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天幕坑我!》

6. 第 6 章

林昭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提前汇报给了武德帝。

她正坐在前往洛京的马车上,距离这个雍国都城只有不到两天的距离。沿途要么是屋檐低矮的村子,要么就是光秃秃得少有绿意的山。哪怕偶尔能够看到一些干枯的树枝上冒出一抹绿色,很快也会被人或者鸟儿或者其他小动物采摘掉,成为腹中的口粮。

满目几乎都是寂寥萧条景色,林昭只看了几眼便再也没了兴趣,直接闭目养神起来。去了洛京,她还有好几场仗要打呢!没有精神可不行!况且,黄女官口中的“王”这个幕后杀害原主的真凶,总归是个不小的隐患。

只是,关于“王”这样一个字,可以得出的释义太多了。

林昭仔细分析了原主零散散的一些记忆。

只可惜原主前两世要么一直在乡野,要么一直在前往洛京的路上,好不容易去到洛京,没几日还死了。林昭只能从原主第三世作为透明公主的记忆里,勉勉强强能摸到一些洛京势力的影子。

当时的她虽然被关在宫中,除了武德帝没见过其他人,但还是从宫女嘴里知晓了不少东西。

作为西雍国的国都,林姓皇室自然是洛京最大的势力。当今皇帝武德帝林洋,西雍国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凭借兵权上位的谋朝篡位者,二十年前取卫国而代之,建立了如今的西雍国,年号武德,就是半月前天幕上称为武德帝的人。

而随着武德帝的上位,背后支持他的三大世家,自然也成为西雍国的顶级世家。他们分别是宋皇后以及太子背后所在的宋家,以谈玄出名,凭借着九品中正官制,几乎把持了西雍国所有官吏筛选的王家,以及《礼》的最终诠释者谢家。

如今的雍国有四分之一的兵权,被宋皇后的兄长镇国公兼尚书令把持着。王家家主王鲁更是已在左仆射位置上坐了二十年。至于谢家,不管朝堂如何变化,代代世居礼部尚书这个职位,几乎垄断了“礼”这个词的解释权。

要知道,传说中的帝王书《资治通鉴》第一篇,讲的就是礼,其中更有一句话直接点明,“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可想而知,对于一个皇帝而言,礼这个词的重要性。谢家把控了这个词的解释权,几乎等于把控了皇位的正统性解释权。

当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落幕,时代逐步演变成谁拳头大谁有理,礼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可以掣肘皇权了。可即便如此,作为一个皇帝,他也不能公然违礼。正因如此,谢家虽然看着不起眼,却依然是西雍国的顶级世家。

这样的朝堂局势,很难不让人想起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好一点的情况就是,西雍国不止有王,还有宋、谢两大顶级世族。不过,从原主的细碎的记忆来看,虽然武德帝把谢家女赐给了二皇子也就是贤王林琏,自己又纳了王家女做昭仪,生了四皇子,一直在试图分化三家,但王、宋、谢三家的当家人显然都不是傻子,至少明面上非常团结。

三家甚至逼得武德帝将东洲青城、白城、石城给了他们,三城刺史都是三家自己的人,可谓是他们的后方大本营。

而除了这些世家势力之外,这些年经过武德帝的努力,洛京还发展出了另外几方势力,一方是以右仆射李元为代表的小世家势力集合,这个李元也就是原主第三世,将原主送进宫的那个人。他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些不愿屈从宋王谢三家的中小世家。

一方则是以原身生母武贵妃所在的武家为代表的寒门势力。原主的生母武贵妃其实是个舞姬,身后并没有什么势力,要不然13年前也不会发生什么破庙产子事件。但武德帝将身边的侍卫武铁提拔成了兵部尚书,并让其和武贵妃认为义兄妹,又不断的吸收各种不得志的寒门士子,由此在朝堂上直接形成了一波新的势力联盟。

很显然,这两波势力都是武德帝为了对抗世家,特意扶持起来的心腹势力。为了让两方势力联合,武德帝甚至将右仆射李元的女儿,赐婚给了原身的哥哥三皇子也就是荣王林璋。一手帝王心术玩得贼溜。

此外,贤王林琏生母是齐贤妃,背后还站着掌控南营部分势力的大将军齐清。其他的武将势力,譬如掌控京郊大营的太尉韩家、掌管虎贲和羽林的中郎将等人,守卫宫门的卫尉,自然都是皇帝的心腹。

所以,如果这个“王”是代指王家的话,背后很可能就是宋皇后之子太子在指使。

在原主第三世记忆里,林昭看得分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