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家全员重生了》
林如海神色不变,对管家林福淡然道:
“昨日陈大人来访,说他也要赴苏州为老师贺寿,知道咱们遣人去,便要路上同行,彼此好有个照应,他既是同门,又开了口,不好驳回。他若去,随从想必不少,咱们若只七八人,倒显得单薄了。多备些人手,队伍整齐些,路上与陈大人同行,也显我林家虽主君不在,规制却不减,不至失了颜面。”
林如海想了想,又道:“苏扬水路虽通,也要防个万一,人多些总是稳妥。”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林福虽觉为了一个陈祥未免小题大做,却也不好再问,只得躬身道:
“是,老爷想得周到。老奴这就按二十人的规制挑选人手,必选那些稳重心细懂规矩的。”
林如海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却又另有要求:“人选必要精干可靠,临行前一日,叫他们都到外院来,我要亲自过目嘱咐几句。王老大人处非同寻常,不能有些许怠慢,有些话须得当面交代。”
林福连声应了,心下又道。
【老爷今日怎的这般谨慎,连下人都要亲自过目?既然因恩师寿辰,格外重视,寿礼上却不怎么上心,怕是要我好好挑一挑了。】
林福遂不敢怠慢,恭敬退下。
看林福去了,林如海眼中方闪过一丝锐光。
他哪里是为排场?
是要要借用听到人心思的异能,亲自甄别这些下人。
贺寿队伍直往苏州王府,途中与陈祥同行,万一混入旁人的耳目,或是心术不正之徒,岂不将林家底细都泄露了?
林如海既存了回京之念,更不可让小人窥探了去。
虽然林福办事妥当,林如海也没有听到其他心声。
但仍觉得心神不宁,便唤来贴身小厮林安、林贵二人想要问话。
二人不知何事,战战兢兢进来请安。如海方欲开口,忽听得林安心声。
【老爷今日面色不善,莫不是察觉了什么?那张富家的婆娘近□□得紧,若再不弄些银子打发,只怕要闹将出来……】
林如海闻言,心头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
原来这林安竟与二门外管车马的张富之妻有私情,如今被人拿住把柄勒索钱财!
正思量间,又听得林贵心思:
【前日赌坊欠下的五十两银子明日就到期限,若再不还,那起人定要闹到府上来……】
好!好!好!
他这两个贴身小厮,一个与人私通被讹,一个欠下赌债,竟都是这般不堪!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因得明年盐引一事,盐商虎视眈眈,岂容身边留着这等祸患?
林如海强压怒火,只淡淡道:“近日衙门事忙,你二人且去账房各支五十两银子,往来事宜,从中周转。”
暂且稳住这二人,免得因为缺钱做出更不可挽回的事来,顺便放长线钓大鱼,兴许还能牵出更大的事。
林安林贵二人闻言大喜,忙磕头谢恩。
林安暗想:【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林贵更是喜不自胜:【竟有这等好事!】
如冷眼看着二人喜形于色的模样,心中已有计较。
待二人退下,即刻唤来林福,吩咐道:“林安、林贵二人,一个与张富家的有染被讹,一个欠了赌债明日到期。这等祸害留不得,你且……”
林福还没琢磨清楚先前老爷的安排,此刻又被唤回来,听到林如海提及林安、林贵的事心下埋怨。
【我就说这二人油嘴滑舌,迟早闹出事端,偏生在主子跟前极会处事,生得平头正脸的,却不做人事……】
主子身边的小厮,当然都要捡着清俊的挑,林福日常观望下来,觉得可靠的那两个,长得不如林安、林贵,又不似林安和林贵跟在林如海身边年岁长,自然不能随便换下。
林如海听着林福抱怨的心声渐渐远去。
而今看来,林福是可靠的,就是性子刚直了些。
林如海在书房尚未坐定,便见贾敏院里的嬷嬷进来,后头跟着两个小丫鬟,小心翼翼捧着个锦盒并一个软布包裹。
嬷嬷上前行礼道:“老爷,太太吩咐将这两样东西送来过目。
太太说,致仕王老大人处的寿礼,单是砚台书画药材虽雅致,恐还不够郑重,这两样莲花苏绣插屏和油墨冻石鼎,请老爷瞧瞧,可还添得?”
林如海闻言,眉头微蹙。命丫鬟将物事放在案上,打开看时,那插屏果然精巧。
苏绣莲花栩栩如生,更难得框架竟是西洋珐琅工艺,色彩绚丽,样式新奇。
那石鼎更罕见,石质温润如凝脂,墨色深沉似点漆,雕工古拙大气,一望便知不是凡品。
这两样东西,如海是认得的,原是贾敏压箱底的嫁妆,平日最是爱惜,等闲不肯取出,因向嬷嬷道:“他有心了,只这两件太过贵重,又是她的心爱之物,”
嬷嬷忙道:“太太说了,东西是死的,若能派上用场,便是它们的造化,请老爷定夺。”
说罢嬷嬷便领着两个丫头退下了。
林如海对着这两件珍玩沉吟半晌,起身往贾敏房里来。
贾敏正倚在榻上,面色虽仍苍白,眼神却比往日清亮些。
林如海近前坐下,温声道:“那插屏和石鼎,是你的嫁妆,王老师处贺寿,我备的礼已算丰厚,何必再动你的私房,叫我心中如何过意得去?”
贾敏微微撑起身子,握住如海的手道:“你听我说。正因你不亲自去,这礼更要厚重些,才显诚意,堵住那些闲言碎语,免得让人疑你因病失礼,或是与老师生分了。”
贾敏顿了顿又道:
“我自有我的道理,那插屏架子是极难得的西洋工艺,我未出阁时便听说,王尚书家老太太最喜这些西洋玩意儿,常念叨宫里皇后娘娘西洋镜如何精巧。咱们这插屏送过去,瞧着不大,也不是极为打眼的物件,岂不正投了老人家喜好,强似送十件其他物件。”
王老尚书家的老太太,乃是王老尚书的继母,如今也是八十往上的年纪。
虽说是继母,老尚书奉养如亲母,乃京中勋贵官员中一段佳话。
“至于那油墨冻石鼎。”
贾敏微微一笑:“王老大人是雅士,最识鉴赏,这石鼎稀有,正合他这般退隐大员的身份品味,摆在书房案头最是相宜。东西再好,终是死物,若能用在刀刃上,为玉儿……为林家铺一分路,岂不强似锁在箱子里?”
如海听她分析得句句在理,心中又感慨又酸楚。
前世贾敏也是这般为他筹谋,连压箱底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