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唐太子生存指南》

13. 赐婚

从同华回来,李承乾又陷入了忙碌之中。

贞观九年腊月末。

东宫的书房充斥着典籍的墨香和少年太子抓狂的气息。

李承乾对着案头三座大山——密密麻麻的《春秋》、《谏苑》、《礼记·王制篇》——他只觉得脑袋比冻石头还硬。

“殿下?”王有德那刻意压低却难掩急促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皇后娘娘往这边来了,仪驾已经到了前庭!”

李承乾手里的笔“啪嗒”掉在纸上。

可惜话音未落,长孙皇后走了进来。

她目光温和地扫过书案上堪称战场遗迹的场景,最后落在自家儿子那写满“生无可恋”四个大字的脸上。

“正忙着呢?”长孙皇后自顾自坐下,宫女早已无声地奉上热茶,“瞧瞧这阵仗,孔师、于师、杜师真真是用心良苦。”

李承乾赶紧起身行礼:“儿臣惶恐,正……正悉心领会师道真谛。”

“真谛是真谛,”皇后抿了口茶,眼底笑意更浓,“只怕这身子骨熬成干柴了,再多的真谛也烧不着了。”

她放下茶盏,“你这屋里,瞧着总少些活泛气,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安排不到点子上。”

李承乾心里警钟长鸣,正想搬出王有德顶缸,皇后却不给他机会,话锋轻巧一转:

她语气随意,观察着儿子的反应,“前两日随苏家母女进宫叙话,听说你回来路上被寒气侵了肺腑,嗽了几声?回去苏家就寻了个‘琼玉润肺膏’的方子,紧赶慢赶让人做了,昨日托苏夫人送进宫来了。喏,这不,”

她示意身后宫女捧上,“我让人试了试,药效温和润泽,倒是极好。你说她这心…是不是比别人细得多?”

李承乾看着那玉盒,心头微动。

他确实在回京途中冻狠了,夜里咳过几声。

“苏小姐确实……心善。”他含糊地应着。

长孙皇后笑意更深:“何止心善?灵丫头模样端方自不必说,性子更是沉稳妥当。家世清白贵重,心思灵透周到,更难得的是这份默默关怀的心意……”

长孙皇后身体微微前倾,“母后与你父皇斟酌过了,也问过苏家意思,都觉得这门亲事,再妥帖不过。”

李承乾只觉得脑海里一声闷响。

果然!还是来了!

封建包办婚姻的铁幕带着“为你好”、“最适合你”的标签甜蜜蜜落下。

他本能地想挣扎:“母后!此事关乎苏小姐终身…”

“正因关乎终身,才更要做主!”

长孙皇后截断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儿戏?况且…”她目光锐利地钉住李承乾,“陛下也赞许苏家根基深厚,清流持重,姑娘本人可靠懂事,你日后便知这是多大的福气!”

皇帝钦点,反抗无效!

“儿臣明白!只是既然已定下,儿臣想着,总该亲口与苏小姐说上一二?也算是全个礼数?”

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作更浓的笑意,甚至带着点“我家小子开窍了”的欣慰:“哦?难得我儿也知体贴了。也罢,总该让你们小辈见上一面。”她爽快地拍了板,“明日下午未时三刻,御苑晴雪阁,你自去便是。”

末了长孙皇后又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好好说话。”

说完,她便离开了。

翌日未时,晴雪阁。

苏灵穿着素雅的月白提花锦袄,站在水廊边,身姿如新雪的修竹,沉静挺拔。

她并未喂鱼,只是望着冰面下偶尔游动的锦鲤,目光澄澈平和。

听见脚步声,她转过身来。

“苏灵,参见太子殿下。”

“灵儿不必多礼。”

看着这个…记忆中曾经一身活泼生气的“好友”,如今通身上下都是内敛沉静的气息和那份被深锁在礼节之下的恬淡。

当年那个敢和他争抢风筝、笑得毫无顾忌甚至有些放肆的姑娘,已无处可寻。

温婉娴静,像一层看不见的薄纱,将曾经那个“灵儿”朦胧地遮去了。

李承乾走到她身边,保持着一步的距离。他憋了半天,干巴巴挤出句场面话:“这里的景致…倒也宜人。”

苏灵顺着他的话应声。

空气有瞬间的凝滞。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决定破罐破摔,直奔主题:

“昨日……母后与我说了。”

苏灵这才缓缓转过头,目光坦然地对上他:“是。臣女也自父母处得知了。”

她语气平淡:“陛下、娘娘的厚爱,臣女铭记。”

李承乾摇头,不再兜圈子,“既是父母之命,圣意已决,避无可避。那今日我便与灵儿说几句…实在话!”

“我李承乾此人,生性跳脱,麻烦颇多,绝非外人眼中那般循规蹈矩!”

“但有一点——”

他重重一顿,声音斩钉截铁:

“倘若你入东宫,我在此立誓,必当以诚待你!敬你,重你,绝不使你委屈!诸般事务,凡你所掌,我绝不横加干涉!”

“还有——在我李承乾这里,”

他抬手,指向这方小小的水阁,又似指向更广阔的未来,“无论日后走到何种境地,你苏灵——”

“独此尊位!”

阁内针落可闻,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宫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