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医心》
启动仪式结束的第二天,青山镇的名字,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了江城市的各大媒体之上。
市电视台的午间新闻,用整整三分钟的时间,播报了这场在田间地头举行的特殊仪式。
镜头里,叶凡站在村民中间,眼神清澈,言辞恳切,他身后,是村民们一张张布满沧桑却又燃起希望的脸。
《江城日报》更是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苏沐秋亲自撰写的深度报道,标题掷地有声——《一场迟来的启动仪式,一个关乎生命的承诺》。
报道中,叶凡“医学博士下乡”、“为民**”的形象,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与平安村触目惊心的污染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时间,叶凡这个名字,第一次正式地,大规模地,进入了江城市普通市民的视野,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同情。
声名,如潮水般涌来。
而这潮水,也同样拍打进了**宣传部部长柳传明的办公室。
柳传明看着报纸上,叶凡那张占据了显著版面的、略显清瘦却异常坚毅的脸,眼神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没有像柳志鹏那样暴跳如雷,更没有摔东西。
相反,他显得异常平静。
他只是缓缓地摘下老花镜,用绒布仔仔细细地擦拭着,仿佛那上面沾染了什么让他厌恶的污点。
许久,他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接通,他甚至没有一句寒暄,声音平淡无波,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老周,青川县的财政,最近是不是要加强监管和审计啊?”
“尤其是专项资金的使用,一定要规范,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
“咱们要对国家的钱负责,不能让国家的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成个人往上爬的梯子。”
电话那头,青川县财政局局长周建斌连声应是,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挂断电话,柳传明将报纸对折,整整齐齐地,扔进了碎纸机里。
刺耳的粉碎声中,他仿佛听到了叶凡那可笑的声名,被撕成碎片的声音。
……
钱国栋最近走路都带风,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五十万专项资金,对于穷得叮当响的青山镇来说,不啻于一笔巨款。
他拿着李副市长亲自批复的**,雄赳气昂地走进了县财政局的大楼,准备去对接这笔救命钱。
然而,他想象中,财政局长周建斌热情接待、当场办结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周建斌倒是客客气气地把他请进了办公室,泡上了好茶。
“钱**,您来了。”周建斌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胖子,笑起来一脸和气,像个弥勒佛。
“市里的文件,我们昨天就收到了,局里连夜开会学习了李副市长的指示精神,我们坚决执行,全力配合!”
钱国栋听着这官样文章,心里有点不耐,直接把文件推了过去:“周局长,客套话就不说了,我们镇里等米下锅,你看这资金什么时候能拨付?”
周建斌扶了扶眼镜,面露难色地搓着手:“钱**,您别急嘛。市里的文件我们当然要执行,但咱们县里,也有县里的规矩。”
他从一堆文件中,慢条斯理地抽出一份清单,递了过去。
“您看,这么大一笔专项资金,按照规定,为了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规性和有效性,需要项目方,也就是你们青山镇,提供一份详尽的《资金使用可行性评估报告》。”
钱国栋接过清单,只看了一眼,血压就“蹭”地一下子上来了。
那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报告需要包含的内容。
从项目地的水文地质勘探数据,到土壤重金属成分分析;从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到不同修复方案的成本效益对比;甚至还要求有未来五年,村民健康指数与生态环境改善的量化关联模型。
报告的最后,还需要县环保局、水利局、国土局、农业局、地矿局等十几个部门的联合会签盖章。
“周建斌!”钱国栋气得把清单拍在桌子上,“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哪里是评估报告,这分明就是一篇博士论文!你让青山镇去哪里给你搞这些东西?”
周建斌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却透出一丝冰冷的得意。
“钱**,话不能这么说。这都是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