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攻玉记(重生) 归莫莫归

19. 明天会修改完善这章

小说:

攻玉记(重生)

作者:

归莫莫归

分类:

衍生同人

黄昏临近,槐香愈烈。

杜玉岚同爹娘坐在西厅,刚用过晚膳,正端过丫鬟捧来的茶。

她又换回寻常装束,上身是蜜色蝶纹对襟,配青底绿梅缎裙,仍系着菱纹腰带,清丽脱俗,外加一分利落。

她端着茶水轻吹,袖口微落,露出一道几不可见的红痕。

下午放堂回来她就清洗了伤口,本想涂点药粉包扎一下,却见伤口已经愈合了大半,轻碰下也只有微麻的痛感。

先生当真是控制好了力度。

她脸上不自觉带了笑意,眉目舒展,慢慢品着茶。

与她的悠哉大方不同,柳青华和杜长明稍显焦虑。

往尚书府送赔金那日,他们便找擅长骑马的伙计给杜厉竺送了信,晚间玉岚回来说保住了五百两银子,还让尚书府把货都收下了。

事情有变,于是他们又送去了一封。

按往日的时间来算,今晚就会收到来信。

柳青华侧坐在扶手椅上,手边的茶慢慢散了热气,她遥望着院子,又看向一旁的少女,目光一定。

“岚儿,那玉佩看着眼生,又是从哪寻来的?”

杜玉岚手腕一顿。

她的菱纹腰带上正悬着一枚玉佩,玉石透白,上下的绶带和穗子都是朱红。

“是先生给的。”她心道。

当然这事绝不能说。

她一派从容地搁下茶盏,道:“前些日子我和湘茹去纪宝斋闲逛,看这玉佩精致,花了八两银子就买下了,估计质地也不算上乘,回来放在妆匣又忘了它了,今天才带上。”

柳青华轻轻点头,道:“估计是工匠拿边角料雕的,不过模样确实不错。”

杜玉岚垂眸,又凉又滑的玉石静静地躺在她手心,同她小拇指一般厚,中心镂雕了一株莲花。

她拿回来时发现莲花上沾了血色,像浸染了污浊,洗净才显露出纯洁无暇的原样。

这玉,与先生的气质并不相配。

杜长明看了她一眼,神情复杂。自岚儿提醒他后,他在府衙也多了个心眼,可他不会度人心意,看不出谁包藏祸心,得知楚家可能暗中使诈,他也无计可谋,只能每日提防,心绪愈发混乱。

杜厉竺的信笺就要到了,说不准会问责他,他满腔郁气无从发泄,话里带着不忿道:

“玉这种贵重东西哪能随便买随便带,那是和主人相互给予,这玉若是质地不好,损你气运,若是别人带过的,正直平和之人倒好,万一是邪恶奸佞之人,只会度了晦气浊气给你。”

“回屋就摘下来,今后不许带了!”

“那纪宝斋也是小作坊,小商小贩的算计得很,卖得这么便宜,天知道是从哪弄的,怕是从死人身上扯下的玉也敢卖。”杜长明冷声道。

杜玉岚攥着玉佩,眼里已然带着怒气。

自家老爹的性子她知道,简单点说,又直又拗,眼里容不得沙子,与她家的商贩之风格格不入。

她扯谎是护着先生,可不是招别人议论,便道:“纪宝斋已经是京里数得上的店铺,纪宝斋都是小作坊,那咱家的铺子又是什么?爹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咱不也是小商小贩,咱哪天不算计,咱何时去扒死人的衣服了?”

“反了你!”

杜长明拍桌而起,桌上的茶盏发出铃铃的颤声。

他向往文人雅士之风,入京后便以身作则,希望能将膝下的一对儿女养成温文尔雅的气质,可玉琢整天向往侠道之风不务正业,玉岚早已养成商贩的算计与牙尖嘴利,没有一点淑女气。

眼下合他心意的,唯有陆祈安一人。

柳青华早已习惯父女二人吵嘴,刚要上前劝说,就听院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厮已领着一人步入西厅。

