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美食为我餐 天外的灵魂

5. 第五章

小说:

美食为我餐

作者:

天外的灵魂

分类:

穿越架空

今天是宁大哥进山的第五日,昨天下了一场大雨,还好夏黍已经把早两天晒干的茅草弄好了,一捆捆垒在一起,整成了好几个草垛。陈伯说这样子弄,下面几层的茅草就不会被雨水打湿。

由于前几日都是阳光灼热的天气,夏黍又忙着割草翻地的,加上没屋顶睡觉也凉快,一时间就没去在意这个秃了的屋顶。结果这波雨来得就是这么突然,只能眼睁睁看着雨水哗啦啦的,拍打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做人要有个好心态,她就顺便借着雨水洗了个澡,还别说,这天气淋个雨有种莫名的爽快感。

晚上在茅草堆里弄了个洞,坐进去睡了一夜。第二天,日头就又上来了。

夏黍一早就去陈伯家借个了梯子,问下房顶怎么弄,准备今天就赶紧把这屋顶搞定了。不然地上的泥土湿透了,踩起来粘糊糊的,挺糟糕的。可不能让宁大哥他们回来了,见着这屋里是这般情况。

热心村民陈伯和王阿婆跟着她一起过来,要帮忙弄屋顶,说她一个人肯定搞不过来的。夏黍表示很感动,决定好好学会叉鱼,然后给陈伯他们弄个五六条,鱼汤、烧鱼、烤鱼都安排上。

这做屋顶横梁的木头,最好是用松树,还要那种树心不空的,没有裂开的,不然很容易腐化蛀虫。先把木头砍下来,去掉树皮,挖个地坑,再把木头架在坑里,以锯末或者树叶起火,用生烟熏烤,这样就能防腐了。

因为是临时赶工,屋顶的横梁支架所用的木头一时半会儿弄不出来。陈伯带着她去砍了些大大小小的竹子,用竹子先搭个简易的屋顶应应急。这个竹子也得用火烤,水分太大也容易蛀虫,速度火烤,一切从简,挡个雨先。陈伯比照好尺寸,再一个个锯成需要的大小,她和王阿婆就根据陈伯划的位置,把衔接的洞挖出来。

这才弄了两根竹子,就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吼:“小夏!!!!”

后头紧接着的几声都是在喊她:

“小夏~”

“小夏”

......

夏黍倏地抬头,转身一看,高兴地跳起来挥着手,叫道:“大壮!春香姐!刘大娘!桂花姐!宁大哥~”

从山里出来的几人,身上带了些瓶瓶罐罐,大包小包的就走了过来。

刘大娘和陈桂花跟陈伯打了个招呼,他们都是一个村的,自然认识。紧接着宁大哥就跟陈伯王阿婆介绍了一下春香和大壮。

王阿婆听了,便打趣道:“你小子之前怎么没说,什么时候娶的这么个俊媳妇嘞。”

春香和大壮回村的时候,陈伯他们已经离村了,所以几人并未见过。

只见宁大哥拉着春香姐的手,高大魁梧的汉子耳红面赤,没回话,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春香见状,莞尔一笑,问候道:“陈叔好~王婶子好~”,宁大哥一路上有跟大家说了下村里的情况,春香一眼便知晓,这是他口中提到的陈伯夫妇。

“诶,好好好~”王阿婆拉着春香的手轻轻拍了拍,陈伯则是朝宁大哥眨了下眼睛,拍了两下胸口,竖起大拇指,点点头。

之后大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先把带的东西都放到屋里,准备一起把屋顶先弄了,其他话留着晚上再细聊。

人多力量大,用了半天,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屋顶便出现在眼前。趁大伙儿休息的功夫,夏黍自告奋勇要下厨款待大家。大壮闻言,指了指屋里地上的两只野鸡,这是他出来的时候,顺手打的。

“不愧是我大壮哥!”夏黍笑着夸赞到,心想,今日又是向大壮哥看齐的一天。

众人看着小姑娘来回倒腾东西也挺乐呵的。几个人就坐在门边闲话唠嗑,等着看夏黍能折腾些什么菜出来,反正他们啥都能吃,胃口又贼好,随便做点儿,至少也能干两大碗。

只见夏黍拿着锄头先跑去后山竹林挖了几个笋回来,然后又提着两只野鸡去小河边宰杀干净,她准备做个竹笋炖鸡。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质朴的烹饪方式,夏师傅,把鸡块和竹笋直接倒进锅中,起旺火翻炒,待竹笋的清香和鸡肉中的油脂香蔓延开来,夏师傅看准时机,把清冽的河水舀了进去,瞬间激发了食物的香气。

不一会儿,蹲在灶边烧火的夏师傅,觉得这些还不够。喊了有多年烹饪经验的刘大娘帮她看下火,便又跑了出去。

原来,是她惦记上了附近的几个鸟窝,不出意外,里面应该有那么几颗蛋。夏黍爬上树一看,果不其然!趁着鸟不在家,毫不心软的把几个窝里的蛋都掏走了。又顺手在路上摘了些野阳荷,准备来道鸟蛋炒阳荷,吸溜~

