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猫,猪和死亡 何金野

7. 第四章 妈妈看到的故事

小说:

猫,猪和死亡

作者:

何金野

分类:

现代言情

陈瑶的妈妈,宋巧燕,今年四十岁,以前是在学校门口卖包子,后来不景气,现在做清洁工,凌晨四点半起床,做的是学校后街的保洁工作。

她早上在学校后街扫地,一边低头收拾塑料瓶,一边把口罩往上拉了拉。

风大,冷,眼睛涩。

她总是说自己不上网、不玩手机,就还是用着屏幕不怎么好使的手机,扔在口袋里,多没有时间拿出来。

可那天一早,她刚扫完一车落叶,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

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三次,她一开始没接,直到打第四通。

“喂?”

“宋女士,您好,请问您是陈瑶的母亲吗?”

对方语气很客气,说是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的,有个网络事件牵涉到她女儿,需要了解一点情况,请她去学校教务室一趟。

宋巧燕一愣,刚想说自己女儿是个老实孩子,不会犯事,但那人继续说:

“我们不是调查她的错误,只是例行了解情况。您知道她最近写的那篇小说吗?”

宋巧燕当然知道。

前几天陈瑶晚饭没吃,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说是在想一个孩子的结局。

她说:“妈,你说一个十二岁或者十三岁的小孩如果真的杀了人,是不是说明他已经输到没办法了?是不是他有一些很难理解的困难?他找不到方法求助?或者是被长期吓到忘记了求助?”

宋巧燕没当回事,但想起女儿小时候的事情,当时回了一句:“你想这些干嘛?写作文写疯了?”

但其实她看得出,女儿真的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她走不出来,小时候的事情。

她或者是感同身受,但她不是坏孩子。

看到有人在街头卖艺会站很久,有一年冬天还偷偷把自己新棉鞋送给了流浪汉。

那时候,宋巧燕做了什么?

因为钱,打了陈瑶一顿,即便宋巧燕明明白白知道她不是个坏孩子,她只是太敏感,太会代入。

可能是希望她立刻到学校?

很快,学校的电话也打来了,电话那头,是政教主任的声音,平静得像空气,“宋女士,方便来学校一趟吗?关于你女儿陈瑶,我们需要沟通一些近期的网络舆情问题。”

她顿了一下。

“她在学校怎么了?”

“她本人没有违反校规,但……事情影响比较大,我们希望您能配合一下。”

宋巧燕挂了电话,心里已经有点发紧。

她知道陈瑶最近在网上发了个小说。

但她不知道引起了很多讨论,她也没想到学校会找她。

电话挂断后,宋巧燕刷了一下手机。

她连忙打开手机,进了那个热搜词条——

#十三岁男孩小江失踪前关注“弑亲小说”账号#

点进去,是剪辑视频、案件简述、网民挖掘、还有无数评论。

“疑似网络小说引发模仿杀人”“青少年是否该接触暴力内容?”

她点进去,几秒后看见了一张模糊不清的图。

是那篇小说的第一段,配图,是陈瑶的学校大门口。

评论里有人在刷:“那个作者就在这个学校。”

她一眼就看到,有人把陈瑶的学校门口照片放上去了,看见了一张模糊不清的图。还有一句话:

“那个作者就在这个学校,准备高考。”

宋巧燕只觉得浑身发冷,她手开始抖了。

她连忙点开微信,给女儿发消息。

【你在哪?在教室吗?不要乱跑,妈等会来接你。】

过了十分钟,陈瑶才回了一句。

【我在学校,没事,别担心。】

她没有说自己中午没吃饭,也没说今天有个隔壁班的同学在她背后喊了一句“杀人犯”。

她只是盯着窗外的光,一句话都不想说。

宋巧燕赶到学校时,政教处的门是虚掩着的。

里面坐着三个人:一位副校长,一个教务主任,还有一位她不认识的穿便装的年轻男人,说是属地派出所协助调查的辅警。

宋巧燕刚一进门,校方就开始了“安抚式沟通”:“我们理解陈瑶同学的创作自由,也尊重她作为学生的表达权,但这次事件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已经有媒体打电话过来问情况了。”

教务主任翻着文件:“她用的网络ID、写作内容、过往论坛问答记录都被截图广泛传播。虽然不能证明是她本人教唆他人犯罪,但已经有网友把她列入‘潜在引导对象’。”

年轻辅警补充说:“我们这边接到举报,虽然没有证据表明陈瑶违法,但按照流程,需要她配合提供一些基本情况。”

“配合的方式是?”宋巧燕皱起眉。

“做一个简单笔录,不留案底,只是例行了解。”对方说得温和。

校方忙接话:“如果家长配合得好,我们学校这边也能最大程度地‘内部处理’——毕竟高考临近了,我们也不想再给孩子压力。”

宋巧燕听着这番话,心里却不舒服。

配合?笔录?内部处理?像在说她女儿犯了什么错一样。

她忍不住问:“她写的那篇小说,是假的啊,又不是她让那个孩子失踪的。”

“理解、理解,”副校长赶紧说,“可现在外界不理解啊,宋女士,我们也有压力。”

宋巧燕捏着手机,屏幕闪闪烁烁。

能看到停在一堆评论,其中一条:“你帮我说话了,但我已经来不及了。”

宋巧燕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她能护住的范围。

……

与此同时,陈瑶正在教室上自习。

窗外阳光透着微尘,语文老师何昭真在讲台上念作文点评。

陈瑶没有在听,只是低头画着草图。

那张草图,是她小说里男孩住的老房子:红砖墙、铁皮屋顶、半堵坍塌的后院围墙。

旁边,同桌小声问她:“你家长被叫来了?”

陈瑶点点头。

“政教处都炸了,好像派出所也来人了。昨天新闻里,那热搜里说的孩子的账号,真的是你粉丝?”

“我不知道。”她声音淡。

“你没想过删掉那个小说?”

“我为什么要删?”她抬起头,陈瑶这样回答着,但其实她早就删掉了那条话题。

“因为——大家都在怪你。”

陈瑶笑了笑:“我从小就知道,很多时候,就算不是你干的事,也会有人怪你。”

同桌低下头,不敢再说。

……

中午,宋巧燕去找女儿。

陈瑶看见母亲一身清洁制服,站在教学楼门口,拎着饭盒,神情疲惫。

“妈,你怎么来了?”

“送饭。”

“不是说过了吗?我不饿。”

“你吃一点。”她声音低,“我跟你班主任说了,他们……还没定性,但希望你这段时间低调一点。”

“定什么性?”

宋巧燕不敢看她:“他们说,你可能写得太像了,像是写了谁的影子。”

陈瑶沉默了半天,只说:“我写的是‘那种人’,不是‘那个人’。”

宋巧燕鼻子一酸:“瑶瑶,你是不是怪我小时候没保护好你?”

宋巧燕忘不了自己的孩子经历过什么,那些充斥在小说里的事情,很多人都对陈瑶说过。

宋巧燕那时候无心应对这些,她也要处理家庭里的很多事情,她只会教孩子忍着,接受,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她信奉挫折教育,让孩子在家庭里就能承受着一切的压力,不至于未来走向社会后看不清社会。

那时候,宋巧燕不知道,社会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暴力,都是暴力。

她只觉得忍忍就好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