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唐女译语》

17. 夜谈

距离狩猎大会,还有七日。

傍晚时分,王宫传来消息,武王已安排马社掌事接待,如果需要的话,高木秧可以提前去城外猎场练习,顺便熟悉场地。

武王的安排正中唐观下怀,他当即决定,明日一早便去马社。

安归堂——

高木秧执笔蘸墨,凭着记忆在画纸上细细勾勒,笔锋流转间,扶苏山城的轮廓逐渐清晰。她在某一崖壁处点染几笔,标出了那日与唐观发现的山洞。

唐观负手踱近,执起画纸就着烛火细细端详。

绢帛之上,泗沘王宫居于中下,上方扶苏山巍然耸峙。白马江自王宫西北蜿蜒溯流,绕至山后隐没。山体西南麓群峰环抱,围出一方洼地,其间,羊肠小径暗通王宫西北石垣。

王宫东北城墙豁口处,正对扶苏山东麓——正是昔日扶余义慈引他们走过的路径。高木秧将沿途凉亭、山腰清河寺,乃至通往山洞的曲径,一一画上。

此洞横贯山腹,东通一片祥和的扶苏山城,西接洼地军营,一图尽显百济虚实。倘敌军得此图,则依山为障的伏兵与王族退路,俱在指掌之间。

高木秧凑近半步,仰面问道:“唐少卿,属下这幅山城舆图可还入眼?能交差吗?”眸中盈满期待之色。

唐观将画轴轻置于案,淡淡道:“随我来。”

高木秧不明就里,亦步亦趋跟着他出了安归堂。甫一推门,月光如丝绸般倾泻而下,庭院澄明似水。

二人分坐藤荫石桌两侧。

唐观瞥了眼她搁在桌上的烛台:“不必点灯。”

高木秧乖觉地“呼”一声吹熄烛火,双手托腮:"唐少卿要说什么?"

"舆图绘制精妙,什么时候技艺如此精湛了?"

听到夸奖,高木秧开心得捂嘴,嗤嗤地笑,眼角弯作月牙。

“当真?先前武王他们夸赞,我还道是客套呢。”

唐观正色颔首:“确实精进许多。这三年来,不仅绘图,连传译也愈发娴熟了。”

细想也是,在百济三载,她日日穿街走巷,绘舆图、通译语、撰文册,诸多差事,日复一日,反复锤炼,自然熟稔。何况她本就天资聪颖,否则当年怎么能入选鸿胪寺?

高木秧暗自欢喜,等回到长安,典客属定会给她加俸!

“典客署译语之职,多为胡人充任。因海东三藩译语空缺,鸿胪寺才择了你这长安长大、通晓三藩言语的。初时,你于外使接待之礼数所知甚少,传译、笔译、绘图诸事,皆不过中人之资。办差时,但求蒙混过关,不求精益求精;散衙之后,更不曾温书习业,精进自身。"

唐观方才还在夸赞,怎的忽然话锋一转?高木秧听得一头雾水,眼波流转间满是困惑。

“有差遣便奉命行事,无指示则寸步不前,这便是你身为大唐译语一贯的处事之道,可是如此?”

唐观说罢,目光灼灼地望向她。

这些话,在长安时唐观也曾对她说过。只是她每每不耐听完,不是矢口否认,便是顾左右而言他。

高木秧心知肚明,唐观是想劝她莫要故步自封,原地盘桓,当乘势振翅,攀折高枝。

高木秧抬眸,与唐观四目相对。只见他神色淡然,语气温润道:“秧秧,明珠不当久蒙尘。”

“唐少卿。"高木秧冷声打断,心中无比烦躁。

她别过脸去盯着藤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抗拒,“人各有志。属下身为译语,但求奉命行事,恪尽职守。若这般不合鸿胪寺规矩,唐少卿大可将属下从典客属除名。”

唐观的一句“秧秧”,让她无法再佯装无事发生。。

“唐观,我们不是一路人。”她目光垂落,声音渐低,“你胸怀鲲鹏之志,心如铁石,目及青云。我不一样,我不过是檐下燕雀,但求偏安一隅。若非...若非当年为了让你泄愤,我断不会答应来这百济。"

高木呀深吸一口气,视线从藤架移到青石板地面。

“恳请唐少卿,看在属下百济三载,勤勉办差的份上,且高抬贵目,莫再盯着属下,指摘属下的行事路数,可以吗?”

唐观倏然起身,半跪于她面前,双手如铁钳般扣住她的肩头,脸色阴沉。高木秧动弹不得,被迫抬头,对上他那双暗流汹涌的黑眸。

“高木秧,”他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在你眼里,我唐观就是个公私不分、挟私报复的小人?”

见他强忍怒意的模样,高木秧索性心一横,重重点头:“难道不是?”

“既然你这般想,”唐观冷笑一声,手上力道又重三分,“凭什么觉得三年后,我能允许你回长安,安然无恙地在鸿胪寺当差?”

唐观自嘲地牵了牵嘴角,未容高木秧开口,攥着她肩膀的十指骤然松开。他背过身去,语带讥诮。

“我知晓你心中盘算。将你遣来百济,眼不见心不烦,待三年期满,你回到长安,我气也该消了。更何况——”他声音蓦地一沉,"三年光景,或许我早已另觅良人。为了颜面,自不会再提当年被你弃若敝屣之事。这般,你便可安心在典客属做个清闲译语。"

月光将唐观的影子拉得修长,高木秧望着青石板上那道孤影,肩头仍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

“我......”她张嘴,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毕竟唐观已经将她的心里话都说完了。

唐观向前踱了两步,整个人浸在月色里,棱角分明的侧颜镀着清辉,平添几分寂寥。

“感情上,我做不到像你这般洒脱。但公务之上,我从未偏颇徇私。”他顿了顿,“你信也罢,不信也罢。从今往后,这些话......我不会再提,如你所愿。"

高木秧心口似乎被一块大石头堵住,喘不过气。

“明日还要去马社,好好休息。”安归堂的雕花木门轻轻合拢,将唐观挺拔的身影隔绝在内。

高木秧仰头,对着夜空中的星星数着“对不起”。

翌日清晨,扶余岐的马车叮铃铛啷地停驻马社门前。

崔十郎整冠迎上前,对马车上下来的三人拱手作揖:“掌事崔十郎见过世子、唐少卿、高译语。”

扶余岐大袖一挥:“免礼,今日来,是要给师傅挑匹好马,麻烦崔掌事了。”

“昨夜接到宫中敕令,着实令在下惊叹。不想高娘子不仅精通译语,竟还擅御射之术。大唐女儿,果然巾帼不让须眉!”

扶余岐在边上听着,喜笑颜开,看高木秧没给唐观传译,用他生硬的汉话朝唐观比划。

“唐少卿,他,夸,师傅,”说着竖起拇指,“很...厉害!”手指在崔十郎与高木秧之间来回指点,眉飞色舞。

高木秧暗叹扶余岐的迟钝——这一路行来,她与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