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九小姐的婚事 转鹭星

追贼

小说:

九小姐的婚事

作者:

转鹭星

分类:

穿越架空

阿瑾仗着自己轻功,很快便找到了小贼的藏身之处。

那小贼还未来得及喘气,见有人气势汹汹追来,只好继续拼命跑。

一个有轻功,一个熟悉环境,在小巷子里穿梭,谁也占不了便宜。

小贼为了延缓阿瑾的追逐,一路上不停掀翻周围的摊子,想制造阻碍。而阿瑾却是凭着身法灵活,轻巧躲过,继续追着。

再跑进一条巷子里,小贼眼见角落有些堆积物,便三两下手脚并用爬了上去翻到屋顶上。

阿瑾见状微微一笑,抬脚点着墙壁便上去了。

小贼无力地斜靠在屋顶上,又惊又怒,“你这臭丫头,干嘛像条狗似的咬着我不放,不就一点钱嘛。爷爷我我也是要吃饭的!”

阿瑾双手一叉腰,杏目圆瞪,她瞧这小贼不过十四五岁的年龄,竟敢称自己为臭丫头,当下冷笑道:“本女侠路见不平,自当行侠仗义。你偷了人家辛苦卖柴的钱,还好意思在此大吼大叫,我现在就把你绑去官府!”

那小贼恼羞成怒,咬牙切齿,“你休想!”

他随手抓起瓦片用力朝阿瑾扔过去,却被她轻巧避过。眼见她步步逼近,小贼大吼一声,朝她扑了过去,似有鱼死网破之意。

阿瑾往后跳开两步,小贼扑了个空,径直滚了下去。

阿瑾心中一惊,赶紧去看。却见小贼落在了刚才的杂物堆上,并无大碍,她放下心来。

眼见小贼爬起来就要继续跑,阿瑾当即跳下来,抬腿便踢了他一脚。

小贼趔趄两步勉强站住。

阿瑾转身一个回旋踢就要将他踹倒,可脚踢出去,她又瞥见小贼面前是一堆杂乱的细长竹竿,有好几根都支棱着。

他若是倒下去,恐怕会被这些竹竿刺中。

阿瑾脑中迅速作出判断,立即收回了腿,站立好,“你若自己跟我去官府,我还可以看在你年幼无知的份上,替你求求情。”

小贼大喘着气,狠狠地看着她,“要杀要剐,直接来就是,说得那么虚伪!”

阿瑾见他如此执拗,也很生气:“你这顽童,如此不听劝,让你瞧瞧我的厉害!”

她伸手朝腰间摸去,想把软剑拿出来甩上几下好好震慑他。

可刚取下,便听身后传来一声厉音:“师妹!且慢!”

她转身一看,一身月白色道袍的元凌走了出来,眉头紧皱,神情严厉,“你闹够了没有!”

阿瑾不意元凌对她态度如此强硬,自她上武当山来,谁待她都是亲和温柔,就算是七位师父也不曾语气凶狠。

现在元凌师兄却凶她,而她明明刚刚抓到了小贼。

一时间,阿瑾委屈至极,呆立当场,眼眶瞬间就红了,强自忍着不让眼泪落下。

元凌见她快哭了的样子,心知自己语气过于严厉了点。

可是,这个小师妹确实过于冲动,光凭一腔热血行事,丝毫不计危险和后果,这一次必须让她得到教训,她才会改掉缺点。

元凌硬起心肠不去看她,一双眼睛冷冷盯着地上的小贼。

等了一会儿,明净终于带着那位大汉和官府的人赶到了。

捕快从地上拎起小贼,发现是城里的惯偷,“你这龙三,上次才教育了你,这才过了多久,老毛病又犯了?跟我回衙门好好交代清楚!”

龙三犹自一脸的愤恨不已,被捕快押着经过阿瑾时,不服气的说:“你等着,咱俩没完!你记住,我叫龙渊!”

阿瑾又委屈又莫名其妙,眨巴眨巴眼睛看着他,不明其意。

捕快谢过武当众人后,便将龙渊和大汉都带走了。

******

元凌冷冷地看着阿瑾,不发一言。

明净见了,知道大师兄此刻是要给阿瑾长教训,轻叹一口气,却也不说话。

“师兄,我……”阿瑾懦懦开口,想解释解释。

元凌直接打断她,“师妹,你刚才是不是觉得自己威风极了,若是周围有人看见,必当拍手称快,叫你一声女侠?”

阿瑾被言中心中所想,顿时脸红了起来。

“你且跟我过来看看!”

元凌背负着手,朝巷子外面走去,阿瑾和明净赶紧跟上。

往外走了一段,来到刚才她追着龙渊跑的路上,阿瑾这才看见周围一片狼藉,摊子翻了的翻了,桌凳倒了的倒了,都是因刚才的追逐而导致的。

略略炎热的日头下,两位师兄正满头大汗帮忙收拾。

元凌上前,帮一位老人捡起地上的水果,一一放到摊上去。

老人拿起水果看了看,无奈地摇摇头,“坏了,不能卖了。”

阿瑾心中难过极了,此刻才明白元凌师兄的意图,这些人家,生活得好好的,却因这场追逐而被莫名其妙砸了谋生的摊子,还无处说理去。

她不再懊恼,红着脸去帮忙收拾。

好半天,终于把这里收拾完了,元凌正欲叫他们离开,却见阿瑾走到每一处摊贩前,鞠躬致歉,并掏出银两作为赔偿。

他和明净对视一眼,大感意外。

明净轻轻笑着:“这小师妹也算得上是拿得起放得下,挺有担当了,师兄你别太严厉。”

元凌面无表情:“既然品性不错,那就该多加约束,如此才能走正道。”

他想起刚才阿瑾原本欲踹龙渊,却因那堆竹竿收回了脚,不着痕迹点了点头。

待得阿瑾做完一切,回到他们身边,元凌仍是冷冷的样子。

“师妹,你有错即改,还是好的。只是今日确实是因你冲动而为,该罚还是得罚。我以大师兄的身份,命你在思过崖思过一晚,好好反省!”

阿瑾红着眼框,轻轻点了点头,“是。”

******

眼见时辰不早了,元凌带着众人来到城中的寺庙,接走了几位从少林寺远道而来的僧人。

这几位是少林“觉”字辈的僧人,算起来和元凌同辈,也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为首的是觉空,初次到武当来,虽是出家人,亦免不了有些新奇。

元凌带着他们,先到武当设在山脚下的歇息处,略略吃了斋饭,稍作休息后,才慢慢朝山上走去。

因为都是年轻人,彼此也不拘束,大家很快就混熟了起来。觉空与他们说着这一路的见闻,元凌再说说当地的风土人情,相谈甚欢。

“如今太平了这些年,游走天下也快意了许多。我曾听师父提起,他幼时苦行,还有跟着流民领粥度日的时候。如今我等行走,哪里还有那等景象,倒是常被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