那人风尘仆仆,穿的却是云锦长袍,头巾亦服帖地束在头上,俯身行了一礼,谦逊又不失气度。

在场的人俱是一惊,杜玉岚赶忙站起身来。

来人名为安永祥,是皖南杜宅的管事,也是杜家名下所有产业的总管。

杜厉竺最为得力的助手。

柳青华面色发白,安总管连夜赶来,皖南那位当家人的态度不言而喻。

安永祥不似他们一般紧张,问候完了也不客套,直接从怀兜里掏出两封信,一封递给了柳青华。

杜长明已伸出手准备接信,却不料安永祥笑着转了身,道:

“这封是老爷写给二姑娘的。”说完把信放在了杜玉岚手上。

杜长明悻悻地放下了手。

妾室和女儿都收到了信,偏偏身为儿子的没有,这未尝不是杜老的一种暗示。

柳青华哆嗦着手拆了信封,抽出内里的信,眼睛上下扫视,脸一阵红一阵白,杜长明见她这般也悬起了心,凑到她身边看。

唯有安永祥笑得一片淡然,轻声提醒杜玉岚,

“二姑娘,拆信啊。”

杜玉岚应下,不知为何手上也微微发抖。

祖父鲜少给她写信,这回是知道发生了变故,也知道了她解释字据糊弄楚家的“壮举”。

不知祖父要和她说什么。

淡黄的信纸上,是祖父遒劲的字体,似凌寒中傲雪的梅枝,笔锋锐利。

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苍鹰不囿于方寸,击风霜而傲渊渚。”

杜玉岚怔怔地抬头,便见在场的另外三人都转向了她。

柳青华缓缓道:“君翁派人送来了三千两银子,一千匹布子,约莫后日抵达,并说,”她稍加停顿,望着杜玉岚勾起一抹浅笑。

“让岚儿管理京城的四间铺子,以后再发事端,岚儿有定夺的权力。”

几息的沉默后,杜长明软了语气,问道:“祖父和你吩咐什么了?”

杜玉岚垂眸,把信塞回信封,葱根般的指头用力压平封口后,才抬眼环顾四周。

她面色沉稳,乌眸深处是挣脱束缚的畅意。

“祖父让我放手去做。”她一字一顿道。

站在中间的安永祥当即俯身,向她施了一礼,正色道:

“老爷也是这么吩咐我的,让我留京一月,辅佐姑娘打理店铺,姑娘有什么主意尽管提,由我带着杂使下人去办。”

杜玉岚捏着信封,稍加思量,笑道:

“安总管来得可真是及时,我刚好有不少新奇点子想试试,不过今日天色已晚,总管一路奔波也该歇息着了,明儿我再去和总管商讨。”

安永祥应下,向杜长明夫妇告辞后,便随着小厮离了西厅。

杜玉岚送至厅前,黄昏微凉的风拂起她额上的碎发。

一只灰椋鸟正掠过天边橘红的云层,眨眼间只剩一个黑点,阵阵啼鸣随风传来。

她不自觉地摩挲腰间的玉佩,有些恍惚,更有难以压制的欣喜。

她将要及笄,却已是是皖南三大商家——杜家的京城生意掌权人,这是上一世没有的。

这命数,终于背离了上一世的轨迹。

夜幕降临,翰林府燃起了火把。

火光驱散了茫茫黑暗,衬得府前鹤立之人如墨池里的一粒朱砂,身姿卓越,容貌愈加艳丽。

漆黑的墨眸映出点点火光。

谢闻璟已在翰林府前站了一个时辰。

门房犯了难,再次上前劝道:“世子您看,翰林先生今日不见外客,您要不就先回去,赶明儿再来?”

眼前之人仍定定地望着府门,几息后微微颔首。

“劳烦再通报一次,就说先生若今日不见,我便在这站一夜,今后依旧,直到先生愿意见我。”

门房叹了口气,又去传话。

晚风愈发寒凉,身后几株杨柳失了轮廓,柳条飞扬时,背后的黑影倏地跃过。

谢闻璟眼眸稍转,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冷笑。

又过了半炷香时间,朱褐色的府门缓缓打开,门房行至一侧躬下了身子,毕恭毕敬道:

“先生请世子移步书房小叙。”

翰林府走廊已熄了蜡烛,雕花扶手泛着寒气。门房端着烛台走在前头,穿过主院拐了几拐,将人引到了右厢的书房。

房门半掩,便见一人负手立于窗边,身上的青衫稍显宽松。

桌上的蜡烛照亮了屋子一角,烛光羸弱,延至门边便幽幽地隐去,几道梨木书架匿在暗处,只能看到参差的轮廓。

门房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