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为何我身在纽约》
与此同时,在华盛顿特区,埃德加·胡佛的办公室里,一份简单的报告已经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局长,肖恩威尔逊的岳母徐桂英、小舅子陈国庆一家,以及一名叫沈葆生的老中医及其助手,于今日中午抵达纽约。李长安方面通过花旗银行担保,以商业投资考察名义申请签证,移民局快速放行。接机车队豪华,入住CA酒店顶层套房。”
托尔森站在一旁汇报。
胡佛拿起报告,仔细地看了两遍,他那张惯常毫无表情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他放下报告,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新加坡的陈家……”他低声自语。
“哼!。”
他没有立刻发作。
陈先生已经和新加坡这边断了联系,新加坡是大英的殖民地,原则上属于盟友,他没办法用什么由头启动调查。
而且李长安这次做得太高调,太“合规”了。
动用花旗银行担保,公开的投资考察邀请,入住自己名下的顶级酒店,接待的是有头有脸的亲家。
这一切都像是在阳光下进行,符合他们这个阶层往来的惯例。
“如果他真想搞什么鬼,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把有身份的岳母一家推出来。”
胡佛对站在面前的助手分析道,眼神锐利,“这更像是一种符合他们身份的正常家庭往来和商业考察。至于那个老中医,难道是威尔逊那家伙身体有毛病?”
“托尔森,肖恩威尔逊身体不好吗?”
托尔森被问住了,但也是老实回答:“局长,没听说他身体有啥毛病啊?”
胡佛摇了摇头。“不用管了,没必要和他再起冲突。”
当晚,CA酒店最高规格的中餐厅“玉华轩”被低调地包了下来。
餐厅装饰以深色木质和金色为主,墙上挂着宋代风格的山水画,餐具是定制的手绘青花瓷,处处透着东方的雅致与内敛的奢华。
李长安今天可是早早就从华盛顿回来,换下白日的严肃西装,穿着一身深蓝色祥云纹中式立领上衣,更显随和儒雅。
他早早便在餐厅门口等候,见到家人在陈芸莉的引领下到来,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快步迎上。
“妈,国庆,馨馨,一路辛苦了。”他先恭敬地向徐桂英问候,然后与陈国庆用力地握了握手,又亲切地摸了摸小侄子陈齐贤的头,“齐贤,还记得姑父吗?”
小齐贤有些害羞地往母亲身后躲了躲,但还是小声叫了句“姑父”。
他有些害怕眼前这个长的比自己爸爸高很多的人。
最后,李长安郑重地转向沈葆生老先生,微微躬身:“沈老先生,劳您远涉重洋,长安心中实在感激不尽。快请入席。”
众人分宾主落座。巨大的圆形餐桌中央摆放着精美的盆景,服务生悄无声息地为众人斟上热茶。
陈芸莉笑着介绍道:“妈,国庆,你们别看这是在纽约,想吃最正宗的中餐,除了去挤挤攘攘的唐人街,就属咱们这CA酒店的‘玉华轩’了。而且这里的食材,尤其是蔬菜和肉类,都是长安特意安排的,从我们在长岛自家有机农场每天新鲜运来的,绝对干净、新鲜,口味也比外面买的强多了。”
徐桂英尝了一口桌上的开胃小菜凉拌海蜇头,点头赞道:“确实清爽可口,这海蜇发得恰到好处,脆而不韧。”
她在南洋也是吃惯了精细菜肴的,能得她一句称赞,实属不易。
陈国庆也感慨道:“姐夫,你这安排真是没得说。在异国他乡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家乡味,感觉一下子就踏实了。你要不说,我还以为在新加坡呢!”
李长安笑着举杯:“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来,这第一杯,欢迎妈,欢迎国庆一家,欢迎沈老先生和阿良师傅来到纽约!希望大家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千万别客气。”
他杯中是他特意让人准备的温和黄酒。
席间气氛融洽,菜肴一道道上来,从清汤官燕、鲍鱼红烧肉到葱烧海参、清蒸东星斑,无一不是选料上乘,火候精准,味道醇正。
连对吃食颇为挑剔的沈老先生,在品尝了一道药膳炖乳鸽后,也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李长安特意与沈老先生交谈,询问他旅途是否劳累,对住宿是否满意,语气十分尊敬。
他说道:“老先生,您先好好休息几天,倒倒时差,看看纽约的风光。问诊之事,不急在这一两日。”
沈葆生捋须道:“李先生客气了。老朽虽年迈,但身子骨还硬朗,客随主便,一切听李先生安排便是。”
第二天上午,休息了一晚,精神恢复了不少的沈老先生,便在阿良的协助下,在康养套房的诊室内,为李长安和陈芸莉进行了细致的诊断。
先是为陈芸莉诊脉。沈老先生闭目凝神,三指搭在陈芸莉的腕上,片刻后,又换了另一只手。
随后问了问陈芸莉的月事周期、饮食睡眠等日常情况。
良久,他睁开眼,对一旁略显紧张的李长安温和一笑:“尊夫人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尺脉沉取有力。肝肾调和,冲任充盈,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略微有些思虑伤脾,日常需注意放松心神,无需用药,食疗调理即可。”
陈芸莉闻言,松了一口气,娇嗔地看了李长安一眼,仿佛在说“看吧,我就说我没问题”。
接着,便轮到李长安。他在沈老先生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伸出左手。
沈老先生手指刚一搭上他的腕间,原本平和的面色便微微一凝。
他仔细探察了寸、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