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当军医,你们让我当女皇?》
“刘员外与周员外的商队已经出发了,他们带上了大批农药与成药。”
“岑地主和吴地主也在招人,不光要伺候药苗,药田开荒也要人。”
“修路相关已经写好了,只等着大人一声令下便贴出去。”
柳意坐在自己找木匠打的办公椅上,听着底下的人一一汇报。
刚来官衙的时候,柳意还不是很适应县衙的办公方式。
大安朝县衙的办公就一个字:慢。
彼此之间交接,要喝上一盏茶,接了诉状,要慢悠悠拖着等苦主撤状,再喝一盏茶,要是有那些着急等不起的,自然会送上好处,花钱买他们加快进度。
当然了,这些来送好处的人,也要与他们喝上一盏茶。
这种收**赂的行为还称不上犯法,大安朝的官衙,基本都是这么做事的。
也就只有收缴赋税的时候,县衙上下才能加快速度了。
这种慢,在柳意当亭长的时候就有了感触,她带着人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清光了附近盗匪,就相当于是干完了前任亭长一年的活。
柳意很不适应这种办事速度。
好在人类的适应能力是很强大的。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官吏们非常丝滑的适应了柳意的办公速度,并且朝她看齐。
不能看齐的,都已经回家去了。
也是神奇,“辞退”了几个说什么速度都快不起来的官吏之后,其他原本和他们说法一致的官吏,好像突然一下吃了灵丹妙药,办公速度快到飞起,且细致认真无遗漏。
这些官吏们也不敢说柳意什么,只偶尔自嘲一句“柳大人乃是神医,懒病也治得”。
好在柳意虽然见不得人办事慢,可她出手大方,发钱准时啊。
是的,大安朝还在的时候,给官员们发送俸禄,是不准时的,偶尔还会拖欠,像是那种被层层克扣的情况也不少见。
大安朝本就薄俸,还要被克扣,发到官员手里的钱,几乎就只有三瓜俩枣了,这也就导致了穷困县的底层官吏在家中地位其实并不高,因为没多少收入啊。
尤其是大安朝最后活着的那几年,胡县的上下官吏几乎都没见过俸禄,所以朝廷默认官员可以收**赂,毕竟总不能让人家白干吧,只能让他们去祸害百姓了。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还是马校尉当上了胡县的老大后才开了粮仓给官员们继续发俸。
也正是因为如此胡县官员们对于马校尉很是推崇。
而到了柳意上位之后她更直接不光俸禄准时发甚至还干脆重新制定了官吏工资表。
像是普通的衙役说起来也是个小吏但之前的俸禄标准是一年三两银子还是一年一发相当于一个月收入250文。
这低廉的俸禄就差把“你去找老百姓将钱榨出来榨出来多少你自己花”写在上头了。
柳意将衙役的俸禄提到了十二两年俸每月一发
一下子就涨了四倍。
放在胡县一两银一个月已经称得上是高收入了原本还觉得如今活计比以前重了不少的衙役们立刻欢天喜地起来现在柳意喊他们做个什么事一个比一个积极。
其余官吏们也是一样俸禄一被提高就算是觉得如今做事要比以前多也是没二话的。
且做惯了之后也渐渐上手并不觉得如何辛苦了。
柳意也说了:“如今俸禄也给你们提起来了这些月俸每个月一发够你们生活不错的若再有向百姓收**赂压榨良民的事发生可就不单单只是革了差事的事了。”
县衙官吏们都接受良好。
主要是胡县穷困就算他们想要压榨油水百姓们也没几个钱给他们压榨啊。
官员还好那些小吏尤其是了。
若是赚得俸禄能让全家吃得饱都是本地长大的父母亲长还在谁又愿意在自己家乡落个恶名声了。
现在压力就来到了柳意这边。
哪怕是在现代单单只是给员工开工资的公司老板每个月支出就要不少。
就算公司里只有十个员工一个人工资五千块一个月老板就要开出五万的工资。
更别提柳意现在相当于是一整个县加上一堆流民的老板了。
创业初期果然艰难。
还好“员工们”要求也很低只要能让他们吃得饱饭他们什么都愿意干。
再加上之前卖安宫牛黄丸赚的钱才算是勉强撑过了创业初期的纯吃钱阶段。
而且秋收之后的收缴赋税也很顺利如今朝廷没了收多少都是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柳意说了算,收到的粮食银钱也都是她来安排。
柳意带着县衙那几个仅存的文吏,又将吴妙茵和吕吉从长湖亭喊了上来,合计了两天才定下收税多少。
大安朝是真的黑啊,人口税,土地税,免役税,这三种百姓需要交的税,能够直接刮去百姓年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大安朝快要没了的最后一年,因为当时已有战乱,而朝廷国库被祸祸得干净,加上官府层层收割,最高点收税甚至高达百姓年收入的百分之九十。
这代表什么?
代表百姓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做农活,不但剩不下什么粮食银钱,还倒欠官府钱。
要是交不起税,壮丁拉去充军,田地抵押给官府,房屋也是同样,官府逼着人卖儿卖女来交税并不是话本故事,而是真实出现在大安朝的事。
也难怪大安朝的“揭竿而起格外多,要是柳意穿越到那个时期,高低要往鱼肚子里面塞上“医大兴,柳意王。
胡县偏远也有偏远的好处,因为太偏了,又穷,等到朝廷的公文慢悠悠送到这里的时候,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了。
那些曾经被强制征兵的百姓跑了一两个回来,带来了外面乱了的消息,胡县又有马校尉坐镇,这才让上一任县令放弃了“走之前再捞一波的想法,直接带人离开了这小破县。
县吏们将这个前情提要告诉柳意,是在告诉她,百姓们早就被大安朝压榨的麻木了。
这个时候就算是她杂七杂八的赋税加起来要收百姓年收入百分之七十,百姓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倒是吴妙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