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主母生存指南》

7. 第 7 章

早膳后,祝明璃把身上的田契身契地契装好,再让焦尾带上自己整理好的账本,轻装简行往外院的方向去了。

昨日说好派人跟随她出府,今日一大早,邬七就安排了两个靠谱踏实的亲卫候着。两人换好下人服,一幅家丁模样。

绿绮安排得很妥帖,马夫一早就起来谨慎检查马车,侍从待命。

丫鬟们都是卡着点做事,祝明璃刚刚走到马车旁边的时候,一阵洪亮的晨钟声鼓声荡起,音浪蔓延开,将沉睡的长安城唤醒。

开坊时间到。

一行人出府,祝明璃终于见到了长安城。

长安的大街比她想象中还要宽阔平坦,街道规划横平竖直,沈府坐落的坊离皇城较近,附近十分雅静。车马再继续前行,才热闹了起来。

坊墙不高,还是用土夯的,着急忙事的百姓早早就候在此处,坊门一开,新的一天也开始了。

越往外走越热闹,食肆的热气散开,烧饼、胡饼、馎饦……香气混杂在一起,淹没在行人的谈话声中。

祝明璃还看到了高鼻深目的胡人,正在赤膊叫卖,蒸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她连忙叫停马车,都穿越了,谁能忍住不尝尝正宗的胡饼呢?

焦尾按她的吩咐下车购买,随行的所有人都得了一块饼,这叫出差的“伙食补助”。

随行的人没想到自己也能拿一块儿,他们在出门前,也就是天还黑的时候就垫了肚子,现在有肉的胡饼递面前,说不馋是假的。

众人连忙谢过,一咬一嘴荤油的胡饼下肚,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出城的步伐轻盈了不少。

等到了田庄,差不多就到了午饭的时间。

祝明璃已经在车上睡了两回,再睡下去脑子就要成浆糊了。

由于他们轻装简行,来的只有两辆马车,还有随行骑马的两名亲卫,排场完全不够看。

田庄的人远远瞧着,并没有迎上来。

这里疏于管理,庄头多少年也见不到主子巡查。

亲卫二人没去过沈家的田庄,也不知道这里属于祝明璃的嫁妆。绿绮看不过,小声使唤家丁去把田庄领事叫来。

不过祝明璃并不讲究派头,不等人来接,就先一步走了进去。

她挑灯夜读也算有点用处,大概能看出土地规划不好。不过在这个时代,也没人能耕出多么肥沃的田地。

在她皱眉思索时,田庄领事们终于姗姗来迟。

这里虽然只是在京郊,但祝家人从未来过,顶多就是派管事来。

世家缺不了粮,囤粮卖粮自有一套章程,祝家并不太在这上面操心。

听到家丁来唤人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管事来了,直到听到“娘子”二字以后,他们才想起来祝家小娘子前一阵嫁人了。

二人匆匆迎来,慌张行礼,说话文绉绉的,倒不像是管种地的。

“佃户们在哪?”祝明璃翻着名册,估算人力。

“回娘子的话,他们早早就去地里干活哩。”副庄一边带路,一边解释道,“这里有一部分不是一直跟着咱们的佃户。前些年南边闹灾,灾民北上,祝家开仓放粮,受惠的一部分灾民签了身契,免租期两年,缴粮比普通佃户多两成。”

说话的功夫,几人来到田庄后边,这里搭着不少茅草房,工工整整。

祝明璃心理里估算了一下,田庄并没有狠狠压榨佃户。

祝家提供种子和口粮,年利很高,按平均收成来算,至少五年才能还清,即便是这样,也算是上好的主家了。

庄头小心跟在祝明璃身后,心里担忧。

出嫁的娘子来看自家田庄,左不过是为了看粮产来的。

极有可能是嫁为人妻后,盘算嫁妆,发现田庄进项太少。

穷苦人过日子不容易,尤其是受了灾的。庄头犹豫开口:“去岁大寒,粮产很低。佃户们平日里不吃饱,便耕不动地,所以咱们也没有狠收粮税,至少要让他们有力气耕田。”

祝明璃回过头来看他,在沈府待久了,难得见到一个心软心善的管事。她翻着名册:“这么些人,怎么分田的?”

“看粮产。流民里也有种田好手,分的稍多些,粮产也确实更多。还有就是拖家带口的,人多,力气更多,养田也更细致,也稍微多分了点。”

祝明璃又问他农具、耕牛的问题,庄头一一答了,颇有条理。

“你一直都是守着京郊田庄的?”

