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意外让纪凌尘心情复杂,但作为一个理**国的重臣,他很快就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政务上。
这段时间以来,大夏的各项改革都在稳步推进,特别是工业方面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
这天上午,纪凌尘来到城外的钢铁工坊,准备视察最新的冶炼技术改进成果。
"国师大人,您来了!"工坊的主管王铁匠兴奋地迎了上来,"您一定要看看我们最新的成果!"
"哦?有什么新进展?"纪凌尘来了兴趣。
"按照您之前的指导,我们对炉温控制进行了进一步改进,"王铁匠一边引路一边兴奋地介绍,"现在钢铁的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倍!"
纪凌尘跟着王铁匠来到冶炼车间,只见几座高炉正在作业,炉火熊熊,热浪滚滚。工人们挥汗如雨地忙碌着,整个车间充满了繁忙的生产气息。
"您看这块钢材,"王铁匠拿起一块刚刚冶炼出来的钢块,"无论是硬度还是韧性,都比以前的产品强得多。"
纪凌尘接过钢块仔细查看,确实感觉到了明显的改进。钢材表面光滑,质地均匀,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
"很好,"纪凌尘满意地点头,"这样的钢材用来制造武器,威力必定大增。"
"不仅如此,"王铁匠继续汇报,"我们现在的产量也大幅提升。
每天能够生产钢材三千斤,比起刚开始时提高了五倍!"
"五倍?"纪凌尘有些吃惊,"怎么提高这么多?"
"主要是工艺改进和设备扩充,"王铁匠解释道,"按照您的建议,我们增加了两座高炉,同时改进了燃料配比,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纪凌尘点头赞许。这些技术改进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效果却非常显著,这正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优势所在。
"现在这些钢材主要用来做什么?"纪凌尘问道。
"一部分用来制造燧发枪和火炮,"王铁匠详细回答,"一部分用来制造各种农具,还有一部分用来制造生活用品,比如锅碗瓢盆、刀具剪刀等等。"
"生活用品?"纪凌尘眼前一亮,"这些东西销路如何?"
"非常好!"王铁匠兴奋地说道,"我们生产的铁锅比市面上的铁锅轻便耐用,农具更是供不应求。不仅大夏百姓抢着买,连邻国的商人都慕名而来采购。"
"真的?"纪凌尘心中一喜,这说明大夏的工业产品已经具备了竞争优势。
"千真万确!"王铁匠点头,"就在昨天,还有蜀国的商人下了一百套农具的订单呢!"
正说话间,慕挽歌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工坊。
"国师大人,您也在这里?太好了!"慕挽歌一脸兴奋,"我正想找您汇报好消息呢!"
"什么好消息?"纪凌尘好奇地问道。
"关于工坊产品的销售情况,"慕挽歌拿出一个账册,"这个月的销售额比上个月增长了八成!"
"八成?"纪凌尘接过账册翻看,"这么多?"
"是的,"慕挽歌得意地说道,"我在各国都建立了销售网点,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吴国、蜀国、甚至连大楚都有商人来采购!"
纪凌尘仔细查看账册,发现销售数据确实非常亮眼。铁制农具、生活用品、甚至一些精美的装饰品都有很好的销量。
"这些收入对国库贡献如何?"纪凌尘关心地问道。
"根据我们的协议,我上缴三成利润作为税收,"慕挽歌说道,"这个月就是六千两银子,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六千两!"纪凌尘心中大喜。要知道,过去大夏一个月的全部税收也不过万余两银子,现在仅仅工坊的税收就达到了六千两,这个增长实在惊人。
"国师大人,我有个建议,"慕挽歌继续说道,"现在市场需求这么大,我们应该扩大生产规模。"
"如何扩大?"纪凌尘问道。
"我愿意投资建设更多的工坊,"慕挽歌说道,"不仅是钢铁冶炼,还可以发展纺织、陶瓷、木工等各种手工业。"
"这个想法不错,"纪凌尘赞道,"你有具体的计划吗?"
"有的,"慕挽歌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我想在京城东南建一个手工业园区,集中各种工坊,形成规模效应。"
纪凌尘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发现慕挽歌的设计很有前瞻性。整个园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有冶炼区、纺织区、陶瓷区、木工区,还有专门的商业区和住宅区。
"这个规划很好,"纪凌尘点头,"不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慕挽歌自信地说道,"我可以先期投入十万两银子,后续资金通过销售收入滚动发展。"
"十万两?"纪凌尘有些吃惊,"你有这么多资金?"
"这些年做生意攒下的,"慕挽歌笑道,"而且我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肯定能赚回来。"
纪凌尘沉思片刻。慕挽歌的提议确实很有价值,如果能够建成这样一个手工业园区,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大夏的工业产能,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好,我支持你的计划,"纪凌尘最终拍板,"朝廷也会给予政策支持。"
"太好了!"慕挽歌兴奋地跳了起来,"有国师大人支持,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
就在几人谈话间,工坊外传来了阵阵马蹄声。纪凌尘走到窗前一看,发现有一队商人的马车正在排队等候。
"这些都是什么人?"纪凌尘问道。
"来采购产品的商人,"王铁匠回答,"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商人来这里采购,有时候我们的产品刚出炉就被抢购一空。"
"看来市场需求确实很大。"纪凌尘感叹道。
"不仅如此,"慕挽歌补充道,"这些工坊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繁荣。您看,京城周围现在新建了好几个村镇,都是因为工坊发展而兴起的。"
纪凌尘听了心中一动。确实,这段时间他也注意到京城周围多了不少新的村镇,原来都是因为工坊发展的带动作用。
"我们出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