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主治医生姓徐,他的名字就写在病房门口那张表格上,祝棠离开病房的时候记了下来,再结合医院导览图,就轻而易举找到了这里。
祝棠晃了晃指尖勾着的塑料袋,微笑着询问:“徐医生,你吃早饭了吗?”
徐医生唇边的笑容僵了一下,在看到她手中的菜包时,目光有些嫌弃。
难道这患者到办公室门外,就是为了专门问他吃早饭了没?
徐医生很无语,但还是保持着耐心说道:“谢谢你的关心,我吃过了。你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事,请尽快回病房等待护士查房。”
这显然是下逐客令了。
但祝棠显然没那么好打发:“徐医生的意思是说,患者平时不能来找医生交流医患感情吗?”
徐医生的神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她慢悠悠道:“可是我看医院墙上的标语写着‘医者仁心,患者至上’,要打造医患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精神病院呢。”
沉默片刻后,徐医生不太情愿地改变了说辞:“当然可以。我们青山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都非常乐意和患者交流。”
说着,他让出一个进门的身位,并且皮笑肉不笑地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祝棠走进主治医生的办公室,拉开椅子,从善如流地在徐医生对面坐下。
她把塑料袋剥开,露出里面白白胖胖的包子皮,边吃边道:“其实我来找您,确实有一件事情需要您的帮助。”
徐医生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哦?请问是什么事呢?”
祝棠适时露出困扰的神色:“是这样的,我病房窗外有棵树,夜里刮风,叶子就被吹得哗哗作响,这噪音让我有些难以入睡,所以我想换间病房。”
通关条件是找到精神病院里的怪谈,听起来需要经常外出找线索,说不定还要在夜里行动。
她的病房在走廊最里面,离楼梯太远,要行动就得穿过整条走廊,实在不便,最好能找个理由换一下。
排队去吃早餐的时候她留意过了,恰好楼梯口旁边有一间病房是空着的。
徐医生推了下眼镜,微笑着拒绝:“你是昨天晚上才刚入院的患者,想必对我们医院的规章制度还不太了解。患者被分配到哪间病房由院长决定,我们没有权限干涉。”
院长?
祝棠微不可查地皱眉。
没等她细想,徐医生又说:“失眠只是暂时的,等到晚上护士查房的时候,她会给你一片特效药,不仅能缓解你的症状,也有一定的助眠作用。一周后,你就能康复出院了。”
祝棠故作犹豫:“可是住我对门的患者已经治疗了五天,看起来精神状态不太好,真的能七天治愈,第八天出院吗?
一般来说,医生是需要把治疗计划告知患者的,这个问题直接提出来也无可厚非。
徐医生并未去想祝棠都入院了为什么还会对这个问题有所疑惑,他们精神病院的治愈率举世闻名,又是免费收治病人,有太多患者跟风而来。
他拉开左手边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杂志,淡声解释道:“当然,那只是服用药物后会暂时出现的副作用。”
祝棠缓慢地嚼着包子皮,听到徐医生心底意味不明的笑声。
‘等到第七天晚上进了手术室,病人就会完全康复了。’
手术室?
祝棠暗暗记下了这个地方。
虽然不考,但重点还是要划的。
徐医生将杂志放在祝棠跟前,伸手推了推眼镜,笑得斯文:“你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可以看看这些已经痊愈的病例,在网络上都能查的到。”
线索都摆在跟前了,祝棠低下头,一页页仔细看过去。
——李女士,18岁,因狂躁抑郁性精神病于2016年4月10日早晨进入青山精神病院治疗,同年4月17日康复出院。出院后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学习,从全年级垫底逆袭为高考黑马,考上全国排名top5的顶级高校。
——张先生,24岁,因偏执性精神病于2018年5月12日晚进入青山精神病院治疗,同年5月20日痊愈出院。出院后张某一改往日的口吃,受邀参加电视节目访谈,因为能说会道的好口才,跻身一线脱口秀主持人。
祝棠眸光一沉。
杂志上这些出院的病人,无一不是脱胎换骨,破茧成蝶,考上top5的那个患者甚至是他们当中成就最不起眼的一位。
不夸张地说,这些病人康复之后,潜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激发,摇身一变就成了爽文里人人称羡的人生赢家。
她不禁思索,第七天晚上的手术室究竟会发生什么?
会和通关条件里的怪谈有关吗?
徐医生循循善诱,微笑着说:“你都看到了,经过一天一次的治疗,第八天病人就会痊愈出院了。”
祝棠抬起头,咀嚼的速度又故意放慢了几分:“是所有的病人都能痊愈出院吗?”
在垃圾桶里留下纸条的那个患者难道也出院了?
话音刚落,祝棠就听到徐医生心里咯噔一声,他表面上肯定且温和地说了句“是的”,心中却是在冷笑。
‘确实有一位不听话的患者还未出院,不过,应该很快就能解决掉这个麻烦了。’
祝棠心头重重一跳。
这时,一道急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