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今天回来了吗》
胤祉回来,脸色不是很好。下人们受到他心情不愉的影响,也大气不敢出。伊哈娜作为福晋,自然这时候该出场。
“爷,今儿猎场上发生什么了?”伊哈娜谨小慎微,将蒸好的酒递到胤祉唇边,却只换来胤祉的偏头。
“你管不着,休息去吧。我今天打的兔子,给你和济兰一人做一条围脖。”胤祉用手按压太阳穴,一点也不想多说今天猎场上发生的事情。
伊哈娜眼中的神采消失了,只“喏”了一声,便带着下人退下去了。只留胤祉一个人,呆在室内拿着酒杯,神情郁结。
胤祉今儿表现不错,猎了两只大雁,还有不少兔子。但比不上九阿哥胤禟,被康熙特许用火枪射杀了一只熊。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
十四阿哥胤祯,因着和八阿哥胤禩打赌,看谁猎了更多猎物。今儿就是鹿哨吸引来了雄鹿,也不打。就追着兔子窝祸祸。
结果,康熙不但没有因为胤祯对围猎不上心而大发火光,还因为胤祯孩子气的行为逗乐了。明明胤祯消极怠工,却反得了康熙赏赐,让一直勤勤恳恳的胤祉大为火光,又不敢表现出来。
胤祉隐隐觉得自己走进了什么误区,又说不上来。那种隐隐约约的屏障从一开始就存在,从他儿时开始。
胤祉无法把康熙真心实意当做父亲,哪怕他叫他“汗阿玛”。胤祉永远只能看见康熙皇帝的身份,以及过去那些历史的只言片语。
所以胤祉没办法像胤禟、胤祯那样,肆无忌惮对康熙耍脾气。曾经胤祉暗地笑话胤禟,因为没得到把扇子,就去和康熙闹。结果,康熙毫不在意儿子十几岁了还没有皇子样,立刻给剩下的小儿子一并补了。
不是胤祉概念里神经质多疑君王,更像是普通东北老父亲。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胤祉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哪能不知道,康熙并不算是传统的君王。
十多岁才学习汉话,幼时多和传教士亲近。比起传统儒学,更喜欢西学。曾经和朝臣商议,要把西学纳入考核,只不过最后被“祖宗之法”打了回来。上一任顺治帝想一出是一出,朝臣已经怕了。
所以康熙没那么在乎礼教。曾经胤祉也是扯大旗,喷过某大火电视剧,哪敢随便射杀有“逐鹿中原”之意的鹿?到了康熙这里,鹿哨吸引过来一大群雄鹿,人人都可以去围猎,只是一种大型猎物。
还比不上作弊,用火枪猎杀一只熊来得出风头。
可是胤祉就是放不下心。今天,胤祉还被胤禩嘲讽——这家伙也只祸祸了兔子。说,三哥武攻高强,怎么每次一上场,总是唯唯诺诺?
康熙儿子出名的多,但干事的少。太子亲政,反倒被所有朝臣认为不堪大用。连带着恩师张英、李光地,居然一致装听不懂康熙的暗示,投了八阿哥胤禩。
所以一直干事的,唯有胤祉、胤禩两人而已。常理来说,两人还比其他兄弟亲近些。实际上,他们也算是相敬如宾,维持面子上的礼貌而已。
胤祉自认为看透了胤禩,一个普通的有点上进心的皇子而已。但胤禩,无数次和那些八党交流时,提到:
“我不知道,我那个三哥,在怕些什么?”
胤祉一直没能转换过来心态。就像当年,他知道康熙喜欢数学,仗着曾经的底子,多有下功夫。但更多的,到了康熙需要建造水师时,胤祉开始说不上话了。
这是过去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胤祉当然知道如何根据那些公式做题,和康熙交流。但胤祉没办法用那些习以为常的公式,去计算炮弹的轨迹、河面的风速、每年的流量。
康熙曾经或许确实是考虑过胤祉,以为胤祉了解他想法的。很显然,胤祉让他失望了。胤祉以为自己和其他皇子不同,常常因精通数学而骄傲。
可站在康熙角度,数学对于胤祉,不过是讨好他的手段。胤祉并不能灵活运用它们,对于康熙,也就是一个能力稍强于其他皇子的儿子。
至少胤祉不至于在办差时惹怒康熙,得一个“朕有两个儿子不配为王”的评价。
胤祉想着想着,放下酒杯,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一开始,胤祉相信了所谓的大众评价,想着靠近四阿哥胤禛,安静做一个贤王。
但越接触,胤祉越相信那篡位之说。胤禛平庸到纵然胤祉带上了未来雍正的滤镜,也要说,如果这是伪装,那胤禛的演技简直是炉火纯青。
康熙那“不配为王”的评价,除了板上钉钉的瘸子老七,另一人显而易见。当时有王位的,算上太子,还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不过六人。
大阿哥胤禔军功赫赫,封个郡王,只能说康熙不想太助长他的气焰;胤祉自己,文能修书编纂,武能带兵征讨噶尔丹,亲王之位名副其实。
只有老四,那亲王之位来的像是康熙一时之间,被那伙梁山好汉——指胤禩、胤禟、胤祯,给气昏头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康熙对老四的能力,确实还有数的。
“走错了……棋差一步、棋差一步啊。”胤祉越想,越觉得当年什么猪脑子。老四要武力没武力,要智慧没智慧,自己一个活在当下的,怎么就那么死脑筋呢。
导致现在康熙净和自己公事公办,分派事物与大臣无异,净做些闲差事。完全不能一展抱负,为自己增加夺嫡筹码。
胤祉选择性遗忘了,他之前在户部,对着古代财政抓耳挠腮的时候。在康熙看来,胤祉不懂变通,因此后来把他调到了礼部,多做些仪制方面的事情。
济兰听说了胤祉心情不佳,知道什么马儿、打猎,通通没了,只好翻了本戏曲看。突然听到,胤祉要上她这里来坐坐。
济兰合上书,欢欢喜喜迎接了胤祉,邀他坐下,再叫桃夭奉杯香茶来。胤祉刚坐下,就看见了济兰放在桌上的书,居然是长生殿。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胤祉翻了两页,又丢了回去,随意评价。无非是那些痴男怨女的故事,借了唐玄宗杨贵妃的皮套罢了。
“我也只是好奇。既然爷不喜欢,那以后我就不读了。”济兰之前心不在焉,也没读进去。这戏曲,都是从伊哈娜处借的,她喜欢看这些东西,还躲着躲着看,不敢让胤祉知道。
济兰想,大概是如果让人知道,福晋爱读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总觉得这家后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