风云肯定卖个好价钱。”

章清云笑:“卖个好价钱也没我的份儿啊,当初又不是签的分成合同。怎么,光卖电视剧,就没想着买?内地如今的电视剧也挺好的,你帮着卖出去几部,对你以后和内地的电视台处好关系,作用肯定不小。”

秦燕京哈哈大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行了,我记在心里了,不过你的《钢铁大院》估计悬,毕竟谈判还没谈好嘛,你这种主旋律的剧集,引进的可能性不大,其他剧可以考虑。”

说了几句闲话,这才挂了电话。章清云耸耸肩,知青题材的小说写的差不多了,如今正在修改,这次算是写作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了,白编辑都登了两次门,怕章清云想不开给其他杂质投稿。

见稿子终于写好了,白编辑赶紧拍板:“不管什么论调,只要是有价值的,我们《北方文学》就发。”章清云可千万别想不开,去其他杂质投稿。

章清云失笑:“我这不是还没修改好,等修改好了一定给你看。你也别说一定发的话,看了再说。其实我这本并不适合现在发,压几年也没事儿。”

白编辑稀奇:“怎么,有不良价值观导向?”

章清云摇摇头:“不是,跟伤痕文学正好相反,我写的也是那十年的历史,却是聚焦小人物的奋斗史,是积极阳光的。你应该看过乌云的那篇文章吧,他批评我不敢直面那段历史,不反思是不会进步的。我就在思考,大环境不好,难道就没有可以歌颂的人和事了吗?这才有了这篇小说。”

白编辑直搓牙花子:“你这是跟整个伤痕文学宣战啊。”

章清云忙摆手:“我哪儿有那么大的野心,就是想换个角度去写。”

白编辑点点章清云:“你这是在给杂志社出难题。”伤痕文学那么火,《北方文学》肯定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且给《北方文学》供稿的,有一大批都是从伤痕文学开始写起的。如果发表了章清云的这篇文章,会不会让大家以为,《北方文学》是在借此表明态度?表明态度不怕,就怕得罪其他作家,没人供稿就不好了。

白编辑沉吟片刻:“等文章出来吧,我和主编商量商量,放心,尽量给你发。”

章清云笑:“就算不发,也不耽误咱们日后合作。”算是给白编辑吃了定心丸。

章清远婚礼前,文章终于修改完成,原稿保存,誊抄了一遍交给白编辑,章清云开始忙活弟弟婚礼的事儿。如今结婚已经开始讲究排场了,彩礼、新房、三十六条腿和三转一响,章家备的齐齐的,给足了女方面子。

吴家也不含糊,不过古家那边亲爹还在,什么事儿都不好越过古家。好在亲爹那边没出什么幺蛾子,许是后妈也知道厉害,章家和港城认亲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能和这边做亲家,对后妈的儿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时候闹什么,赶紧结婚才好呢。

而古家最积极的,就是古美了。来回帮着传话的就是她,见了章清云特别的开心:“没想到咱两家还有这缘分呢。”

章清云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古美一圈儿,啧啧两声:“别装了,清远都跟家里说了,之前方家老爷子住院的时候他就见了人了。我想想,那都是年初的事儿了吧?你能不知道?”

古美哈哈哈的笑:“俩小孩儿不想公开,我有什么办法?我可是什么事儿都想着你,沈洲那边刚出事儿,我就巴巴过去提醒你,够意思了吧?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章清云哼一声,终于好声好气的开始讨论婚礼上的菜色和座次。古美将女方这边来客的名单递过来,一一讲解了这几家的仇怨,谁和谁不能一起坐,谁和谁最爱别苗头,座次不能差别太大,否则小心当场闹出来等等,讲的十分详细。

如今结婚已经开始讲究办婚宴了,因着和苗家有些龃龉,又是大冬天的,婚宴便定在了私人的饭馆里,由人家大厨操持,专业得很,提前两天就开始让主家尝菜,定席面。章砚臻和陈静就这一个儿子,什么都是最高规格的,高兴嘛。

婚礼当天,整整开了二十桌,军医院的同事、女方亲属、男方亲友,还有听说是港商亲戚结婚,专程赶过来凑热闹的领导,热热闹闹的,又开了五桌才坐下。

以前只知道做新娘子累,没想到帮着筹办婚礼,也能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参加完婚礼,章清云瘫在家里三天才缓过来。期间一岁一个多月的小顺终于喊了妈妈,说话比姐姐整整晚了两个月。

当时大白天的,章清云没起床,还在被窝里睡懒觉呢。谁知道儿子在外面啪啪啪拍门,开门一看,好家伙,小家伙扶着门框颤巍巍站着,抬着小手还想敲门呢,苏婶子在后面伸出双手护着,生怕孩子摔倒。

