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带着初冬特有的清冷。院子里的枯枝在寒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响声。
孙明远赶着驴车来到福生家门前,看着那熟悉的木门,喊了一声:“四婶,福生醒了没?”
“哎呦,来了来了!”张翠蓉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随即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靠近。她笑呵呵地推开门,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福生昨晚喝多了,还没起呢。”
孙明远看着四婶满面红光的样子,摆了摆手:“那就让他多睡会,我自己去就成。这野猪我来弄就行。”
“那哪行啊!”张翠蓉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野猪旁,“我帮你把野猪弄上爬犁。你看这野猪,膘肥肉厚的,得有四五百斤吧?”
孙明远一边帮忙,一边打量着四婶。她今天格外的高兴,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眼睛里闪烁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四婶,”孙明远忍不住问道,“你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从进门就看你笑得合不拢嘴。”
“可不是嘛!”张翠蓉眉开眼笑,声音都带着颤音,“福生要结婚了!就在六天后,跟杨柳村的李幺蓉!”
孙明远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笑道:“这么快?看来福生是真听进去了。”他想起前些日子福生还在自己面前念叨着黑妞,没想到这么快就定下了亲事。
“那可不!”张翠蓉一边帮忙拖野猪,一边絮絮叨叨,“你说福生都多大了,你这个年纪都五个闺女了。我这当娘的,天天操心他的婚事,这下可算是定下来了。那李幺蓉,模样俊,人也勤快,最重要的是性子温和。”
孙明远听着四婶的话,心里明白,福生结婚他肯定要帮忙。不仅是他,连媳妇也要帮着缝被褥、收拾屋子。这是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谁家办喜事都是这样。
“明远啊,”张翠蓉擦了擦额头的汗,“到时候你可得来帮忙。你说说,这办喜事得准备多少东西?暖棚要搭,屋子要借,瓜子花生烟酒茶都得备齐,还得请锣鼓队和抬轿子的。”
“放心吧四婶,福生的喜事我能不来吗?”孙明远笑着应下,“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把野猪装上爬犁,孙明远正要走,张翠蓉又喊住他:“对了,让四珠常来家里玩,大嫂特意熬了补血的鸡蛋汤!”
孙明远笑着应下,心里却在琢磨四婶怎么突然对四珠这么好。莫非是看上四珠做儿媳妇了?这想法刚冒出来就被他摇头否定,四珠还小呢。
到了铁柱家,两人一起赶着驴车进了城。路上遇到不少熟人,都打趣说这野猪够大的。进城的路不太好走,坑坑洼洼的,驴车颠簸得厉害。
野猪称重四百九十斤,按四**一斤算,变现一百九十六元。老孙想着人均分四十五块钱,剩下的钱留着给福生添置点东西。
卖完野猪,孙明远来到永恒照相馆取照片。凝望着全家八口的全家福,他嘴角不自觉上扬。六个闺女,一个比一个可爱。大珠稳重,二珠机灵,三珠活泼,四珠乖巧,小巧小乐虽然年纪小,但也懂事得很。
又去百货店买了信纸和邮票,这都是内人嘱咐我的。秦雨荷想给南方的家人写信,寄张全家福,告诉父母她过得很好。
回到家,院子里热闹非凡。秦雨荷在洗衣服,大珠二珠帮忙,三珠带着几个小的在一旁玩耍。冬日的阳光照在她们身上,映出一片温馨的画面。
“爸爸回来啦!”小乐最先发现他,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相片拿到手了没?”其他几个也围了上来。
孙明远掏出照片递给大珠:“带着妹妹们去看,别抢。”
几个小的跟着大珠进了东屋,叽叽喳喳地看起照片来。孙明远听着她们清脆的笑声,心里暖暖的。
来到堂屋,看见秦雨荷正在写信,眼睛红红的。他心里一疼,自从嫁给自己,秦雨荷就再没回过娘家,这一别就是七八年。
“雨荷,对不起。”孙明远轻声道,“当初穷得连个信件钱都省着花。等天暖和了,我带你和孩子们回去看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