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公主她狼子野心》

第六十二章风起青萍


书仪领命而去,殿内烛火噼啪一声轻响,拉回了萧玥的思绪。她重新坐回书案后,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文书,却无一字能入眼。

她强迫自己定神,拾起一份关于漕运的奏疏,朱笔却悬在半空,迟迟未能落下。良久,她终是轻叹一声,将笔搁回山笔架上。心已乱,强自处理政务,只怕会出错。

夜色深沉,更漏声仿佛也变得滞重起来。

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殿外传来极轻的叩门声。萧玥倏然抬眸:“进。”

进来的是灵素,行事素来沉稳。她无声行礼后,低声道:“殿下,仙居殿那边回报。淑妃娘娘今日一如往常,汤药按时进服,午后小憩了半个时辰,醒来后看了会儿书,晚膳用得不多,之后便一直在窗边榻上**,未曾见任何人,也未有异常言语传出。”

“看的什么书?”萧玥问。

“隔得远,看不真切。但据之前的内应透露,淑妃近来常翻阅一些地理杂记或医药古籍。”

萧玥指尖轻点桌面。地理杂记,医药古籍……倒与她抱病寻医的表象相符,只是这表象之下,究竟藏着多少机锋?

“继续盯着,一丝一毫都不要放过。”萧玥吩咐道。

“是。”灵素应下,悄声退去。

殿内再次恢复寂静。萧玥却再无心思处理公务,她起身走至殿外廊下。初夏的夜风带着微暖的花香,吹拂着宫灯,明明灭灭。仰望夜空,星河低垂,辽阔无垠,却照不透这九重宫阙的重重迷雾。

她想起很多年前,那时母亲还在,一次宫宴上,她曾见过那时的沈淑妃,眉眼间尚存几分与众不同的疏阔之气,言谈间偶尔流露的见识,总与周遭格格不入。彼时她还小,只觉得这位沈娘娘说话有趣,懂得许多她从未听过的新奇故事,关于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关于草原上的狼群,关于海上能吞舟的大鱼。是从何时起,那份疏阔变成了如今这般沉郁难测?是家族倾覆?是深宫磋磨?还是……别的什么?

萧玥蹙眉。她依稀记得,沈家获罪似是因卷入一桩贪墨案,证据确凿,先帝震怒,下旨严办。具体细节,她当时年幼,并未过多关注。如今想来,是否真有冤情?抑或,那本就是党争倾轧下的牺牲品?

若沈淑妃心存怨恨,她的目标会是父皇吗?可父皇当年亦只是皇子,沈家之案乃是皇祖父所定。如今皇祖父早已化作一抔黄土,纵有恩怨,也该烟消云散了吧。

而那带香囊又该如何解释?沈淑妃之父曾任宣慰使,负责安抚接待周边部族,与沙娑人有过来往并不稀奇。但王室秘香……绝非普通交往所能得。流失到胡商手中,又被人发觉重新回到宫中。这枚香囊究竟代表了什么,萧玥百思不得其解。

线索纷乱如麻,千头万绪,却寻不到那根可以将其串联起来的线。

与此同时,仙居殿内。

沈淑妃确实如回报所言,**于窗榻之上。殿内只点了一盏昏黄的灯,将她纤细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悠长而孤寂。

她并未入睡,只是目光空茫地望着窗外庭院中一株繁茂的石榴树。花期未至,浓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

一名穿着体面的内侍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垂手立于阴影处,低低唤了一声:“娘娘。”

淑妃并未回头,只淡淡开口,声音缥缈如烟:“说。”

“崔家那边,尚无进展。东西两市乃至各坊都寻遍了,符合条件者寥寥,细查之下皆不堪用。”内侍的声音尖细却压得极低,“他们似乎有些焦急了。”

淑妃唇角弯了一下:“心急,才好办事。告诉他们,有些高人隐于市井,或许不在闹市,而在那些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内侍心领神会:“是,奴婢明白如何做了。”

“做得自然些。”淑妃补充道,语气依旧平淡,“别忘了,是崔家自己在寻医问药,与我们何干?”

“奴婢省得。”

内侍等待片刻,见淑妃再无吩咐,便欲告退。

“等等。”淑妃忽然出声。

内侍立刻停步:“娘娘还有何吩咐?”

淑妃缓缓转过头,昏黄的灯光照亮她半边脸颊,苍白得近乎透明:“承平殿下近日可有动静?”

内侍心中一凛,忙道:“回娘娘,立政殿的口风极紧,打探不出什么消息。”

“罢了,她年纪尚轻,知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