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队!现场找到的毛发证实是尽……法医的。”
“赵队,我们在现场找到了尽法医的血迹。”
“赵队!痕检科的检查结果出来了,确实是尽法医没错。”
“我们在尽法医的柜子隔板里,找到了受害者的衣物。”
“尽……嫌疑人的鞋子里,我们提取到了受害者的血液。”
“赵队,现场足迹与尽法医的比对无误。”
“赵队!在尽法医家里找到了……”
证明尽弭犯罪的证据,如雨后春笋般冒头,然后被收割。似乎,尽弭是杀人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但也如弭尽所说的,即便多项证据表明尽弭就是凶手,也依然有不少人在为洗清尽弭嫌疑而奔走。
弭尽没做过的事当然不会承认。
即便要接受无止境的审讯。
警察可能在凌晨提审,可能在用餐时间提审,可能在他熟睡时叫醒他提审,可能在饭后困顿的时候提审……总之,只要弭尽不承认,警察就会寻找一切他可能露出破绽的时机。
只要真的做了,总会在警察心理精神的逼迫下,交待一切。
哪怕什么都没做过,痛苦万分的也大有人在。
弭尽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他喜欢规律的作息,不代表他只能遵循规律的作息。
事实上,他能够在十分短暂的时间里得到充分休息,“惊醒”也不会让他感到疲惫,他永远能够在瞬间清醒过来,做好体面的应对。
被打扰用餐会让他感到些许不满意,他不太喜欢中断进食,更不喜欢食用凉掉或者回锅加热的饭菜。
他也没有饭后的困顿时间,因为他会严格控制进食的质量,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保证精神饱满思考顺畅。
弭尽在被审讯期间,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无所谓的态度,是否嘲讽全看他的心情。
看守所的生活非常被动,所有一切都不能自行安排,但弭尽心态好,所以他只觉得自己是在“无所事事”。
在所有人不停奔波的情况下,他无所事事。
**
“情况怎么样了?尽弭没有遇到危险吧?”赵等处理完何时岁的事情,重新回到放映室,第一时间询问小李。
小李张了张嘴,表情一言难尽,他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
赵等因为一系列的事有些烦躁,此刻根本没心情看小李挤眉弄眼,自己看向了大屏幕……愣住了。
大屏幕里的他在对尽弭进行审讯。
审讯结束后,他们又将尽弭押回看守所。
别说找到“常识”了,连调查的自由都没有。
“这怎么回事?”赵等问。
小李这会儿倒是组织好了语言:“尽哥进入到第三层世界后没多久,警察就上门把他给抓了,看上去搜到了不少物证……但我坚信!尽哥绝对不会是真正的犯人!他绝不可能犯罪!”
赵等脑海里却闪过之前的画面,尽弭在会议室里,如同变态杀人魔一般的行径,他几乎是在对嫌疑人进行虐杀。
赵等暂且压下那冲击性的画面,问小李:“之前第一层世界里,你也看到了吧?为什么还能如此坚信?”
“那个啊……”小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一开始也很震惊啦,想着尽哥怎么可能和个罪犯一样……但是吃饭的时候,我就想清楚了,那肯定是因为犯罪意识的影响!而且缺少的常识我们也不知道,万一是什么‘善良’‘公正’之类的东西,那尽哥的行为也情有可原吧。总之我相信尽哥!”
“嗯。”赵等神色微沉,不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大屏幕里的情况。
最开始他们成立【罪案小组】是为了保护尽弭,他们观察尽弭在犯罪世界里的状况,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将尽弭的意识抽出。
当然,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刑侦手段,从犯罪世界里发现蛛丝马迹,在现实中抢先一步对嫌疑人进行抓捕。这一点没能做到,因为犯罪世界千奇百怪,很多细节,乃至整个世界观都与现实相去甚远。
最关键的是,他们能看到的部分太少。
哪怕机器将他们输入的数据生成了世界,他们能看到的也基本只有数据上的东西,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根本不存在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出犯罪嫌疑人的情况。
多的部分也就是像现在这样,看到他们“熟知”的人事物。
这些往往也没有用。
像李印一案里,他们看到尽弭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可实际呢?他妈妈像个疯子,冲进来不顾儿子安危,也不看破案进度,想指责尽弭就把人从犯罪世界里弄出来了。
大部分对话也是模糊的,很多画面也并不流畅,倍速、跳帧、缺失、空白,一切都像加了密,让外界的人无从下手。
只能仰仗尽弭一个人。
从前赵等认为,既然只有尽弭一个人能做到这种事,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破解凶案、悬案,他们便应该珍惜,保护好尽弭。
可现在他不得不审视。
如果尽弭心中也藏有“恶”呢?如果造出机器的尽息也藏有“私心”呢?他们还要像现在这样,把破案的主动权交到尽弭一个人、一台机器手中吗?
机器【罪】太好用了,尽弭也太强大了。
这些都该让他们警惕。
【罪】可能影响到的不止是尽弭的精神和心理健康,还有他们这些刑警。他们下意识的,遇到重案就会想让尽弭进入到犯罪世界破案,而他们只需要等待几天,就可以收获完美的证据。
太松懈了!
不管是出于对人性的基本怀疑,还是对刑警队未来的着想,他们都不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