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充当路灯的月亮 史今朝

1. 【01】

小说:

充当路灯的月亮

作者:

史今朝

分类:

现代言情

《充当路灯的月亮》

文/史今朝

2021.6.6

“林洛希!”

中气十足的一句话,就这样冷不丁地从头顶浇了下来。

被叫到名字的女生随即止住脚步,闻声朝二楼望去。

梁时遇穿着件白色衬衫,衣袖挽至小臂,正倚着栏杆,目光审视地看向楼下。

林洛希站在一楼大厅,仰头对上梁时遇的目光,毕恭毕敬地叫了声:“梁老师。”

“来我办公室一趟。”

自己的导师发话,林洛希丝毫不敢怠慢,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往二楼跑。

看她进来,梁时遇从书柜里拿出个白瓷杯,指了指沙发,示意她先坐,“今天不是没课吗?来学院楼干什么?”

林洛希答:“来复印一些资料。”

梁时遇了然地点了点头,把白瓷杯放在她桌前,又转身从办公桌上拿起了一壶刚沏好的茶。

林洛希看着他正要弯腰给自己斟茶的动作,身子往前倾了倾,推拒道:“我来吧。”

梁时遇摆摆手,示意说不用。

片刻后,几缕茶香袅袅升起,梁时遇这才在她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知道我今天找你什么事吗?”

问完,也不等她回答,他长臂一伸,从身旁的书架上拿下了两本期刊,“给,出版社刚寄来的,两篇文章前后脚发了,一篇《经济研究》的二作,一篇C刊一作。”

原来叫我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啊。

看到这儿,林洛希瞬间放下了心,面带微笑地双手接过导师手中的杂志,微微颔首,诚恳地道了声谢:“谢谢梁老师的悉心教导。”

道完谢后,她连扉页都没掀开,便云淡风轻地将那两本杂志装进了书包。

然后,抬头,看着梁时遇,目光似是在问:老师,您还有别的吩咐吗?

“......”

梁时遇被她这一通操作直接给整不会了。

《经济研究》,那可是经济学顶级期刊啊。他堂堂一个大学教授,在上面发一篇文章,虽谈不上有多激动,但至少也得在第一时间翻开,如视珍宝地好好观摩观摩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这学生可倒好,够“两袖清风”,就这么揣进了包里,看都不稀罕看一眼。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刚给了她一个烫手山芋。

气氛安静了一会儿,梁时遇忍不住笑了:“林洛希,你腕儿还挺大。”

“嗯?”

梁时遇看她一脸茫然,没执著于要个解释,目光轻抬,把这事自行翻了篇:“喝茶。”

林洛希“哦”了一声,倾身拿起面前的白瓷杯。

“今天找你过来,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儿,”前面似乎只是个开场,梁时遇这才切入正题,“我怎么听说,你拒了风盛的offer?”

闻言,林洛希的表情终于不像刚才那般云淡风轻,平静的眸中起了波澜。

她拿起茶杯的手顿了顿,神情也明显的怔愣了下,眼睛漏出一点余光看着梁时遇,略带忐忑地问:“......您是怎么知道的啊?”

“风盛的人力总监是我同学。”

“啊?那您早说啊,早说我就让您给我引荐一下了,您都不知道风盛的offer有多难拿......”

说着说着,她就感觉不对劲了。

梁时遇也是服了他这个傻学生,喉间溢出一丝低哑的笑:“你也知道风盛的offer难拿?我以为你不知道呢?”

林洛希:“......”

“连风盛的offer都舍得拒,”梁时遇靠着椅背,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博士也不读,怎么着,是打算毕业的时候开天窗?”

在这样的步步紧逼中,林洛希气势莫名就弱了下来。她看着梁时遇,避重就轻地反驳了一句:“这不是离毕业还有一年么......”

没想到会是这么个不靠谱的理由,梁时遇轻啧一声,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心气比天高,看来还真是不假。

但默了片刻,他还是基于为人师表的立场,语重心长道:“林洛希,我相信以你的资质,找个好工作完全不成问题,但你要清楚——”

林洛希抬眸:“清楚什么?”

“清楚风盛就是最好的。”

“......”

“那可是顶级投行,薪资水平、发展前景,你能找到比这个还好的?”

“......”

“这样吧,我跟我那个同学说一下,你呢,也打个电话跟人家道个歉,这事儿就当没发生,你就按照人家的要求老老实实去实习,一毕业就能转正,晋升路径都给你摆在那儿了,年薪百万不是梦,前途一片光明。”

“梁老师,”接连几个回合下来,林洛希终究没忍住问了句,“您是不是在风盛投有股份啊?”

“你少在这儿跟我贫,”梁时遇当机立断,拿手机调出通讯录,“我明天要去外地开个研讨会,趁着我今天还有机会当面提携提携你。”

“可……”

“林洛希。”他打断她。

“嗯?”

