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他清了清嗓子,将最近看《药性赋》和《濒湖脉学》时遇到的几个晦涩之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比如这句‘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书里只说了功效,但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用量上该如何拿捏?尤其是气虚和湿热并存的病人,用量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湿热加重,这点我一直没想明白。”
周院长听完,眼神一亮。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这不是死记硬背能问出来的问题,而是真正经过了临床实践和思考,才会产生的疑惑。
他当场便细细地讲解起来,从白术的炮制方法,到不同配伍下的君臣佐使,深入浅出。
周逸尘听得连连点头,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紧接着,他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关于浮脉和洪脉在具体病症中的细微差别。
这个问题,让周院长沉吟了片刻,才结合自己遇到的一个病例,给出了答案。
当周逸尘问出第三个问题时,周院长彻底愣住了。
“院长,我还在一本杂记上看到过一种说法,说人的情志,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不仅会影响气机,甚至会在特定穴位上形成郁结。这种郁结,寻常汤药难入,针刺也只能暂时疏导,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特定的导引之法,配合针灸,将其彻底化开?”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常规中医理论的范畴。
甚至带着一丝玄之又玄的意味。
周院长眉头紧锁,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行医数十年,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
他没想到,周逸尘一个刚学医没多久的年轻人,想法居然如此……天马行空,又如此刁钻,直指核心。
周院长不知道的是,周逸尘之所以有此一问,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八段锦”练到了第五层,已经能初步引导体内气血。
所以他才会联想到,能否将这种“气”,运用到治病救人之中。
这完全是基于自身天赋,而产生的超前认知。
良久,周院长停下脚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周逸尘,眼神复杂,既有惊讶,也有欣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愧。
“小周同志,你这个问题……问住我了。”
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坦然地摇了摇头。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情志致病,需以情胜情,或用疏肝解郁的法子。至于你说的‘导引化郁’,我闻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所未闻。”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甚至有些发烫。
自己一个卫生院的院长居然被一个大队的卫生员问得哑口无言。
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不懂就是不懂他不能为了面子就瞎说那是误人子弟。
周逸尘见状语气诚恳地安慰:“院长您千万别这么说。”
“医道浩如烟海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这都是看杂书看多了瞎琢磨出来的死胡同当不得真。”
“今天能得到您前面那番指点我已经茅塞顿开了比自己看一个月书都有用。”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捧了周院长又给自己找了台阶顺便还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激。
周院长心里的那点尴尬瞬间烟消云散。
他看着周逸尘的目光越发地欣赏和满意。
这年轻人不仅天赋高悟性好
这样的人才窝在一个小小的向阳大队当一个赤脚医生……
实在是太屈才了!
一个念头猛地从周院长心底升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他重新走回办公桌后坐下身体微微前倾表情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
“小周同志。”
“不我还是叫你逸尘吧这样亲切些。”
他看着周逸尘一字一句地问道:
“逸尘你有没有想过来我们公社卫生院当一名正式的医生?”
周院长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周逸尘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只是请教一下医术居然还能有这种意外收获。
成为公社卫生院的正式医生?
这可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
“周院长我当然想了。”
“只是……我怕我能力不够辜负了您的期望。”
周逸尘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迟疑。
这迟疑并非完全装出来的。
成为卫生院的医生好处自然很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