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继福晋 邈邈一黍

18.第 18 章

小说:

继福晋

作者:

邈邈一黍

分类:

古典言情

“青云打小就好学,十八岁便考中了举人,如今有王爷提携,过了两年一定是能高中进士。”隔房的叔祖笑道,略低着头,手脚都略有些拘谨。

“是是是,若非王爷,青云上哪认识沈状元去,都是仰仗您,您日后有需要,尽管吩咐使唤下官,下官如今在光禄寺任职七品典簿,虽是微末小官,但下官在光禄寺待了二十几年了,人头熟。”

“下官在礼部任正七品笔帖式。”

“下官京师绿营马步兵正六品百户。”

“奴才工部制造库九品笔帖式。”

……

直郡王听着众人的自我介绍,偶尔点下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但张氏族亲们却已经有多位激动到脸红冒汗了,这可是王爷,万岁爷长子!

平日里哪有机会见到,还让堂堂王爷听他们讲话,真是祖上开恩。

等终于到了开席的时候,前面客厅几乎坐满了人,老少青壮皆有,不过席间却是没什么声响。

除了张青云和几位辈分大的伯祖叔祖外,没人敢向王爷敬酒,甚至没多少人敢高声说话,大家都沉默着,偶尔开口说话的时候也会压低声音,怕扰了贵人。

相比之下,后院席上仅三个人,却是喋喋不休。

觉罗氏不厌其烦地叮嘱着女儿,淑娴连连保证把额娘的话都听进心里去了,也绝对照做,李蓉话不多,手上却没闲着,抢了丫头的活,给婆婆和小姑子夹菜。

再有几日,婆婆便要离京南下了,从成婚到现在,她还没孝敬过婆婆几日,自然要抓紧时间。

而小姑子已嫁为人妇,又是皇家福晋,日后身不由己,往来串门怕是都不方便。

说起来,她们虽是姑嫂,可却比寻常姐妹还亲近,小妹待她如待……亲妹妹一般。

两年前回京路上照顾她的起居、关心她的身体也就算了,夫君中举那日,小妹还三令五申,让夫君鹿鸣宴后便立刻回家,莫跟着其他举子再去烟花之地庆祝。

如此情谊,她恨不能小妹长长久久的住在家里,但世情不许,女子总归是要嫁人的,小妹还被指婚给了皇子。

“我回徐州后,你们姑嫂在京中要相互扶持,便是不方便见面,也可以互相捎信,尤其是淑娴,遇事尽量多找个靠谱的人商议,莫再像从前一样。”

说发誓就发誓,一点退路和余地都不给自己留。

李蓉柔声应道:“额娘放心,我们会的。”

淑娴也道:“同住在内城,又不是天各一方,互相联系还不容易。

额娘去了徐州也要多多给我们来信,我便是嫁出去了也是阿玛和额娘的女儿,阿玛如果还犯糊涂,您可一定要写信给我。”

觉罗氏忍不住扶额,她刚刚那些话是白说了。

人要守规矩,如此才能被规矩护着。

家里头给女儿使不上劲,护不住人,便只能依赖规矩和律法,哪有带头不守规矩的道理。

“你阿玛的事儿你就别管了,再说,他糊涂那么一次就已经受够教训了。”

那还是老爷刚到徐州上任的时候,被下属邀去妓院寻欢,结果被七岁的女儿闯进去掀桌子闹回家。

回家后,老爷气得拿戒尺打淑娴的手心,淑娴哪是站着不动挨打的人,边跑边嚎,说都是为了阿玛好,还说去那种地方容易得脏病……

她当时虽是气的不轻,但也把女儿的话听进去了,给老爷找个大夫,且夫妻分床一个月。

有这样的教训在,老爷这些年连‘青楼妓院瓦舍’这样的词都听不得。

“女儿也希望阿玛可以永生铭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这都是为了阿玛好。”

且不提阿玛和额娘的夫妻感情,她是真觉得那地方不干净,万一染上什么病,这年代都不一定能治。

她只是拦着阿玛去青楼妓院,可从来没拦过阿玛纳妾。

当然了,阿玛本人也没提过此事,想来阿玛是没有这些花花心思的,诚如阿玛所说,那次之所以会跟着下属去寻欢,也是初来乍到,不好不给面子。

也得亏是她去了,才让阿玛悬崖勒马。

李蓉听得一头雾水,涉及公公,她也不好打听。

“你不是喜欢律法书吗,这个喜好额娘支持,以后也要坚持下去,多学学本朝的律法,也铭记于心。”觉罗氏心累道。

人情道理是没有条文的,灵活不好教授的,但律法有。

人情道理如果参不明白,至少要守法。

说起来她到现在都想不通,英明如万岁爷,为何会选她家女儿做皇长子的福晋,这像是能做皇子福晋的样子吗,这有做长嫂的气度吗。

用过了膳食,又饮了两杯茶,时间便差不多了,一群人把夫妻俩送到门口,看着郡王的马和郡王福晋的马车转角拐弯瞧不见了,这才回府。

另一边的夫妻俩却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转到去了几处街市。

“这些铺子都是出宫开府时分下来的,除了铺子,还有六个粮庄和两个果园、两个菜园、一处牧场,有的在直隶,有的在盛京,不过,京郊倒是有处山水园,改日爷带福晋过去看看。”

淑娴只能在心中感慨人和人的不同,别看王爷说得轻描淡写,但铺子足有五处,而且不是寻常的小铺子,地段好就不说了,面积最小的那处铺子也足有九间。

“敢问王爷,六个粮庄都是多大的,几个果蔬园子和牧场又有多大?还有那处山水园的面积又是多少?”

“六个粮庄加起来在一百顷左右吧,分在盛京的牧场也差不多这么大的面积,至于园子,果园和菜园每个都只有一两顷的面积,山水园五顷。”

这计量单位都跟她们小老百姓不一样,她们都是论亩。

她陪嫁里的两处庄子,一个三百亩,一个八百亩,已经是举家举族凑出来的了,而且这些亩数也是用来撑场面的,实际上里面只有一小半的良田。

按照如今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一顷是一百亩,一百顷就是一万亩。

看那五处铺子的地段和面积,便能推算出那几个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