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厨婢升阶记》

4. 新主掌膳

卯时三刻,久榆将蒸好的枣泥寿桃装入描金食盒,指尖在盒盖上轻轻叩击——三长一短,这是与赵州约定的“行动暗号”。枣泥里掺了双倍的忘忧粉,此刻正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却不知这香气里藏着能让人松弛舌根的药粉。

“久榆,”任瑶忽然出现在膳房门口,今日她换了身藏青色褙子,腰间挂着老夫人新赐的双鱼玉佩,“祖母说,要你亲自送寿桃过去。”

久榆抬眼,任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会意——老夫人这是要当面试探她是否在糕点里动了手脚。

老夫人的紫檀柜前,久榆捧着食盒跪下。晨光透过窗棂,在老夫人脸上织出网状的阴影,她盯着寿桃,忽然冷笑:“听说你昨夜在我院子里鬼鬼祟祟?”

“小的只是来送安神香。”久榆垂眸,将食盒往前推了推,“这寿桃是新学的方子,加了忘忧草,能让您睡个安稳觉。”

“忘忧草?”老夫人挑眉,“是长宜斋的那种?”

久榆指尖微颤——老夫人竟知道宜男草的别称。她稳住声线:“不过是普通草药,老夫人尝尝便知。”

老夫人捏起寿桃,咬下一口的瞬间,久榆听见紫檀柜里传来“咔嗒”一声。赵州的暗卫青禾已按计划撬开了柜底的机关,而她此刻的任务,是用忘忧粉拖延时间。

“味道不错。”老夫人打了个哈欠,眼神渐渐混沌,“当年...梁明远那傻子,偏要护着赵宜之...”

久榆浑身血液凝固。父亲的名字与赵州父亲的字同时从老夫人嘴里说出,原来二十年前,他们三人竟有牵扯。

“秘典...在柜里...”老夫人话音未落,便歪倒在榻上。

久榆立刻起身,冲向紫檀柜。柜门打开的瞬间,她听见身后传来瓷器碎裂声——周嬷嬷举着青瓷碗,碗里装着能解忘忧粉的黄连水。

“你敢害老夫人!”周嬷嬷尖叫。

久榆迅速抽出柜中的黄绢,转身时,却见任瑶扶着腰走进来,身后跟着赵州与大房老爷。

“这是怎么回事?”大房老爷皱眉。

久榆展开黄绢,上面赫然是长宜斋秘典的残页,还有张盖着赵府印章的“纵火案结案书”,落款处竟有老夫人的手印。

“爹,”赵州上前一步,“当年的纵火案,祖母才是主谋。”

正午的花厅里,各房齐聚。久榆站在中央,面前摆着从紫檀柜里搜出的证物:半瓶沉水香、三封丞相府密信、还有她父亲的画押供词。

“这供词是假的。”她指向供词上的墨痕,“我父亲惯用狼毫笔,而这字是羊毫所写,且墨色均匀,分明是新写的。”

大房老爷脸色铁青:“你一个厨婢,懂什么笔墨?”

“我不懂,”久榆摸出块绿豆糕,“但我懂点心。这块糕点里的糖霜,与供词上的浆糊是同一种——都是用槐花蜜调的。”

众人皆惊。赵州接过糕点,用银簪挑开糖霜,果然露出底下的浆糊痕迹:“看来有人怕秘典泄露,特意伪造了供词。”

老夫人此刻已被灌了黄连水,清醒过来,却仍有些语无伦次:“是丞相府...他们说只要烧了长宜斋,就保赵府平安...”

大房老爷踉跄后退:“母亲,你怎么能...”

申时三刻,膳房成了临时公堂。久榆站在灶台前,面前摆着老夫人房里搜出的所有香料,每一样都贴着她写的标签:“麝香——致滑胎”“乌头——可毒杀”“沉水香——掩煤油味”。

“老夫人用这些香料,害了多少人?”任瑶举起安胎药包,“我的孩子,差一点就...”

二房娘子趁机开口:“还有我房里的庶子,上次吃了她送的点心,险些没命!”

