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狼子野心》
数日后,甘露殿内。
弘德帝并未坐在御案之后,而是立于悬挂的巨幅舆图前,目光凝于陇右及安西四镇方向。殿内除侍立的内侍外,仅有新任吏部尚书韦远与秦国公二人。
“……故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重整沿边军镇武备,厘清考课,赏罚分明。浑惟明之乱,根源在于边将久任一方,尾大不掉,且与地方官吏勾连过深。”韦远声音清朗,将他在秦国公府商议后梳理的边将铨选考功新策的核心要点一一**。
秦国公在一旁适时补充,所言皆是多年执掌兵部所积攒的实情与洞察,于军务调度、粮草供给、烽燧传递等细节尤为透彻。
弘德帝静静听着,未置一言,直到二人奏毕,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他转过身,目光先后扫过韦远和谢知远。
“二位爱卿所奏,深合朕心。”弘德帝缓缓开口,“边军之弊,非一日之寒。整饬之事,千头万绪,须得有一位既深谙军旅、又通晓政务,且能持身中正、不畏权贵之人,协同兵部、吏部,专责督办。”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秦国公身上:“谢卿。”
“臣在。”谢知远躬身。
“朕记得,阿晏日前已于兵部参议行走?”
“回陛下,犬子蒙陛下恩典,确在兵部学习历练。”
“朕听闻他在兵部这旬月,于军务见解颇佳,所提数条关于驿传提速、军械查验之议,俱是切要之言。”弘德帝语气平淡,却自有威压,“左骁卫郎将,职司宫禁宿卫,固然紧要,然如今国事维艰,朕欲量才而用,令其承担更多事务。”
韦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垂首静听。秦国公心中微动,面色愈发恭谨:“陛下隆恩,只是犬子年轻,恐经验不足,有负圣望。”
“年轻并非过错,朕要的就是年轻人的锐气与忠忱。”弘德帝摆手,显然心意已决,“拟旨:擢左骁卫郎将谢靖,兼领兵部职方司郎中,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充陇右道黜陟使,协理吏部、兵部,巡查陇右及安西四镇边防武备、将吏考课事宜,有密折直奏之权。”
旨意一下,谢知远与韦远皆是一怔。
职方司郎中,乃兵部四司之一,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戍、烽候之数,及四夷归化之事,正五品上,职位关键。检校千牛卫中郎将,虽为检校,但千牛卫乃皇帝亲卫,地位清贵,此职非君王心腹不可任。
“臣,代犬子,叩谢陛下天恩!”谢知远深深下拜,心中明白,这既是陛下认可谢靖的能力,也是陛下倚重秦国公府。
“臣领旨,定当嘱托犬子,与韦尚书精诚协作,不负圣恩。”秦国公再次顿首。
韦远亦躬身道:“陛下圣明,谢郎将年轻有为,必能助朝廷整肃边军积弊。”
弘德帝颔首:“如此甚好。具体章程,你二人下去详议。谢靖新任,韦卿要多加提点。”
“臣遵旨。”
消息传出,朝野反应不一。但毫无疑问,谢氏已然成了皇帝手中最趁手的一把刀。
谢靖接旨时,正在左骁卫官署处理公务。传旨内侍离去后,同僚纷纷上前道贺。谢靖面色沉静,一一还礼,并无骄色,心中却知肩头担子又重了几分。他即刻交接了左骁卫的部分事务,赶往兵部赴任。
职方司的官员们早已得知消息,在郎中值房外等候。见谢靖到来,纷纷行礼参见,神色间带着敬畏与好奇。
谢靖环视众人,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严:“本官蒙陛下信重,暂领职方,于部务尚需各位同僚鼎力相助。眼下首要之事,乃是整理陇右及安西四镇所有关防、烽燧、兵马、粮储之最新册籍图档,三日内送至我案头。可能办到?”
众人心中一凛,新上官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立刻齐声应道:“谨遵郎中令!”
谢靖点头,不再多言,步入值房。案头已堆起不少文书,他埋首其间,迅速进入状态。
直至申时末,谢靖才得以稍歇。他想起父亲叮嘱,需与韦远商议黜陟使之行细则,便起身往吏部衙门去。
穿过皇城广场时,却见承平公主的肩舆正停在门下省外,书仪侍立一旁。谢靖脚步微顿,旋即恢复如常,上前见礼。
“臣谢靖,参见殿下。”
萧玥正与门下省一位官员交代完事情,闻声转头,见到谢靖,眼中掠过一丝笑意:“谢郎中不必多礼。恭喜高升。”
“谢殿下。”谢靖起身,目光快速扫过她,见她气色尚好,心下稍安。
周围尚有其他官员往来,二人不便多言。萧玥略一沉吟,道:“谢郎中这是要往吏部去?”
“正是,与韦尚书有公务相商。”
“嗯。”萧玥颔首,状似无意地提点了一句,“韦尚书方才似乎被阿耶召去问话,此刻或许刚回吏部。陇右道情势复杂,黜陟之事千头万绪,谢郎中与韦尚书细细参详才好。”
谢靖心领神会:“臣谨记殿下提醒。”
萧玥不再多言,微一颔首,便登舆离去。
谢靖望着肩舆远去,这才转身走向吏部。
韦远果然刚从甘露殿回来,面色凝重中带着一丝振奋。见谢靖到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