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狼子野心》
甘露殿内,鎏金兽首香炉吐出袅袅青烟,散发着清冽的檀香。御案上,堆积着来自陇右的加急军报、御史台的奏疏,以及一份刚刚由内侍省送来的、关于宫中用度异常的密报。
殿门轻启,李福安躬身引着两人入内——正是吏部尚书韦远与秦国公。
“臣叩见陛下。”?两人依礼**。
“平身,赐座。”
内侍搬来绣墩,二人谢恩后,略欠身坐下,皆是眼观鼻,鼻观心,屏息静气。
“韦卿,”弘德帝终于缓缓转过身,目光首先落在韦远身上,“吏部考课新策,推行之中,阻力几何?”
韦远立刻起身,拱手回道:“回陛下,臣依陛下旨意,与兵部协同,正稳步推进。然边镇情弊已久,积**难返,其间盘根错节,非一日可破。幸有谢郎中在陇右雷厉风行,已初见成效,正好借此东风,整肃纲纪。”
他言语谨慎,既说明了困难,也肯定了谢靖的作为。
“哦?初见成效?”弘德帝的目光转向秦国公,“谢卿,阿晏在渭州之事,朕已听闻。你怎么看?”
秦国公离座躬身,神色沉稳:“回陛下,犬子年轻气盛,行事或有操切之处。然渭州军粮贪腐一案,触目惊心,非以猛药不足以去沉疴。陛下赐其权柄,授其专命,正是为涤荡边军积弊。臣以为,当下应以查清案情、稳定军心为重,纵有阻力,亦当一往无前。”他话语铿锵,既维护了儿子,也表达了对皇帝决策的绝对支持。
弘德帝深邃的目光在两位重臣脸上停留片刻,看不出喜怒,他手指划过那份关于渭州的奏报。
弘德帝拿起一份**谢靖“行事酷烈、滋扰地方”的奏疏。
“看看,人还没回来,**的奏章就先到了。”弘德帝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说什么年轻莽撞,不懂怀柔,恐激起边将离心。韦卿,谢卿,你们觉得呢?”
韦远肃容道:“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谢郎中所为,正是奉陛下钦命,行雷霆手段。若顾忌人情,畏首畏尾,则边弊永无肃清之日!老臣以为,非但不能责罚,反当褒奖其忠勇任事!”
秦国公亦道:“臣附议。边关将士的口粮冬衣被如此蛀蚀,若不严查严办,岂非寒了数十万边军的心?至于离心之说,纯属无稽之谈!真心为国守边之将,只会拍手称快!”
弘德帝静静听着,未置可否。
“谢靖现在何处?”他突然问道。
“回陛下,犬子昨日传来消息,已离开渭州,前往兰州继续深查。”秦国公答道。他并未提及谢靖是追踪线索而去,只说了行程。
“兰州……”弘德帝眼神幽深,“是啊,渭州或许只是枝叶,根子,恐怕还在更深处。”他顿了顿,似是无意间提起,“朕记得,兰州都督孙奉,是永光六年的武进士出身吧?”
韦远心中一动,谨慎答道:“陛下记得不错。孙都督在陇右多年,素有干练之名。”他点到即止,并未多言。
弘德帝不再追问,话锋却陡然一转:“宫中近日,似乎也不甚安宁。”
韦远与秦国公皆是一怔,下意识地更加挺直了背脊。后宫之事,非外臣可轻易置喙。
“朕听闻,三皇子身子依旧不适,崔贵妃忧心忡忡,甚至崔家也在民间广寻良医?还有淑妃,病了这一场,仙居殿倒是比往常更热闹了些。”
弘德帝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闲聊家常,但韦远和秦国公背后却瞬间沁出一层细汗。皇帝对后宫的一举一动,果然了如指掌!
“皇子安康,关乎国本,崔贵妃爱子心切,亦是常情。”韦远斟酌着字句,“至于淑妃娘娘,静心休养,想必不久便能凤体康健。”
弘德帝轻笑一声,听不出意味:“是啊。”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但愿只是常情,只是静养。”
他忽然停下敲击,目光再次变得锐利,看向秦国公:“谢卿,传朕的口谕给谢靖。”
“臣恭聆圣谕!”
“告诉他,朕予他权柄,许他便宜行事,陇右之事,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但,”弘德帝语气加重,“朕要的是确凿证据,是边军稳固,是真相大白!而非莽撞行事,授人以柄。让他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臣,遵旨!”秦国公深深躬身,心中为儿子捏了一把汗,也知这是陛下极大的信任与考验。
“韦卿,”弘德帝又看向韦远,“吏部与兵部加紧协同,边将考课新策,借此机会,尽快推行下去。该撤的撤,该升的升,不必犹豫。”
“是!臣领旨!”
“好了,你们退下吧。”弘德帝挥了挥手,似乎有些疲惫。
韦远与秦国公恭敬行礼,悄然退出了甘露殿。直到走出殿外,被初夏的阳光一照,两人才不约而同地轻轻吁了一口气,发现掌心竟都有些潮湿。
“陛下圣心独运,洞若观火。”韦远低声感叹了一句,与秦国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凝重。
陛下显然已将边镇贪腐与后宫异动联系了起来,虽未明言,但那句“但愿只是常情,只是静养”,已然透露了深深的疑虑。
圣心已动,风云将至。
而甘露殿内,弘德帝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沈氏……崔家……兰州……”?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词从他唇间吐出,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希望,不是朕想的那样。”
弘德帝静下心,提笔欲批奏折,却又一顿,墨迹滴落,在纸上晕开。
他唤了李福安进来。
“你去,请公主来甘露殿,朕要考校她功课。”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殿外便传来通报声,萧玥到了。
她步入殿内,依礼**:“见过阿耶。”
“平身吧。”弘德帝指了指御案对面早已备好的绣墩,“坐。”
“谢阿耶。”萧玥起身落座,目光快速扫过御案上那堆积的奏疏,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
弘德帝此刻召见,绝不可能只是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