见门开了,小顺咦了一声,抬头见是妈妈,咯咯咯笑开了,要多灿烂有多灿烂,还伸出小手让妈妈抱。

章清云赶紧蹲下身,捞起快往后倒的儿子:“小伙子,你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呀呀。”无意识发了两个音节,见妈妈没亲他,又咦了一声,大眼睛往章清云身上瞧。许是没见过章清云穿睡衣,咿呀了两声,终于憋着劲儿似的,鼓起脸蛋儿喊了声:“妈。”

章清云嘿嘿笑了两声,啪叽亲了儿子一口:“哎呦,我们小顺会说话了,再叫一声妈妈听听。”

苏婶子也高兴:“小顺在男孩子里,算是说话早的了。”

开了一次口,后面说话就不难了。灿灿教了两天,小家伙会叫姐姐了,可能是三声不太好发音,有时候“节节”、“借借”的叫,令人哭笑不得。

会走了会说话了,在家里就关不住,整天想着往外跑,外面呼呼吹着寒风都不怕。没办法,只能大中午,太阳正大的时候出去。吃完午饭,其他人要么洗碗要么午睡,章清云得陪着孩子去外面,非要自己走,颤颤巍巍的,就是只能走出去五米,小家伙都乐得嘎嘎的。

八三年十二月一日,商务部突然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陈静就觉得有些心塞,当时为了给儿子准备婚礼要用的新衣服、新被面床褥什么的,求了多少人啊,怎么婚礼一结束,布票就取消了呢,这也太背了。

你要取消,怎么不早几个月!

心塞的结果就是,逮着章清云回娘家,一个劲儿唠叨:“清云啊,你说这国家也是的,好端端取消什么布票啊,就算要取消,怎么不早几个月取消,前几个月我和你爸那个作难啊,真是越想越生气。”

章清云听得好笑,吓唬陈静:“妈,您可是警察,这觉悟得提高啊。”

陈静瞪了闺女一眼:“少给我上纲上线。”

章清云严肃着脸:“妈,我这可不是上纲上线。幸亏是医院工作忙,古芳和清远都得加班,不然这话让古芳听去了可不好。您想想,您这么说,让古芳怎么自处?毕竟结婚日期,都是女方首肯了的,您这抱怨,是不是觉得古家不该选那个日子?”

陈静这才有些重视闺女的话了,翻了个白眼儿:“行了,跟你牢骚两句你还教训起我来了。我不抱怨还不行了!走,跟妈买布去,谁知道这取消是暂时的还是永远的?这几天大家可都抢疯了,也不知道国家有没有那么多棉布卖,到时候再限购就不好了。你爸在门市部那边排队呢,咱们去取货。”

章清云:“......”行吧,好不容易单独回来一次,被迫拉着去做苦力,也是回娘家找苦吃了。

八三年的农历春节早,八四年元旦过去没两天就进入腊月,因着章清远结婚了,过年过节的回章家就得格外注意,礼物得备妥当,不能厚此薄彼。

这不,腊八回章家送礼,出发前叮嘱灿灿,不能跟以前一样,连吃带拿的。古芳再大气,到底是新媳妇儿,不了解情况,这时候人又多,形形色色,什么心理的都有。再有那不长眼的,故意在古芳跟前说闲话,挑拨挖苦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亲姐弟再因为这生了嫌隙,多冤啊。

灿灿就觉得有些烦:“怎么小舅结婚了,我就不是小舅的外甥女了?妈,你这就是见外,把舅妈当外人!”

“傻孩子。”章清云教闺女,“就是因为你小舅结婚了,咱们才应该注意。以后跟你小舅最亲的,只能是你舅妈,咱们任何人都要往后排,懂吗?”

灿灿不服气,眼眶都有些红了:“那小舅就不跟我亲了?”

章清云笑,抱着闺女亲了亲:“傻孩子,怎么不亲,那是你亲舅舅!不过是你舅妈刚嫁过来,人生地不熟的,自然什么事儿都得靠你小舅。照顾好妻子,是不是男人该做的?现在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去和舅妈比了。等你舅妈嫁进来......嗯,三年吧,至少三年,把咱们家的亲戚都摸熟了,到时候能自己处理事情,你再缠着你舅舅。”

灿灿瘪嘴:“三年,我都十一了。”那时候都大了,就是想缠着舅舅,舅舅也该有自己的孩子了,她不是还得让一步。

章清云笑:“对呀,你以为嫁人那么容易呢。那可是完全融入一个陌生的家庭,没有三年,根本理不顺的。就说现在,你舅妈刚嫁进来,过年过节的,来往的人多,这时候是最容易听到闲话的。咱们要是不注意,给你小舅丢人了,你舅妈是不是得心里不舒服?可这不怪你舅妈啊,是咱们没注意细节......”

灿灿点点头:“知道了。”

章清云揉揉小丫头的脑袋:“好了,不用想那么多。三年之后你就多了一个亲人,愁什么呢?”

灿灿小声嘟囔:“就是觉得长大了,怎么也这么多烦恼。”

傻孩子,就是因为长大了,烦恼才多呢。

刚才章清云教育孩子,关百钺一直没说话,此时见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不是给舅妈买了个围脖吗?带上了没有?”

