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跪着的宁侯府众人,也是脸色惨白。
要是早知道那孽女日后会当皇帝,当日也不会一个铜板也不给对方就赶她离开。
哎,现在好了,这件事上了后世皇帝的起居注,还被天幕公布出来,可真是丢死人了。
尤其一想到家里本来可以封王,却因为当初赶走对方没掏一个铜板,导致不能封王,众人又开始心痛了。
那可是王爵啊,与国同休的王爵啊,谁能抵抗王爵的魅力呢?反正宁侯府众人是抵抗不了。
不但抵抗不了,这会儿还越来越后悔。可偏偏碍于眼下还在大魏,不敢流露出分毫悔意。
天幕还在继续说。
【野史说的这件事,很多人都不相信,毕竟魏哀帝是被无数人认定的傀儡皇帝,皇帝又怎么能出皇宫呢?但这件事的后续都出现在了乾太祖起居注上,那也不能说野史就是假的,总归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且从魏哀帝在魏太祖陵墓前自焚写下的遗书来看,‘国亡因朕而起恶,不肖子孙愧对列祖列宗,遂以死慰国’,意思是亡国的原因是因为他做的某些恶事,他对不起祖宗,用他的死亡来告慰国家。】
【可我们不能单看魏哀帝留下的遗书就认定魏朝亡国的原因都在于他。毕竟我们都学过历史,魏朝亡国的原因,怎么都跟小皇帝扯不上太大的干系。】
【魏朝末年,位于小冰河期,天灾频发,且民间大旱。魏哀帝在位时,四大权臣摄政,他本人还未亲政。小皇帝为了亲政,更是开启了选秀,其中三位权臣的子孙皆入宫封高位,威武侯的长房孙女成了皇后,太傅孙女成了淑妃,就连皇帝亲舅舅的女儿、他的亲表妹都成了兰妃。】
【可惜小皇帝不知道,这些老狐狸都说话不算数。等到选秀结束,四大权臣又说皇帝没有子嗣,年纪还不够,还是为皇室生下子嗣在亲政。小皇帝手中无权,只好忍了。就这样,小皇帝回后宫生孩子去了。】
【等三年后,皇后生下孩子,四大权臣中最有权势的威武侯也羽翼丰满了,先是谋害宗室成王造反,将成王府满门抄斩,连成王的两个女儿当朝郡主的夫家,也全杀了。紧接着,逼死太傅,还在太傅死后,强行将自己的庶出小孙女嫁给太傅府长房嫡孙联姻,收拢太傅府门人。随后,皇帝的外家,承恩公府的大小姐,生下二皇子的兰妃在宫中被诬陷私通侍卫,被皇后处死,承恩公府全家被流放岭南。皇帝身边亲近的势力被一一剪除,彻底成了威武侯手中傀儡。】
【威武侯也开启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生涯,先收拢北地兵权,其次强迫魏哀帝立下太子。三年后,收拢了北地兵权后,威武侯更是以大魏丞相的名义直接废帝,立外孙为帝,可以说是权势滔天,就差直接造反了。】
【也是这时,咱们乾太祖觉得时机成熟了,能立起反旗了,毅然决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帜正式起兵造反,讨伐奸佞。】
【这里要提一句,魏哀帝严格意义来说并不是魏朝末帝,他儿子才是。但大乾修史时,乾太祖认为大魏威武侯是乱臣贼子,不认可他废帝的行为,更不认可他立的三岁奶娃小皇帝。因此后人才认定了魏哀帝是魏朝末帝。】
【哀这个谥号是乾太祖亲自为他立下的,不仅仅代表着魏哀帝早逝,更是乾太祖对他悲哀一生的盖棺定论。】
天幕说完,刹那间,整个皇宫鸦雀无声。
皇帝在祖陵前自焚,威武侯祸乱朝纲,陷害成王,逼死太傅,流放承恩公。
皇帝脸色大变,勃然大怒。
“来人呐,把威武侯这个乱臣贼子给朕抓起来。”
紧接着,内庭卫副指挥使立马带着一队人冲上来,直接把威武侯抓了起来。
威武侯脸色难看,连忙喊冤。
“陛下,臣冤枉呐,臣一片衷心都给了大魏,如何会做那乱臣贼子?臣冤枉。”威武侯是真觉得自己冤枉,他什么都没做,每天在朝上兢兢业业上朝,皇帝不能就凭天幕一面之词冤枉他啊。
然而,其他三大权臣却齐齐出言讥讽。
“威武侯,一片衷心给了大魏,但就是没给陛下,也难怪日后会做出废帝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太傅一眼就抓住威武侯话里的漏洞,直击痛点。
“皇后连生下二皇子的兰妃娘娘都敢肆意陷害,也配居后位?陛下,臣请废后。”承恩公实在忍不了了,他是皇帝舅舅,他女儿是皇帝表妹,生下二皇子,但凡她不是个傻子都不可能做出私通侍卫,危害全家的事。更何况天幕都说了是皇后陷害,威武侯府罪该万死。
“此等佞臣该当处死,陛下,切不可手软。大魏若如天幕所言亡国,实亡于威武侯这个奸佞之手。若是您不敢杀,那就交给臣来杀。”成王更是恨的咬牙切齿。
