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懂得为未来布局,太子…的确是长大了……”
太极殿后方。
半躺在一个和李承乾差不多样子的四轮车上的李世民感慨一声,略显苍白的脸庞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自然知道大非川在哪。
因此对于李承乾的战略眼光,李世民很是欣赏,起码就从这一点来说,比李泰和李治要强太多了!
“诸卿,杂事都商议完了吧?”
过了一会。
发现殿上的百官不再继续开口说话之后,李承乾便笑着询问一句,随后缓缓伸手,示意众人静听。
“既然如此,就轮到孤了!”
“孤之所以要在今天召开这场潮会,还让你们这些有的在家中休沐的过来,就是为了宣布一件大事!”
“孤,要改革科举!”
此言一出。
大殿上的众人瞬间脸色一变!
即便他们事先或多或少的都猜到了李承乾要干什么,可这种话当说出来的时候,仍旧让人震撼莫名!
科举制从隋朝出现以来,已经数次变革。
但到现在为止,无论变了多少次,科举制都还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制度。
换句话说。
科举制…没啥用。
本来创造这东西,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员选拔脱离世家的控制,从而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让世界逐渐没落。
但可惜的是,现如今的科举制根本没有这个作用。
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要事先去拜会朝堂重臣,获得推荐之后才有资格科举中第。
由此以来。
等于是变相的又给世家子弟们开了一条上升之路。
而寒门子弟和庶民子弟,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上升渠道,只能苦哈哈的等那么三两个漏下来的机会!
显然,这对于大唐朝廷是不利的。
“诸卿,大道理孤就不跟你们说了,但有一些弊端,孤认为卿等还是要知道的!”
“李义府。”
“臣在!”
“假如你还未曾入仕,以你的才学有把握通过科举之道入仕吗?!”
李义府毫不犹豫的摇摇头,道:“臣没有门路,几乎没有可能!”
“诸位。”
“你们也都明白
“孤要改变这一切!”
“从此之后科举考试只注重三样东西其一是学识其二是能力其三是道德!”
“这三者缺一不可!”
“有学识且道德高尚之人如果能力平平或者压根就能力欠缺那他也没有资格担当重任!”
“同样的道理。”
“如果有人只有能力而德行操守实在是堪忧那如果让这种人身居高位必然会盘剥百姓届时整出来一个什么起义朝廷可就完蛋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科举制选拔的就是有才、有能有德行操守的人!”
“孤不看重出身不看重门第不看重祖上如何如何甚至于孤连他是不是缺胳膊少腿都不甚看重!”
“官位。”
“有才能德行之人方可居之!”
一番话说完。
太极殿上已经落针可闻了!
大殿上的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都带着浓郁的惊讶和一抹深沉的不爽之色!
你这么搞我们的子侄如何当官?!
“殿下改革需要循序渐进这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哼!”
“长孙司徒孤不是你做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无所成!”
“如果孤连强行推行科举制的能力都没有。”
“那孤干脆自行请辞太子之位让长孙司徒看好的晋王来当这个太子好了!”
长孙无忌顿时满头黑线。
这种话是能够堂而皇之说出来的吗你小子身为太子怎么这么不讲规矩?!
李承乾冷哼一声懒得搭理他。
长孙无忌这种人包括在场的大部分家伙心里头对这科举制都满是怨念!
因为这切身的妨碍了他们的利益!
“上述是孤对于科举所选拔人才的看法除此之外孤还要改革这一整套科举考试的流程!”
“传令各地方州县。”
“每一州都要设立一个州学每一个县都要设立县学!”
“县学设立三名教书夫子俸禄等同于朝廷的
九品官员,另外州学中则设置五名夫子,俸禄等同于朝廷的八品官员!”
“州学县学设立之后。”
“适龄孩童皆可以入学学习,这是免费的,是我大唐朝廷的仁政!”
“谁要是敢背后去收孩童们父母的钱财,可不要怪孤心狠!”
李承乾眼神冷冽。
这一点是他地底线!
如果不加以监督的话,搞不好到了最后官府都能整出个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