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八零年代:签到系统带我起飞 随便都行

30. 红烧肉

小说:

八零年代:签到系统带我起飞

作者:

随便都行

分类:

穿越架空

周一清晨,林婉儿特意换上了一件自己修改过的、显得更合身利落的蓝色工装外套,对着镜子仔细整理好衣领,又将头发一丝不苟地梳成一条麻花辫垂在脑后。今天,是她去市三甲医院中医科报到的第一天。

她站在气派的医院大门前,看着穿着白大褂、行色匆匆的医生护士,以及进进出出的病人和家属,心里清楚,这里和她之前在家属院摆摊义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没有了街坊邻里的熟稔和随意,这里是正规、严肃,甚至带着些许冰冷气息的专业场所。

按照李国手主任之前的交代,她直接去了门诊楼三楼的中医科。科室不大,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混合着消毒水的味道。诊室门口排着队,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在忙碌。

她找到挂着“主任办公室”牌子的房间,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李国手沉稳的声音。

林婉儿推门进去,李国手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一份病历,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笔,抬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来了?坐。”

“李主任,早上好。”林婉儿规规矩矩地问好,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只坐了三分之一。

“嗯,”李国手打量了她一眼,直接切入正题,“婉儿,昨天跟你说的情况,你都清楚了。见习生,没有编制,没有工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观摩、打下手。你愿意从最基础的做起,我很欣赏。但医院有医院的规矩,科室有科室的流程,你要尽快适应。”

“我明白,李主任,我会努力的。”林婉儿应道。

“我们科室除了我,还有两位资深医师,王德斌王医生和赵强赵医生,另外还有几位年轻医生和护士。王医生经验丰富,是老中医了,你可以多向他请教临床经验。赵医生嘛,比较活跃,人头熟络。”李国手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人员构成,“我会先安排你跟着护士长熟悉一下环境,然后主要跟着我出门诊、查房。空闲时间,多看病历,多记方子,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略显严肃的医生走了进来,是王德斌。他看到林婉儿,脚步顿了一下。

“老王来了,”李国手招呼道,“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林婉儿,我特批来科里学习的见习生。婉儿,这是王德斌王医生。”

“王医生好。”林婉儿连忙站起来问好。

王德斌只是淡淡地点了下头,视线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没说什么,径直走到旁边的文件柜前找东西。那态度算不上热情,也谈不上敌意,更像是一种审视和保留。

林婉儿心里嘀咕:【这位王医生,看起来不太好接近啊。】

紧接着,又一个三十多岁、脸上挂着热情笑容、显得很精明的医生探头进来:“主任,早啊!哟,这位是?”他一眼就看到了林婉儿。

“这是赵强赵医生,”李国手介绍道,“赵强,这是林婉儿,来咱们科学习的。”

“哎呀!原来是林同志!”赵强立刻满脸堆笑地走进来,主动伸出手,“欢迎欢迎!早就听主任提起过你,年轻有为啊!以后在科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我!”

林婉儿跟他握了下手,感觉对方的手劲不小,笑容也格外灿烂,但不知为何,总觉得这热情里透着点别的意味。“赵医生好,以后请多关照。”

【这位赵医生,倒是挺会来事儿。】林婉儿心想。

李国手挥挥手:“行了,都去忙吧。婉儿,你先去护士站找刘护士长。”

林婉儿应声告辞,走出主任办公室,轻轻吁了口气。她能感觉到,王医生的审慎和赵医生的过分热情背后,都藏着对她这个“空降兵”的观察和打量。没学历、没背景,突然出现在全市最好的医院科室里,被人质疑是免不了的。

【小case,hold住!用实力说话。】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走到护士站。

刘护士长是个四十多岁、干练利落的中年女性,接到李主任的电话,对林婉儿的态度倒是很平和。她简单交代了科室的布局、规章制度,比如几点交班、病历书写规范、无菌操作要求等等,然后就给了她第一个任务——整理库房里积压的旧病案。

“这些都是前几年的病案,需要按照年份和病种重新归档,工作量不小,你先做着,熟悉一下病历格式也好。”刘护士长指着库房角落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牛皮纸档案袋说道。

“好的,护士长。”林婉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动手。

医院的工作节奏确实快。整理病历看似简单,实则枯燥繁琐。厚厚的档案袋里,记录着一个个曾经的病例,手写的字迹潦草的、工整的都有,中医术语、方剂名称、辨证论治过程……林婉儿一边整理,一边快速浏览,遇到典型的或者有疑问的病例,就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下来。

她埋头苦干,一上午过去,才整理了不到十分之一。手指被粗糙的牛皮纸磨得有些发红,但她并不在意。比起之前在家里的清闲,这种忙碌让她觉得充实。

中午,她没回家,就在医院食堂简单吃了点东西。下午跟着李主任出门诊,更是让她大开眼界。李国手看诊不疾不徐,问诊细致入微,不仅关注病情,连病人的情绪、生活习惯都会问到。他对每一个病人都看病过程,对病人的病情、体质、生活习惯,以及望闻问切的结果,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般找出病因,再根据病因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斟酌用药。每一味药,李主任都会解释它的作用和配伍的意义,还会详细交代煎煮和服用的方法,甚至连药材的新旧、产地对药效的影响都会提及。

林婉儿站在一旁,像一块干渴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她在现代是主治医师,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主要集中在现代医疗设备辅助下的诊断。像李主任这样纯粹依赖传统中医手段,将病人的细微反应都纳入考量,进行全面辨证的诊疗方式,对她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她不时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下李主任的诊断思路和方剂,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主任,这位是?”一个病人看完诊离开后,下一位病人身边跟着的家属,一个穿着时髦、烫着卷发的年轻女性,斜眼打量着站在李主任身后的林婉儿,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轻慢。

李国手抬头看了她一眼,平静地说:“这是我们科室的见习生,跟着我学习。”

“见习生?噢,”那女家属拉长了音调,眼神在她身上转了一圈,落在她朴素的衣着上,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现在医院招人门槛这么低了吗?什么样的人都能进来学习?”

这话像是针一样,扎进了林婉儿心里。她知道对方的意思,无非是看她年轻,穿着普通,又没有正式身份,觉得她不够格。她放在身侧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只是垂下眼睫,安静地站在那里。

李国手脸色沉了下来,语气变得有些严厉:“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医院招收人才有自己的标准,不是谁都能进来的。我们科室只看医术和品德,不看外表。请把你家人的情况跟我说说。”

女家属被李主任的气势压住,悻悻地闭上了嘴,不情不愿地开始讲述病情。

林婉儿心里划过一丝暖流。李主任虽然平时不苟言笑,但在关键时刻,是护着她的。

【这算是职场第一课吗?被人看轻,被人质疑,意料之中。】她心里想着,【不过没关系,我不是来这里跟人比谁穿得好、谁嘴皮子利的,我是来学真本事的。】

一下午的门诊,她全程跟着,仔细听、认真记,偶尔李主任会停下来,指着病历问她一些问题,考校她的理解。她都尽量用这个时代的中医术语来回答,虽然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冒出一些现代医学的影子,但都被她及时修正。

“不错,能看出你确实下过功夫,”李国手听完她的回答,微微点了点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更讲究辨证论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