一想到未来自己一家,连同两个女婿家里全都死于威武侯之手,他生吞活剥对方的心都有了。
先帝生有四子,可惜前三子皆病逝,因此太子是先帝唯一的皇子。
而先帝当初留下四大辅臣也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威武侯出身勋贵一脉;太傅出自文官一脉;承恩公出身皇帝外戚,天然站在皇帝这边;成王是宗室,皇帝的亲叔叔,因早年伤了身子,膝下无子,只有两位郡主,可以说宗室里谁都会造反,唯独成王不会。四大辅臣,承恩公和成王无论如何都会站在皇帝这边。
弥留之际,先帝为了太子,可以说是将朝堂里的所有势力都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有考虑到,威武侯的胆大包天。
他先杀宗室,后灭文官之首,最后看在皇帝和太后的面子上,虽然没有直接处死承恩公,但也将其流放,彰显了他的凌厉手段,是当之无愧权倾朝野的权臣。
皇帝听到威武侯的求饶,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所言,更是怒不可遏。
“众位爱卿,不必多言。来人,传旨,威武侯府,狼子野心;威武侯其人更是鹰视狼顾,居心叵测,罪该万死,现将他府中上下,皆下入诏狱,严加看管,待日后法办;皇后品行不佳,不堪后位,自今日起,废为庶人,同入诏狱。”
皇帝演都不想演了,连个借口都懒得找,直接安排内庭卫将威武侯府上下全部下狱。
现在的皇帝还不是后世威武侯手中的傀儡,尽管还未亲政,但本人对皇宫还是有十足的掌控权的。
皇室内庭卫更是堪比明锦衣卫的势力,守卫皇宫、监察百官的存在,一声令下,自然纷纷行动起来。
天幕的曝光直接导致帝国一个庞然大物的贵族倒下,群臣皆瑟瑟发抖,全都在默默祈祷,接下来天幕可千万不要提起他们,更不要将他们同威武侯府扯上什么关系。
好在天幕还真懒得提这些魏朝朝臣,还记得自己是干嘛的。
【咳咳,扯远了扯远了。就是说,大魏的亡国不能说跟小皇帝一点关系没有,但关系也不大。傀儡皇帝,也不是他愿意的,真要怪,就怪他爹识人不清,给他挑了个什么玩意的辅政大臣。所以,小皇帝的遗书是没有道理的。】
【小皇帝遗书里觉得自己做了恶事,才导致大魏亡国的。但细细看来,他做了什么恶事呢?威武侯是他爸立的,跟他干系不大。且也不是威武侯导致魏国亡国的。威武侯只是废了皇帝,扶持自己外孙登基,可没想过自己登基。如果没有乾太祖,大魏说不定还能传下去。换句话说,是乾太祖亡了魏。】
【再结合小皇帝的遗书,大家现在是不是该理解了小皇帝的意思。假如先前传闻的那段野史是真的,就不难理解小皇帝的意思了。】
【他为了宠妃,把宁侯府真正的女儿赶走,就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宠妃一个高贵的出身,从而导致乾太祖覆灭了魏朝,这又怎么不算一件恶事呢。】
天幕这话一出,瞬间,宁侯府众人再度变了脸色。
什么?被他们赶走的宁琅玥才是他们真正的孩子?来寻亲的宁明姝是假冒的?
宁侯爷望向皇帝,动了动嘴,神色喏喏,想说些什么但终究不敢在这个节骨眼说。
倒是旁边的太后大吃一惊,厉声质问皇帝。
“皇帝,你当真色令智昏,为了一个女人,混淆宁侯府千金血脉?”
先前得知威武侯等一系列大逆不道之举,太后虽然愤怒,但多少还能控制住情绪。可现在知道大魏的亡国跟她的好儿子有直接原因,太后立马控制不住胸中怒火。
皇帝李瑚愣了一会儿,才不可思议道。
“母后,我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就去混淆侯府血脉?”皇帝有点愤怒,又有点委屈,觉得自己被天幕冤枉了。
他越想越为自己不平,愤懑道:“朕乃天下之主,若要一个女人,何须为她加上侯府贵女的身份增光添彩?朕直接命她入宫,封为贵妃,难道还不如侯府贵女的身份尊贵?”
只可惜皇帝的话并没有多少说服力,毕竟天幕都说了,这是皇帝做的恶事,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
另一头,王羡仙也听到了天幕的话,大吃一惊。
什么?这具身体真是宁侯府的真千金?
很快天幕接着说。
【当然,这件事并不是历史实锤,史书上也没有写明,是诸多史学家猜测出来的。主要原因在于,乾太祖没有追封父族母族,反而破天荒封了当时把她赶出家门的宁侯府,甚至还要封为王府。王府大家都知道,除了立了大功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