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的谏言在朝堂激起千层浪,群臣皆是满脸狐疑之色,认定这位素有“毒士”之称的官员又在谋划毒计。
他们私下里交头接耳,笃定李祺提出的商贾征税之策,到头来还是要剜士绅缙绅的心头肉。
征收五千两白银的提议,在众人眼中,无异于明晃晃地割他们的利益。
消息一经传出,朝堂内外议论纷纷,喧嚣声此起彼伏。
而老朱与太子标却力排众议,坚定不移地站在李祺这边。
刚过完年,李祺便雷厉风行地向锦衣卫和都察院下达指令,两部门迅速联合行动,目标直指盘踞在京城各个阴暗角落的城狐社鼠。
命令要求务必将这些势力的头目一网打尽,只有铲除这些灰色地带的“话事人”,后续应天府商税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随着李祺一声令下,京城里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青皮混混可就遭了殃。年节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尽,锦衣卫便如疾风骤雨般堵住了他们的家门。
青皮混混们看到官差到来,还妄想与锦衣卫校尉讨价还价,结果校尉们根本不与他们废话,直接上前将其五花大绑。
毕竟在这种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中,校尉们心里都清楚,旁边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正死死盯着呢。
但凡有丝毫徇私舞弊的举动,第二天**奏章就会摆到皇帝案头。
文华殿内,李祺与太子标并肩而坐,神情专注地等待着联合执法队的消息。
殿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京城地形沙盘,上面密密麻麻插着各色小旗,每一面小旗都代表着一股势力。
随着执法队不断传来消息,沙盘上的小旗一面接一面地被拔下,直到最后一面小旗被取下,这场执法行动才终于落下帷幕。
在打黑除恶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托关系找到锦衣卫和监察院,企图为被抓的人求情,却都被毫不留情地拒绝。
“只要不违法乱纪,朝廷自然不会多管闲事。”
“大明朝廷的名声,有一半都被这些青皮混混给败坏了!”
这些城狐社鼠背后都有官府中人撑腰,没有这些“保护伞”,他们根本无法立足。
许多官府不方便出面的脏事,都由这些混混代劳,他们还打着官府旗号,在城中欺行霸市,成了危害一方的
毒瘤。
洪武二十五年的第一次打黑除恶,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混混大多被关进了锦衣卫诏狱,一时间诏狱人满为患。
锦衣卫指挥使**骧面对突然多出的这么多犯人,不禁愁眉苦脸,进宫向太子标诉苦:“殿下,这么多犯人,锦衣卫的经费很快就要见底了!”
李祺听完**骧的诉苦哈哈大笑道:“这人终归是有用的,关在牢房里面吃白食肯定是不行的,你要想办法让他们干活。”
“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去问问工部尚书秦达,他们需不需要劳工,你告诉他这些劳工可以随便使唤,只要不闹出乱子就行。价钱方面你们自己商量,这笔钱可以充作锦衣卫的经费。”
此话一出,**骧顿时眼前一亮,还可以这么玩儿。
工部每年的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工,征发民夫不能太过压榨,容易引起民变。
这些囚徒是没有**的犯人,只要不弄**,多压榨一些也没什么,就当是为自己的罪行赎罪。
更别提现在朝廷大规模地修建水泥路,都开始从海外运送青壮劳力过来了,对于劳力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这个李文和,真是太毒了啊!
随口就是一个毒计!
工部与锦衣卫自然是一拍即合,双方达成了劳工使用协议,锦衣卫负责管理这些囚徒,工部按人头付给锦衣卫报酬。
让李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无意间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大明官员尝到了劳工的甜头之后,开始了大规模使用劳工的历史。
劳工是大明自己的叫法,实际上就是奴隶工,第一批劳工就是打黑除恶拿下的青皮混混,这些游手好闲、好勇斗狠的**,在逍遥了大半辈子后,开始了在皮鞭下劳作的生活。
把这些人罚做苦役,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些混混一直是百姓除官府外最痛恨的对象,如今看到他们受罚,大家心里都痛快极了。
打掉这些黑暗势力后,京城治安大为改善。
紧接着,南直隶各地官府同时收到了户部税务局的公函,明确规定从即日起,地方官府不得再征收商税、契税、牙税等非土地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