野鸡和甜竹笋本就是山林间天然的美味,醇香的炖鸡没有添加任何调料,鲜香味十足。嫩滑的鸟蛋和鲜脆的野菜,能让人胃口大增。要是能再来一张,只有岁日才能吃到的糜子面饼,那就更好了。

一众人风卷残云,把桌子上的菜一扫而光,还直夸夏黍有当厨子的天分。

饭后陈伯夫妇就回家休憩了,几人也着手把山上带回来的一些东西归置好,整个屋子就有了家的味道。

在竹屋没弄好之前,大家就都在刘大娘家先住着。刘大娘家有两个卧房,一张床只够睡两人,地上也只能打个一人的地铺。最后决定刘大娘和桂花睡一张,宁大哥和春香夏黍一张,大壮在堂屋,夏黍则自告奋勇在房间打地铺。其实睡哪里对夏黍来说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用干草垫着睡觉的。刘大娘说等大家把竹屋搞了,她就再编几张新的草席,睡起来更舒服。

等闲了,夏黍就把这几天割草种田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并表示自己已经深得种田经了,然后兴冲冲的带大伙儿去看她这几天翻的地。众人听了,自然又是一番勉励。要是夏黍有尾巴,此刻怕不是得翘到天上去,和那太阳并齐了。

接着她又把陈伯给她种籽和叉鱼的事情说了,大壮说到时候竹屋弄完,就带她去摸鱼,把河里的鱼都端了。

午时吃的多了,晚上大家也不饿,随便啃了点肉干,早早歇下了。

从进山的危机与忐忑,到山中的布衣蔬食,都比不上无须颠沛流离的心安。

后面几日大伙儿都在忙着盖竹屋。原先的屋子都蛀成那样了,索性就都拆了。然后再把地拓宽,弄成三座并排的小竹屋,这样大壮和夏黍就都有自己的小家了。竹屋的搭建比土坯房要快,防腐处理做好,架构先搭出来,竹条弄成墙,盖上茅草顶,这有了烟火气的村子,就多了三座新竹屋。

住进去的第一天,可把夏黍高兴坏了,兴奋的一晚上没睡,导致第二天弄菜地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精气神。不过她看着这些种下去的小种籽,有种自己也重获新生了的感觉。

之后的几个月里,又有三四户人家回来了,陈伯算了一下,还有近半数多的村民没有消息。回来的村民们一起聚了一顿,想起了从前,伴随着泪水的流淌,彼此把过往的苦难掩埋在了心里。又都在心中祈愿有太平盛世,毕竟往后的日子还要继续。

战火遗留下的千疮百孔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修复。新帝体恤百姓困苦,减免一年赋税,并下诏明年开春之前,就把粮食种籽发放到大家的手里。然后迁徙无业农民,前往田地荒芜的地方耕种。朝廷还会免费发放种籽、路费和耕牛,开垦土地者,则可减免三年税收。又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让各地卫所的军士需主动屯田,战时作战,闲时种地。一切都有了好起来的迹象。

生活开始变好起来,新的年关将至。

作为大靖朝的第一个新年,举国上下都很重视,要为之后的日子起个好头。

镇上早早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他们一行人要去集市卖些野货,再买点过年的东西。

大家一早就出发了,从村里到镇上只需一个时辰。这一路上只要遇见人,就会盯着他们看,准确的来说,是盯着大壮。

几人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有好多摊子开卖了,卖汤水的、卖粗布的、卖菜的......当然也有跟他们一样来卖野货的。

当大壮把肩头扛着的大野猪丢在地上,很多人围了过来。这么大的野猪有多少见,看看这挤了几层的围观人群就知道了。

野猪皮厚,在山林活动自如,蛮劲大,拱死人事情都有。厉害的猎户也不过偶尔猎些落单的中型野猪,像这只估摸着得有两百多斤的大野猪,还是宁大哥的头脑加上大壮的神力以及些许运气猎杀的,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引走一只落单的。今年一定能过个好年。

宁大哥还担着十来只野兔,二十多只野鸡,其余人都拿着些肉干和皮毛。他们这卖野货的摊位,就成了集市里最大的。

收野货皮毛的胡叔,在一行人来了的时候就注意到他们,连忙凑过来围观这大野猪。他们交易了很多次,彼此也很熟悉了。夏黍先把他们手里的皮毛都给了胡叔,几十张野兔皮只卖了三百文。

胡叔心里则惦记着大野猪,这可是个新奇货。府城的有钱人还就好这口,拉过去卖,一只四五十两多得是有人收。胡叔就拉着宁大哥商量,说这猪镇上也没几个消费的起,一斤斤卖得还不如一整只卖给他。

这话说得很实在,最后就以十五两银子把猪卖给了胡叔。当然,这个过程是他们到角落商议的,钱也给的很隐秘,免得被歹人惦记着。众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