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隐衫之欲 纯真假面

25. 陈医生

小说:

隐衫之欲

作者:

纯真假面

分类:

古典言情

“哦?是这样吗?对方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那我就不知道了。她跑来向我打听你的情况,我顺嘴跟她说了句你在正畸科,见她挺感兴趣的,便转了你的名片给她——难道这也算冒昧?”

她也不直接看他,只透过车内后视镜瞥他的双眼。仗着他开车得直视前方的局限,连声音都格外理直气壮。

“如果我说,确实有点呢?”

她啊了一声:“原来陈医生的诊室里现在病人爆满,嫌我多管闲事。那也好说,对不起了,陈医生,怪我自作多情。”

“就这样?”

不断变幻的夜景中,陈轩北的脸色喜怒难辨。

叶青溪耸耸肩:“是啊,既然是误会一场,说开就好。”

他低声笑了。当然,不是高兴,而是气笑了。

那个叫希希的姑娘突然跑来加他微信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肯定与她脱不开干系。再联想起先前他弟提及合照——当时他弟一说,他就本能觉得是她主动要的,而不是他弟主动给的。

实在因为这就不是陈轩南会干的事。

在他弟那里,每当与自己放在一起时,他弟总是存在一种完全没必要的自惭形秽,自卑、仰视与羡慕交织的情绪。

处于这些微妙的心理,他弟天然会刻意避免主动向外人揭露他哥与他是双胞胎的事实。

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发现叶青溪那般对自己时,陈轩北一下就搞清了情况,却选择糊弄过去,而不是直接澄清身份。

他觉得这是他弟更习惯的处事方式,虽然不理解,但会尊重。

通过午休间隙与陌生女网友的三言两语,他更是没费什么力气就搞明白了叶青溪的小心思。

“青溪小姐这是在报复我。”

是陈述句,而非疑问句。

“哥哥这话说的,”叶青溪拉长了音调,将那两个字咬得又重又黏腻,“礼尚往来,以德报怨而已。你看你一心只想拆散我,我还在关心着如何撮合你,难道你不应该感动到痛哭流涕?”

“青溪小姐原来这样伶牙俐齿。看来先前与我说话总冷场,只是懒得说。”

“彼此彼此,哥哥对我,不也是人前礼貌,人后冷落么?”

话说开了有说开了的痛快。

此时奥迪车随大流进入海底隧道,外面灯光强了数倍不止,陡然间一亮。

趁着变道时看倒车镜,陈轩北瞧她一眼。

她脸上血色比平日里更淡,两只手叠在一起,下意识地放在出风口,唯独一双柔媚的狐狸眼明亮异常。

空气中平日里惯常闻得到的木质松香味早不知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甚至堪称庸俗的脂粉味。

他其实看不上这种味道,但这回因为离她太近,偶有几个走神的瞬间,会被隐蔽在其中干净温暖的奶香与皂感所俘虏,不自觉地想要吸嗅,想分辨是否还有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内心涌起一股没来由的烦躁。

“我说了,别叫我哥哥。”他突兀地说。

“行,人后不让叫哥哥是吧?那直呼你大名总可以?或者陈医生?陈家大哥?你事儿那么多,你自己选。”

“随你,反正你们谈不久。”

她笑了,但眼里很冷。

随即翘起二郎腿,往驾驶座那边一挨:“行,就冲你这句话,我一定跟陈轩南锁死,天长地久的那种。”

陈轩北不语,唇线紧绷,只当她是空气。

*

这件事以希希在陈轩北处的败北告终。

为此希希在微信上同叶青溪抱怨:【那就是个冰山男,跟性冷淡似的,一点人味都没有,除了工作上的事,多余的一点都不接茬。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么好!】

叶青溪接着忽悠:【那人都讲究一个反差感呀,越是这样的,说不定内里越痴情专心。不正与你互补?可以想想别的方式,万一这家伙吃硬不吃软呢?】

希希:【这兄弟俩明显是两个极端。】

叶青溪:【什么极端?】

希希:【一个是中央空调,一个是中央空调但外机对我[裂开]】

“噗嗤!”

收到这条消息时恰逢周末,叶青溪正在图书馆里喝水,差点喷个满书架,好歹拿袖子捂住。

叶青溪手忙脚乱拿纸巾擦了嘴,回复:【更正,第二个应该是中央空调但内外机装反[手动拜拜]】

希希:【更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怎么办?不说了,我学习去了,他说我言之无物,跟我没话题聊。又听我四级第一次没考过,天天在街上混,怀疑我是精神小妹[融化]】

嘴真毒。

想想先前陈轩北保持着礼貌与风度对自己说话,还一口一个青溪小姐地叫,恐怕还算客气的。

叶青溪祝她好运。

周末,家附近的社区图书馆里人山人海,连座位都得靠抢的。

叶青溪把要借的书目一一找到,就打算撤。

陈轩南的电话是这时候打过来的。

图书馆三楼是安静自习室,不允许大声喧哗。她快步从安全通道下了楼,跑出图书馆大门才险险接起:“怎么啦?”

“宝贝,忙什么呢?你是不是都忘了自己还有那么大一个男朋友?”

叶青溪下意识地拿起手机,翻了翻微信,果然发现在设置的请勿打扰时间段内,俩人的对话框又被刷屏了好几页。

“抱歉啊,我刚在图书馆呢,不方便接电话。”叶青溪失笑,打趣道,“你真要这么闲,周末就找个班上。”

“我日常有工作啊,每天四小时就够赚了。跟某人似的周末还工作,疯了啊?”

陈轩南讨打地说。

叶青溪是最近才搞清楚,陈轩南是金融专业出身,是做金融规划的。

中学在本地最好的二中念的,全班最后一名也能考上一本的那种尖子班。大学也是本地最好的国字头大学。

大学期间曾在本地有名的三方理财机构做过实习。那是他活到现在仅有的上班经验。毕业后基本上就出来单干了,做的是钱生钱的交易。

一开始,只是拿自己从小到大积攒的一点本金在股票与债券市场里瞎扑腾。

第一年也是个经验积累、和亏损学习的过程。

但他似乎天生特别适合干这个,加上脑子反应也快,沉得住气。胆大心细,把巴菲特芒格那一套价值投资理念给吃透了,做反直觉反常识的投资策略做得很成功。20年以小搏大踩中2核心资产牛市,一下把本从100万带到了500万元。再往后有经过不断摸索,将手里股权慢慢切换,直至去年年底,达到了1000万级别。

可以说,除了刚开始的那一年半载,基本是大涨与小涨的区别。

身边的人开始只觉得是他运气好,不算数,不过小打小闹而已,但现在已经没人敢拿这事儿笑话他了。

甚至连当初那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小股神”绰号,也叫得真心实意起来。

有些关系不错的亲友甚至主动开始找他打听,想出点钱交由他来打理,哪怕中间抽点也行。

所以他也适当性地接手一些。慢慢地,这事儿占据了他的主要精力,也成了他的主业——一间独立的财务咨询工作室。

陈轩南一直不说,是觉得有点拿不出手。虽说他个人股票账户上现在已经达到比较可观的程度,但总归听上去不是那么稳定的行当。谁都知道投资风险是一直存在,且不可避免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