“到了那儿好好干,你可是我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别把我的招牌给砸了。”

“梁老师,您放心,您这招牌我铁定得给您立起来。”

梁时遇淡笑一声:“你能有这觉悟就行。”

“但我......”林洛希顿了顿,“能不能换个地方立?”

闻言,梁时遇滑着通讯录的手指一停。

随之,他抬眸,对上她的目光。

“这话什么意思?”

-

时间沉默无声地,答完所有问,踱步至翌日清晨。

北方城市的春天向来都是一晃而过,短的像珍稀物品。京溪市沐在柳絮纷飞的四月里,刚刚结束了一场全民B-box。

然后,就无缝衔接地,一秒入了夏。

早晨六点的钟,卷着温热的风,拂过碧湖雁塔,将掩在桃红青柳中的京溪大学,照衬得愈发生动。

林洛希穿着一件白色T恤,行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入耳处是朗朗书声,入眼处是满目温柔。

看来,今儿这天气,还挺喜人。

直到拐过这片绿荫,初阳毫无遮掩地照在她颈后,滋出略微灼热的触感,林洛希才意识到,她不喜欢的夏天,就这样来了。

好在地铁冷气已经开了。

她赶在早高峰之前坐上四号线,中间经过一次换乘,换到一号线,又坐了几站,终于在耳机里捕捉到一句播报:“开往京溪大学附属医院站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请您不要倚靠屏蔽门,按照标识线提示......”

播报声刚落,地铁靠站停稳,滴滴两声后,地铁门和站台门同时开,林洛希随人群下了车。

扶梯一路向上,日复一日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将鱼贯的人群从有限的空间,托举至一个无限的人间。

不少人迈着急促的脚步,由上至下地奔走着,携起的风擦着耳廓飞驰而过,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出了地铁站,林洛希沿着熟悉的路线走向本次出行的目的地——

京溪大学附属医院。

目之所及处,几幢楼宇比肩而立,正中央的红色牌匾上,京溪大学的题字遒劲有力,黛青色的砖墙在阳光下泛着沉淀之后的蓝,古韵意味十足。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医院,每一砖每一瓦都彰显着厚重的底蕴,以及与之相配的,顶尖的医疗水准。

此情此景,让林洛希蓦地想起一个形容来:这是一家没有转院通知书的医院。

倒计时三秒之后,红灯变绿,她随着人潮走向马路对面。

医院门口总是人来车往,鲜少有门庭冷落的时候。

不过......凭借直觉,林洛希敏锐地捕捉到了今天有些不同寻常。

想到这儿,她略微放慢脚步,往急诊楼的救护车等候区望了一眼。数辆救护车都大敞着后门,明显是刚运送完病人的状态。

与此同时,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传入耳畔,她侧目一看,车行道上,一辆救护车正鸣笛疾驰着。

瞬间,她步伐加快,由快走变为奔跑,快跑到急诊楼门口的时候,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扬声叫了句:“铮哥!”

姜铮扛着摄像机,艰难地朝她挥了个手,疾步朝她跑来,喘着粗气说:“凤栖路发生连环车祸,堵得一塌糊涂,我从那里跑过来的。”

“连环车祸?伤亡多少?”

“具体不知道,不过其中有一辆是几乎满载的公交车。”

两三句话的功夫,两个人已经将各自的准备工作做好。

姜铮将摄像机架在肩上,林洛希拿好录音笔和记事本,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姜铮说:“走吧。”

“嗯。”林洛希跟上他的脚步。

这便是她扛着导师梁时遇的招牌,另辟的“蹊径”——

医学纪录片《24小时》的编导。

也可以说是跟拍编剧。

总之,就是跟她所学的专业屁大点关系都没有。

急诊室里各种声音交错着,姜铮先用摄像机拍了一下全景,林洛希则目光专注地寻找着急诊科主任孙博涵的身影。

中间靠窗的病床上,躺着一个看起来十来岁的少年,刚被救护车送来的他,因为伤势过重已经昏迷了过去,身上插着的管子,是他向外界传递生命信息的唯一通道。

孙博涵站在病床边,一边看着监测器上的生命特征,一边拿出听诊器,动作快速又标准。

林洛希赶紧抬手示意姜铮过来,与此同时,在确保不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的情况下,用耳朵敏锐地捕捉着新的信息。

开放静脉通路之后,护士安然的目光在这个男孩身上多停留了几秒,疑问道:“这孩子怎么这么眼熟?”

另一名护士调出他的既往病历,说:“前几天突发胸痛送的急诊,昨天刚在我们医院做的手术。”

听到这儿,安然眸中滑过一丝诧异:“你是说他昨天刚做的手术,今天就出院了?”

没等到回答,孙博涵冷静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血氧饱和度掉得太快,胸腔内有杂音,怀疑大出血,腹部有明显外伤。”

安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