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忒修斯》
接下来的两天,苏溟舟的生活被一种奇特,混杂着焦虑与期待的忙碌所填满。他的手机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震动一下,提示有新的快递包裹抵达楼下那家昏暗的便利店。
每一次,他都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下楼,在堆积如山的包裹里翻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个,然后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些沉甸甸的“希望”搬回自己那间狭小的出租屋。
第一个包裹是那两个60升的密封储物箱,坚固的工程塑料,卡扣严丝合缝,散发着一股可靠的工业气息。紧接着,是十个独立真空包装的压缩饼干,每一块都邦邦硬,像砖头一样。然后是那套家用户外两用滤水壶、加厚的防水油布、高强度尼龙缆绳、手摇式螺旋桨……
他的小屋很快就被这些东西占满了。两个大储物箱靠墙放着,像两口黑色的棺材。压缩饼干和急救包被他整齐地码在床底,原本放着旧书和杂物的地方。那卷50米长的尼龙绳盘踞在角落,像一条沉睡的巨**。整个房间,与其说是一个大学生的宿舍,不如说是一个即将出征的士兵的临时兵站。
每到傍晚,他依然雷打不动地去码头“上班”。这不仅仅是为了那点微薄的薪水,更是为了熟悉他唯一的“战友”——求索号。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机械地打捞垃圾,而是像一个最挑剔的验船师一样,仔仔细细地检查着这艘小船的每一个细节。船体是杉木的,这种木材质地轻而坚韧,是南方小型船只的常用木料。多年的风吹日晒和江水浸泡,让船身的桐油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红色,上面布满了细小的裂纹,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他用手抚摸着船舷,能感觉到木头温润而粗糙的质感。
他发现船底有几处接缝处,桐油已经剥落,露出了木头本来的颜色,在潮湿的环境下,那里已经有了一丝腐朽的迹象。船头的缆绳桩,因为常年系缆,已经有些松动了。这些在平时看来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在苏溟舟眼中,却都成了致命的隐患。
他没有犹豫,第二天就去五金店买来了最好的防水腻子和船用桐油。他利用中午最炎热、没人注意的时间,偷偷地给求索号做了一次全面的保养。他用小刀刮掉腐朽的部分,仔细地填上腻子,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最后刷上厚厚的一层桐油。阳光下,那几块修补过的地方,像新生的皮肤,散发着刺鼻却又令人安心的味道。
老张头看他这几天神神叨叨地折腾这艘破船,只是叼着烟斗,远远地看着,摇了摇头,嘟囔了一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句:“这小子,魔怔了。
苏溟舟没有理会。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一次敲击,每一次涂抹,都让他感觉与这艘船的联系更紧密了一分。他甚至给船桨的手柄处,都用尼龙绳细细地缠绕了一圈,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在风浪中脱手。
这天晚上,他将所有到货的物资都摊在地上,做最后的清点和规划。两个储物箱,一个用来装食物、水和药品,他称之为“生命箱;另一个用来装工具、绳索和防水布,是“工具箱。他反复模拟着如何将这些东西最优化地安置在求索号上,既要保证重心稳定,又要方便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取用。
就在他将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塞进“生命箱时,一个念头突然像闪电一样击中了他。
他愣住了,直起身子,环顾四周。
食物,是压缩饼干,能量很高,但总有吃完的一天。水,靠滤水器,但万一滤芯损坏或者污染严重呢?
他的“方舟计划
他所有的准备,都只是在“消耗,而没有“生产。这是一个致命的漏洞。
他需要可再生的食物来源。在水上,唯一的答案就是——捕鱼。
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他看着角落里那把多功能工兵铲,这东西用来挖土、砍树也许还行,但如果真的遇到危险,比如在混乱中有人想抢他的船和物资,这东西能起多大作用?他不是好勇斗狠的人,但他的理智告诉他,当秩序崩溃时,善良和退让,换不来生存。
他需要渔具,也需要一件……能让自己心安的防身工具。
这些东西,在网上买目标太大,而且时间也来不及了。他必须去实体店。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苏溟舟就揣着身上最后的一点现金和手机,离开了出租屋。他先是坐地铁,来到沪西一家大型的渔具批发市场。
这里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塑料味,店铺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鱼竿、鱼线、鱼钩和渔网。大部分店主都懒洋洋地打着哈欠,顾客也寥寥无几。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找到了一家专卖渔网和传统渔具的老店。
“老板,我想要那种最结实的尼龙丝手抛网,网口直径大一点的。苏溟舟对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正在看报纸的老板说。
老板抬起眼皮打量了他一下,慢悠悠地从货架上取下一张网:“喏,这种,直径四米的,网线够粗,下面铅坠也足,沉得快。小伙子,准备去捞大鱼啊?
“备用。苏溟舟含糊地回答,他又挑选了不同尺寸的鱼钩、几卷高强度的鱼线、一个用来装鱼的折叠水桶,甚至还买了一个渔民用来在夜间诱鱼的水下灯。
付完钱,他将这些东西塞进一个巨大的黑色背包里,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一家位于郊区的五金劳保用品大卖场。
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没有去看那些被锁在柜台里的**,而是径直走向了手动工具区。他拿起一把半米多长的重型撬棍,通体由高碳钢锻造,一头是弯钩,一头是扁平的撬口,分量十足。店员看他一个学生模样却对这种“拆迁工具感兴趣,好奇地问:“同学,买这个干嘛?装修用?
“嗯,宿舍门有点变形,撬一下。
当他背着那个塞得满满,重得像山一样的背包,挤上返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