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清穿之御膳房咸鱼只想干饭》

第36章 账册引发的宫变前奏


宋甜攥着那包干枯的当归,她没松手,反而把药匣踢进墙角阴影里,抬脚就往御膳房走。

路上遇见两个太监抬冰桶,她顺手抓了把碎冰塞进油纸包,压住那股阴气。冰碴子贴着手心,冷得她一个激灵,脑子反倒更清了。

这东西不能留,也不能毁。宜妃敢让人拿祭过的药去辛者库找**,就说明她不怕查——她怕的是账对不上。

宋甜进御膳房时灶火还燃着,她掀开锅盖,把当归扔进滚水里焯了一瞬,捞出来晾在竹筛上。

热水一烫,尸气散了大半,剩下的是纯粹的药性。

她闭眼,【食疗天心】轻轻一扫。

当归陈了至少五年,但根脉完整,是整株埋过又挖出来的。不是随便烧给**的,是专门留着做凭证的。

有人想让她看见。

她睁开眼,从灶底抽出那本蓝皮账册,翻到宜妃名下的药材页,指尖在“安神补心丸”那行划过。

金额每年涨三成,跟玉佩纹路完全吻合。她又掏出那半块铜扣,放在灯下比对。

断口对得上。

她把三样东西包进油纸,塞进刚炖好的雪梨川贝羹碗底。

碗口封了锡纸,外头刷层薄油——这是御膳房送夜宵的老法子,谁也不敢拦。

她端着碗出门时,守门太监拦了一下。

“陛下正见军机大臣,你这会儿不能进。”

宋甜把碗往他面前一递:“你闻闻,这味儿能等?陛下咳了三天了,再不喝这个,明儿早朝就得哑着嗓子训人。”

太监迟疑着让开。

她没走正道,拐进后厨小门,沿着密道直通养心殿偏廊。

这条路她走过二十多次,全因胤礽总半夜嚷饿,她送锅巴肉片混进来,久而久之连侍卫都懒得盘问。

她进殿时康熙正在批折子,眉头拧成疙瘩,手边茶盏冒着白气。

“陛下。”她把碗放在案角,“刚熬的,加了蜂蜜,您得趁热喝。”

康熙抬眼,见是她,皱了下眉,却没赶人。他放下朱笔,揭开锡纸,热气扑上来,带着梨香和川贝的微苦。

宋甜退到墙边站着,不动,也不说话。

康熙喝了两口,忽然停住。

他盯着碗底——油纸包露了个角。

他没动声色,只把碗往里推了推,继续翻折子。等殿内只剩他一人,才把油纸抽出来。

账册翻开,第一眼就撞上“宜妃”二字。

他一页页往下看。

药材、布匹、炭火、冰窖用度……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可数额离谱得荒唐,尤其是“安神补心丸”,五年间采买量够毒死半个皇宫。

他翻到最后,看见一张拓印的铜扣纹路,旁边用炭条画了金额走势线。

和账上那条,一模一样。

他猛地咳嗽起来,一声接一声,胸口像被铁钳夹住。最后一声最狠,他抬手一挡,掌心多了口血。

鲜红的血点,正正落在“安神补心丸”那行字上。

宋甜听见动静就冲进来了。

她一眼看出他肺气逆冲,血络崩裂。转身就去外间灶台,舀了半碗剩下的梨汤,从袖袋摸出一点淡黄粉末抖进去——三七粉,止血不留瘀。

她端回来,没说话,只把碗递过去。

康熙喘着气,盯着她:“你早知道了?”

“我知道药不对。”她说,“但账得您自己看。”

康熙冷笑一声,把账册摔在地上:“二十年……她用朕的规矩吃饭,用朕的银子养私兵,还敢拿太子的玉佩记暗账?!”

他抓起龙纹镇纸就要砸,手抖得厉害。

宋甜伸手接住,轻轻放回案上。

“您要是现在动手,她就说是臣女栽赃。”她说,“可您要是不动,她明天就能给您换一锅加了朱砂的参汤。”

康熙盯着她,忽然问:“你图什么?”

“我不图。”她说,“我图的是饭能好好做。您咳成这样,谁还敢给您炖汤?胤礽要是再睡不着,我那安神汤也白费了。”

康熙沉默片刻,突然抬手拍了三下案。

门外脚步声起。

“传侍卫统领。”他声音冷得像冰,“景仁宫,围了。没有朕的旨意,一只鸟也不准飞出去。”

宋甜没动。

她知道这一声令下,宫里要塌半边天。

她转身去灶台重新熬梨汤,加了百合和麦冬,专润肺燥。刚端起碗,门被猛地撞开。

胤礽站在门口,脸色发青,眼睛布满血丝。

他一句话没说,直接走过来,一把抓住她手腕。

“跟我走。”

“陛下还没喝完——”

“他喝完了。”胤礽打断她,“你现在就得走。”

他力气大得吓人,拖着她就往外走。宋甜挣扎了一下,发现他手心全是汗,冷得发黏。

“太子爷,您这是干嘛?我又不是犯人!”

“你进去,就出不来。”他声音哑得像磨刀,“她敢对孤下药,就敢让你闭嘴。”

他把她一路拽到御膳房,推进去,反手锁上门。

“你在这儿待着,哪儿也不准去。”

“那您呢?”

“孤去看着。”他靠在门上,声音低下去,“看着她怎么倒。”

宋甜没再吵。

她爬上灶台,踩着锅沿往气窗爬。木窗年久失修,一推就开条缝。

她凑过去看。

远处宫墙火把通明,一队禁军列阵推进,脚步整齐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