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桓长长吐出一口气,看见旁边地上有块大石头,也不顾上面有没有泥土,径自坐了上去。“阿瑾,你也随便坐吧。”
阿瑾也挑了块大石头坐下,轻轻揉了揉小腿肚。
“怎么,走累了吗?”刘桓关切地问道,随即又笑了起来,“你这又让我想起在渝州城的日子了。跟着你们去山下玩,谁知城里竟不似益州的平坦。爬坡上坎的,累得我走都走不动,偏偏你们几个都是习武之人,如履平地。害得我只好拼命跟着。上次这么累,还是爬青城山的时候。”
阿瑾歪着头望着他,“我发现你今日老是提起渝州那段时日。到底是因为我在这里,你没话题聊只好说渝州呢?还是你真的怀念?”
刘桓被问得愣了好一会儿,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往后仰靠在石垒堆上,眯着眼望向天空。
“或许是我太怀念那般白日纵马对酒当歌的潇洒吧。”
“阿瑾,其实一开始我嫌你是个刁蛮任性不知礼节的江湖女子。但如今竟十分羡慕你那自由自在的心性。”
阿瑾吐了吐舌头,“我都不知你这话是夸我还是损我。”
刘桓哈哈笑起来,笑声是他少有的轻狂,“我从小就知道我以后是要当刘家家主的。父亲对我的培养也是朝着一个合格的家主来培养。我的人生早已被定得死死的,容不得有半点意外。他们说什么,我便做什么。我的想法都只能隐忍不发。”
“可是去了一趟渝州,亲眼看了你们的江湖。我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总算,我能为自己争取了。”
阿瑾一脸的好奇,“你争取了啥?”
刘桓却故作神秘,“到了晚宴你便知道了。”
“不说拉倒。”阿瑾翻个白眼,“就知道你们名门望族最是规矩多,还好我没嫁给你,否则整日关在你家那庄园里你气我,我气你。”
刘桓斜睨着她,“云兄难道就不受朝廷那一堆规矩约束了?”
“我管他约不约束,反正我是不愿被缚住的。我要去江湖上闯它个天翻地覆。”阿瑾一脸豪气地说道。
刘桓若有所思,“所以你跟云兄是因为这点闹矛盾的?他要管着你?”
阿瑾撇撇嘴,“才不是呢。”
她的声音迅速低落下去,升起无限的惆怅,“我只是发现在他心中,终究朝廷更为重要。若是他非要做个选择,一定会为了朝廷而舍弃我。”
刘桓望过去,看见阿瑾的侧脸,是他不曾见过的落寞。他叹了口气,想劝也不知该怎么去劝。
良久,刘桓总算组织好了语言,“云兄是孤儿,在京中长大。想必于情爱上并不细腻。一时转不过弯也是有的。更何况你俩相处时日并不长。你且给他机会吧,时间长了总会见得真心。”
“你这话,跟我大姐姐说得差不多。没点新意。”阿瑾满脸不高兴。
刘桓无奈笑了笑,“那我问你。若有一日,云兄要你为了他舍弃整个江湖,你可愿意?”
“自然是……”阿瑾脖子一梗,便要回答。可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瞬间起了犹豫,愿意还是不愿意?
“回答不上了?”刘桓好整以暇,“你自己也好好想想吧。”
“他干嘛要我舍弃江湖?有什么事情要舍弃江湖?当个大门二门都不出的妇人吗?”阿瑾嘟嘟哝哝,仿佛自问自答般说着。
刘桓笑着摇了摇头,抬头看天,乌云压得更低了,“走吧,我们先回去,一会儿该下大雨了。”
他站起来,拍了拍衣衫上的泥土。阿瑾也站起来,一边想着刚才的话一边跟在他后面,慢慢朝庄园的方向走去。
******
刚走到庄园门口,便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
“大少爷,澹台小姐,你们回来了。”红玉笑吟吟在门口迎接。
阿瑾也跟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红玉姐姐好。”
刘桓与红玉俱是一惊,“你认识?”
“我见过的……吧?”阿瑾脱口而出,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是在刘家别院的衣橱里偷偷看见的红玉,小脸顿时一红,张口便想好了措辞,“啊,碧落姐姐跟我说过,服侍大少爷的是红玉姐姐。我还觉得这名字十分好听,便记住了。现在看了姐姐,好像很面熟的样子,算是有缘吧。”
红玉听了笑起来,倒也没追究她为何会认识自己,“奴婢和碧落的名字都是大少爷赐的。澹台小姐真是伶俐爽快的样子,跟大少爷说的一样,与我们蜀中的女孩大不一样。”
边说着边在前面带路,“已经按照大少爷的吩咐在小厅里置好了饭菜,素凝小姐也过去了。”
刘桓转头对阿瑾说:“中午就随便吃点。下午先好好休息,等阿瑄阿瑞他们晚上回来一起吃,我还请了你大师兄元凌一起来。”
阿瑾“哦”了一声,稍稍有些不满,“我还说去城里看看,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
刘桓笑了笑,“要帮忙也不急于此时。况且眼见就是一场大雨,你还不如就在家里歇息,养好精神明日再出去也不迟。”
阿瑾只好答应下来,和刘桓穿过一个个游廊。只听天空传来阵阵低吼,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打落下来。很快,整个刘家庄园都笼罩在了暴雨中。
******
“云统领所说的情况,这些日子我们也在注意。”益州府衙内,太守正与云尘细细说着益州城的情况。
“我已命人控制住了各方关卡,若要进入益州,须得多层审查。只是,益州人手毕竟有限。”
云尘思忖一番,道:“我带来的人马,你尽可以调用。另外,再想办法转移灾民去附近的城镇。”
他和太守在蜀中地形图面前计划着,“叙州、江阳、通州等地受灾相对较小。我已着人安排一小部分灾民前去安置。”
“绵州可以沿着涪江下亵江,也可让渝州接收一部分灾民。我即刻写信与澹台山庄,请他们也帮忙安置。”云尘道。
“大理和西羌有无动静?”
太守答道:“我一直派人紧紧盯着,可是两边都十分安静。并没有趁乱来袭。可就是这样的安静也让我十分生疑,就怕他们所谋甚大。”
“大人的顾虑我理解,确实不得不防。”云尘低声道:“朝廷一直注意着边境动静。大理小国,这次地动也受了灾,尚自顾不暇。而西羌诸部常年内乱,是一盘散沙。”
“云统领想说的是?”
“朝中大臣们曾就此讨论过,若是邻国来侵打仗的可能性不大。先前还担心他们瞧着蜀中富裕,趁乱而入,专作骚扰之事。可如今地动已经快一个月,对他们而言最好的动手时机也过了。”云尘皱着眉头分析。
太守沉吟片刻,“不知陛下可安好?”
云尘抬起头,十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