久榆适时呈上一本《香毒录》,封皮上是老夫人的字迹:“这是从紫檀柜里搜出的,里面记着如何用香料害人,如何用膳食掩盖。”

大房老爷颤抖着翻开书册,脸色越来越白。最后一页,赫然画着如何用巴豆粉制造“意外”——与吴娘子害二房庶子的手法一模一样。

“爹,”赵州上前,“念在祖母年事已高,就送她去慈云寺静养吧。”

老夫人瞪大双眼:“你...你竟敢...”

“我敢。”赵州掏出嫡子玉佩,“因为从今日起,赵府的膳食权、香料权,都归久榆姑娘掌管。”

酉时初刻,久榆站在膳房门口,任瑶亲手为她戴上首席厨娘的银冠。冠上嵌着块碎玉——正是她父亲临终前攥着的那一块,如今与赵州的玉佩拼在一起,竟成了完整的宝相花。

“从今日起,赵府的膳食,由你说了算。”任瑶轻声说,“包括我的安胎点心,还有...”她顿了顿,“赵州的婚宴喜饼。”

久榆一愣,望向赵州,却见他正靠在廊柱上,手里转着本《长宜斋秘典》:“还愣着做什么?未来的赵府大娘子,该给我做份合婚点心了。”

众人哄笑,久榆却红了脸。她摸出袖中的糖霜,在案板上画了对并蒂莲——这是她新创的“合婚糖霜”,用蜂蜜与朱砂调制,寓意“甜甜蜜蜜,红红火火”。

深夜,久榆坐在灶台前,烛光映着秘典上的字迹:“宜男草三忌,忌光、忌燥、忌人语”。她摸出父亲的供词残页,背面竟写着母亲的字迹:“久榆,灶心藏火,可破万难”。

赵州推门进来,手里拎着坛梅子酒:“想什么呢?”

“想我爹为什么甘愿顶罪。”久榆轻声说,“或许因为他知道,长宜斋的火种,不该断在他手里。”

赵州替她斟酒:“现在火种在你手里,打算怎么烧?”

久榆望向窗外的飞檐,月光如水,照亮膳房新挂的匾额“长宜膳房”。她轻笑,用糖霜在酒坛上画了把火:“先从赵府开始,让每一道膳食都干干净净,再让长宜斋的名号,从这深宅里杀出去。”

赵州举起酒坛:“好,我陪你。”

两人碰坛时,久榆听见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她忽然轻笑,原来这深宅的更夫,也在替她传递暗号。

灶膛里的火重新燃起,映着她眼底的光。

这一次,她不再是暗处的棋手,而是明面上的掌局者。

用糖霜为刃,以膳食为旗

在这吃人的深宅里

杀出一条属于长宜斋的路

巳时三刻,久榆站在膳房中央,看着新换上的朱漆案板,案板边缘刻着她亲自设计的“膳房八则”:“食材必鲜,称量必准,苛责必拒,阴私必查,苛扣必惩,谎言行必报,尊卑必破,长宜必兴”。最后四字被刻成宝相花形状,花蕊处嵌着她父亲的碎玉。

“新规矩都记住了?”她环视一圈,目光扫过战战兢兢的厨婢们,“从今日起,各房膳食分开采买,谁再敢用陈年食材糊弄,就去刷一个月的泔水桶。”

“姑娘,”新来的小厨婢怯生生开口,“二房娘子说,她要吃西域来的乳香蜜糕,可咱们没有乳香...”

“乳香?”久榆轻笑,摸出块蜜渍梅子,“去告诉二房娘子,乳香性温,与她每日喝的滋阴汤相冲,若她想流鼻血,我倒可以送她半斤。”

午后,赵州倚在膳房窗台,手里转着本《东京梦华录》:“听说你封了二房的小厨房?”

久榆擦着新到的景德镇瓷盘:“封的不止小厨房——从今日起,赵府上下的膳食采买,都由我亲自掌管。”她忽然压低声音,“包括老夫人在慈云寺的素斋。”

赵州挑眉:“你还在查当年的纵火案?”

“丞相府的沉水香、老夫人的《香毒录》,还有...”久榆摸出从紫檀柜里找到的火折,“这个火折上的焦痕,与我父亲火场遗物上的一模一样。”

正说着,任瑶的丫鬟翡翠匆匆跑来,递上个锦盒:“姑娘说,这是从老夫人陪嫁里翻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