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妻能扛鼎(科举)》

3. 匆匆北上

第三章匆匆北上

祖洪才现在只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而已,在家里说话不算话。

所以祖家的一切田产、房屋的买卖都只能让他的爹祖大寿一个人去奔波、去处理。

这个时候愿意背井离乡去燕地的人很少,江南的田地和房子还是能卖得上很高的价钱的。

因此对于祖大寿来说,将这些田产、房屋出售并不难。难的是找到合适的买家,把它们卖上个好价钱。

好在他们家也不是去逃荒,而是有准备的想要去燕京发展,别人给不上价没关系,大不了多等两天而已,用不着低价贱卖。

因此不但没有亏本,反而还卖了个好价钱。

祖大寿家中父母早已亡故,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二妹早已外嫁,三弟在父母去世的时候也已经和他分家单过了,算是两个小家。

这个年头交通不便,祖大寿带领家人去燕地之后,说不得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再见到弟弟妹妹二人。

因此他在给祖洪才和于小英办婚礼的时候,也趁着二妹、三弟全家都在场的时候,说了说这个想要去燕地发展的想法。

祖洪才也在一边敲边鼓,毕竟他是那个先知者,知道江南之后几年会战火纷飞,自然希望亲戚们都能离开这里,跟着他们一家人去北地过好日子。

祖大寿的二妹嫁得一般,丈夫也是个在土里刨食的农夫,生下来儿子也不是那种机灵开窍的,一家人没有什么离乡的想法。

再说了,女子出嫁之后便是“泼出去的水”一般,和娘家走动都变少了。

她在自己的婆家也做不得主,这种举家搬迁的事情她一个妇道人家也说动不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于是祖二妹只能伸手抹了抹眼泪,悲痛于自己和大哥一家即将分离,自己却无能为力,无法阻挡。

三弟祖三通却对离开当地,到燕地发展这个提议心动不已。

主要是他的儿子还小,现在刚刚六岁,还未到开蒙的时候,现下看起来甚是机灵。

若是大侄子祖洪才能在燕地考上一个秀才,当上一个教书的官学夫子,那自家这个小子开蒙、读书,岂不是都容易得多,花费也小得多。

说不得日后自家也能多出一个读书人了呢?

大哥自小就比他聪明、稳重。现下这个决定看起来虽然有些冒险,但这是大哥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来的,自己跟着做应该准没错。

于是祖三通说做就做,立马也去出售自己的田地、房屋,把自家的东西置办成现银,也好买个牛车,跟着大哥一起北上。

祖洪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甚慰,三叔一家对自己挺好的,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他也悄悄到二姑面前说了些话,让二姑家日后若是有了什么难处,就北上到燕京附近的村子去找他们。

虽然他们还不确定具体要到哪个村里去,但绝对要找一个离燕京城很近的村镇。

二姑祖二妹认真的点了点头,将这件事情牢牢的记在心中。

就在这个时候,祖家隔壁的周浦义也上门了,对着祖大寿说道:“祖叔,我想和你一起去燕地,你们走的时候也带上我吧。

我能干活,有力气!一路上我都能帮你们。只求祖叔你给我一口饭吃,让我能活到燕地。

我听说,只要成年男丁去到了那里,就给白白地分一亩好地,我想到燕地去闯闯。”

祖大寿有些犹豫。一般人出行都是拖儿带女的,大家也比较信任这样的同伴。

因为这样的同伴有牵挂,带着一家老小上路,使不出太坏的心思,干不出太坏的事情来。

可是周浦义这么一个十八九的半大光棍,说白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谁也不知道他在路上会不会使什么歹心?生出什么坏主意来?算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可是周浦义这个孩子又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们一家六个兄弟,父母实在养不活,也没钱给他们买地置地娶媳妇。

现下他家只有三个哥哥结了婚,剩下两个哥哥还打着光棍呢,都已经二十好几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他成亲,他自己恐怕也早就不抱希望了。

周浦义从小到大都老老实实的。虽然不是很机灵,但从来没有什么偷奸耍滑、小偷小摸的坏毛病,也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