谁知小顺听懂了,指着姐姐的包就喊:“脖脖。”

听得人直笑。关百钺捞起儿子亲了一口:“姐姐带脖脖了啊,小顺记性真好,爸爸都不记得了。”

夸他的话,小家伙听得可准了,咯咯咯对着关百钺的脸就亲:“好,我好。”人家还会自夸。

灿灿逗弟弟:“姐姐好,还是你好?”

谁知这家伙无师自通:“好,都好。”

真是个小机灵鬼儿。关家康和梁秀英都被逗笑了,关家康点点小孙子的头:“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油嘴滑舌的。”

小顺咯咯咯的笑,那张脸,真是比桃花都灿烂。

男人这么说小孙子,梁秀英也不愿意,她说:“我家小顺这是嘴甜,是不是小顺?灿灿聪明,小顺嘴甜,两孩子以后都吃不了亏。”

自从会说话,抱出去逗小顺的人就越来越多。一到外面,这个要抱那个要给东西吃的,可能是旁边有亲人在,小顺来者不拒,不知道害怕,特别喜欢别人抱他,章清云好几次都想治一治他这个见人就让抱的毛病。

刚到大杂院,见了章砚臻可亲了,老远就喊姥爷,还歪着头,扯着脖子喊姥姥,像是多长时间没见似的,一副想得不行的样子。天可怜见,上周才带着来了。

章砚臻哈哈哈的疾步过来,揉了揉灿灿的头,从关百钺怀里接过小顺:“哎呦,姥爷的大外孙哟,让姥爷看看胖了没有。”

“不胖,不胖。”他还知道胖不好,说自己不胖。章清云都觉得脸红,你要是不胖,谁胖啊。因着嘴甜爱笑,几个老人都特别爱喂小顺,小家伙也喜欢吃,谁喂都张嘴。如今小胳膊真跟莲藕似的,一节一节的。

“哟,我们小顺不胖啊。”

“不胖。”特别的嘎嘣脆,一点儿犹豫都没有的接话。

章清云赶紧打断小家伙的自欺欺人:“爸,妈又去加班了?”

章砚臻笑着亲了小顺两口,这才回道:“对,城西出了个灭门案,这几天你妈都得加班。”

好吧,这话题就有些沉重了。古芳赶紧端了托盘进来,上面是稠稠的腊八粥:“姐,姐夫,喝粥。”

章清云自然没说吃了晚饭过来的话,接过来边吃边聊,“这几天医院忙不忙?”“年前什么时候回娘家?我那里有港城电视台寄过来的干货,这次带了些过来,你可以带着回娘家......”

说闲话嘛,想到哪儿说哪儿。古芳没有新媳妇的娇羞,大大方方的,还知道问章清云,过年给小辈儿多少红包合适,显然是在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儿媳妇,也在努力融入新家庭。

章清云笑:“一人五块钱就行,大伯家孩子多,手面太大了也不好。”章砚廷家孙子和外孙子,加起来有十个,一人五块钱,这就给出去五十,大半个月的工资,不少了。好在压岁钱都是你来我往的,不会吃亏。

那边,三个堂嫂挨个儿的抱小顺,别提多喜欢了。长嫂宋甜甜最直接:“年纪大了,生不了了。我家鸿星以后要是生一这么讨喜的孙子,我得高兴死。”

章鸿星今年都十六了,正上高一,闻言脸都红成了猴屁股,又惹得一群人笑。

邵华也跟着凑趣:“你们指望不上,我可得好好给我老儿子把把关。娶一个好看的儿媳妇,将来也生个小仙女、小仙童。”

回了趟娘家,接下来就该准备过年了。买年货、做糖、炸肉的,还是一样的流程。唯二特殊的是,年前能祭祖拜神了,以及年后,上门拜年的多了几个小客人。

“班长,过年好。”三四个小朋友,见了灿灿就拱手拜年。

章清云都惊讶了,闺女做班长的事儿,她居然都不知道!不行,是不是她太不称职了,只知道写小说,不关心闺女?

正自责呢,就听关百钺让小朋友们进来吃糖,还拉过灿灿小声问:“你当班长了?”

灿灿面露得意,同时十分不在意地挥手:“小意思,我学习最好,老师就让我当班长了。”

还挺臭屁,章清云也不自责了,赶紧去帮着准备招待小客人的吃食。鸡块、小酥肉再复炸一遍,还试着做了炸红薯条,才将这一波小客人招待好。

热热闹闹的,说的都是今年春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那个小品《吃面条》,这是小品这种形式首先出现在春晚上,因为通俗好笑,迅速引起强烈反响,这几天大家拜年的时候,就指着这个乐呵呢。

还有小女生感慨:“以前看《牧马人》,觉得朱时茂好帅啊,怎么《吃面条》里一点儿也不帅了呢。”

章清云无语,小朋友,你就算比灿灿大,也不到十岁吧?怎么这语气,跟十八岁的大姑娘似的。还帅,你一小孩儿形成成熟的审美体系了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