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这也行?
最开始,这片废墟并不叫做维莉亚,
七年前,这里是整个塔奥罗最顶尖的外科医院,只不过后来,那所从建成到塌陷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的研究所太过滑稽,
以至于人们就为它换了个名称,
称呼它为维莉亚废墟。
当年,安全局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研究所错误计算了这片土地的承载力,
诚然,这个解释听起来相当之合理,
不然也不会在当时那个人心动荡的时期说服大多数人,还导致周围大多数住户由于害怕这地方会再次塌陷而选择搬家,
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表示怀疑,
毕竟那建成的不是一家小吃铺,也不是一家酒吧,而是一所正儿八经的研究院,
如果要是连研究所都会计算错误的话,那么谁还能计算的对?
头顶刺眼的日光炙烤着大地,脚下,是一不小心就能踩到凸起碎石的坑洼路面,眼前。
一片怎么望也望不到边际的防护网,将整个废墟团团围起来,严丝合缝到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姜瑜在防护网前站了半天,长长叹了口气,
她叹气的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在单纯感叹食物拿少了,
因为她现在无比确信这件事远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就比如眼前这道防护网,
按照常理,除了其防护的本质外,防护网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一些材质细分,
例如,前哨站铺设的防护网就是为了防止异种侵袭,用的都是十分坚硬耐撕咬的材料,另外,为了应对当地的恶劣天气,还会在上面多刷一个图层。
但眼前这个……
虽然看起来也像是那么回事,但仔细看就能发现不对劲,
首先,凸起的电击尖刺全部覆盖在内侧,外侧十分光滑,这似乎并不符合防护网一贯的设计思路,倒像是防止废墟里里面有什么东西跑出来一样,
其次,这道防护网虽然从表面看就是一张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金属网,
可偏偏就那么巧,它有一小块地方斑驳掉皮,,露出里面的材质,
又偏偏那么巧,这一小块地方被姜瑜看到,
再偏偏那么巧,姜瑜最擅长的就是一切与人造材料合成有关的事情。
姜瑜敢断定,编织防护网材料绝对不是废墟防护网最常见的普通的金属,到更像是去年由青帝亚研究科学院刚刚研究出来,
专门抑制解离体狂化的亚离丝。
假如,在这么巧地把她这两者相结合,就会得到一个结论——或许当年那个研究所并没有因为塌陷而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比如,地下?
不然要如何解释,她明明到了坐标的位置,看见的却是空无一人的废墟?
再假如,如果她的推测都是对的话,那么问题来了,
当年塌陷究竟是人为还是意外?
维莉亚研究所究竟在研究什么?
以及为什么非要转移到地下,而不是别处?
研究所和当年医院,和老师又有什么关系呢?
无数种疑问,就像是一个个缠在一起的毛线团一样围绕在姜瑜的脑海中,
她找不到任何头绪,也不想毫无根据凭空猜测,
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而这样做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东西。
果然是带少了啊,
姜瑜一边往外掏吃的,一边再次感叹,就在这时,脑海里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闪了一下。
等等,不对!刚才说什么来着,
毛线团,毛线?
毛线!
对!就是毛线,这种十分复古的东西理应对来她讲十分陌生,
但……最近似乎经常出现在她面前,
是哪里呢?
到底是哪里呢?
姜瑜拼命回想着,直觉告诉它这或许是解题的关键!
再然后,
她就看到了那放在背包底部的铁盒!
她想起来了,最近,她只在一个地方见过这些毛线制品!
那个地方就是白塔,在月亮和奶娘那间十分狭小的单间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毛线制品,
随处可见毛线编织的玩偶,墙壁上毛线编织的吊坠,和各种颜色椅子,杯子下的毛线编织垫。
当然,这个曾是月亮“珍宝盒”的铁盒也不例外。
知情人坐标线索条与半截意味不明的ID都是在夹在铁盒底部的毛线垫中的。
也许……
最重要的线索不是夹在垫子中的这两样东西,
而是垫子本身?
*
午后,天气明显更热了,
明明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刮着冷风,需要穿着厚外套,仅仅是三四个小时后,温度就高到穿短裤短袖都不凉快的程度了,
不过,卡尔契尔就是这样,天气变化速度极快,甚至如果足够倒霉,还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个叫做「一天体验四季」的大项目。
姜瑜曾听很多老人说起过,在旧文明时代,人们很喜欢吃生长在昼夜温差很大地方的水果,因为会比普通的要甜,
那么同理,如果代入异种,或者完全解离后的解离体来说,卡尔契尔人是不是就是那个比普通的要甜很多的“果实”?
顶着高温和烈日,姜瑜在感觉虚脱前,终于走到了目的地,
这里位于维莉亚废墟最边缘,
周围空荡荡的,别说人了,除了眼前的这栋破旧小楼以外,连个像样的建筑物都没有。
谁能想到一家开在这样鸟不拉屎地方的店子,不是能源补给站,也不是公路应急小吃店,而是一家冷门的编织店。
如果不是亲眼在小隔间里见过如此多的毛线制品,姜瑜甚至觉得它已经失传了。
编织店门前且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将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混乱程度甚至堪比白塔走廊,似乎有生意光顾,生怕挣到钱一样,
为了确定真的没有找错地方,
姜瑜抬头,将这破地方来来回回看了四五遍,却依旧没有找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