庄头摇头,神情有些尴尬:“之前是布庄里的,得罪了贵人。”他人老实,不会说话,被“贬”来了田庄。

布庄掌柜,必然是能认字能算账。

祝明璃绕了一圈,大致都了解了。

这个时候厨娘饭也烧好了,祝明璃一行人凑合了一顿,便返程回城。

临走前,她对庄头道:“还要麻烦你留心一下,这些佃户里,谁最会耕田,谁头脑灵活。”

庄头连道:“不敢不敢。娘子有吩咐,小人必然上心。”

以祝明璃的背景来看,除非祝家沈家双双倒台,她这辈子也不会缺口粮,但她仍把粮食耕田放在主要地位。

没办法,农业大国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田庄看了,管事的头脑清楚,佃户们也没有虚报,田产没有像沈府内宅那样被嚯嚯,祝明璃就放心了。

回程的路上,行人多了不少。中午才开市,路上挑着担子、拖着货车的商贩不在少数。

既然都出府了,祝明璃也不想回去闷着,便让家丁先回去,剩下一些人朝西市出发。祝明璃嫁妆里的铺子不在西市,西市买卖者多为平民百姓和胡商,规模极大,一下午是肯定逛不完的。

亲卫对这种地方很是抗拒,但祝明璃眼睛都亮了,恨不得一口气扎进人群堆里凑热闹。西市不比东市,人口混杂,热闹异常,若不是行人的服饰各异,有一瞬间祝明璃都感觉回到了后世的古城景点。

分清各个方向大致卖的货物类别后,祝明璃抬脚往没那么吵闹的方向走,果然没走多久就见到了贩卖玛瑙水晶的店铺,因为价格的问题,平民百姓很少在这边消费。此时玛瑙水晶的制作工艺算不上绝佳,但胜在款式稀奇,风格迥异。

祝明璃挑了两样发饰,一面镶葡萄石镜,结账利落,掌柜笑得极其谄媚。虽然卖的是波斯玩意,老板却是汉商。

祝明璃指着一个玛瑙瓶问:“有没有比这更透的,无色的器皿。”

掌柜的笑道:“小店倒是没有,贵人您往前再走个百步。”

祝明璃道谢,到了卖玻璃的店后发现此时玻璃制作的技艺十分落后,杂质多,且不耐高温,想要靠蒸馏瓶提纯酿酒的美梦破碎。

她也不失望,右转出道,往酒肆走,挑了些清酒葡萄酒搬上车,又赶在闭市前打包了两份果馅儿饆饠。

一份自己品,一份给沈令仪。

饆饠皮脆馅软,香甜可口,没有添加剂糖精,但也不逊于后世的甜品,总体感觉神似麦当劳的水果派。

祝明璃有了灵感,比精细手艺比不过这些厨娘厨师,比甜品种类她可不会输。生活在信息大爆炸年代,甜品推陈出新,中式西式,绝不重样。

回到沈府,换衣净面,一身清爽,祝明璃带着小礼物朝沈令仪院子去了。

沈令仪知道祝明璃一早就出府了,她特意派人过来知会了沈令仪一声,说今日不交割了,免得沈令仪白跑一趟。

不用管中馈,也没人聊天,沈令仪一整日就看书画画,清闲里透出几分不适应的无聊。

正对着书本发呆时,忽听得一阵低语请安:“三娘子。”

由远至近,越来越清晰。

在沈府里,能被叫“三娘子”的只有一位。

沈令仪立刻站了起来,面上露出笑容,但又想到“都快傍晚了,三叔母过来不会是找我继续捋中馈事宜的吧”,笑容又变成痛苦面具。

但她还是小跑出去迎接,站在门槛上,正巧见到祝明璃走过来。

“三叔母!”

祝明璃抬手:“来,给你带回来的樱桃饆饠。”

沈令仪惊了。

倒不是她一个大家闺秀没吃过或买不起这种吃食,实在是她从未有过长辈出门后为她带零嘴的体验。

她把沉稳的礼仪抛之脑后,两部并做三步跳到祝明璃面前:“真是给我的么?”

“那不然还能给谁?”祝明璃笑着把饆饠递到她手里。

沈令仪连忙道谢,迫不及待打开油纸。

小姑娘味蕾灵敏,最爱口味丰富的零嘴,沈令仪尤其爱甜食,此时这份零嘴在她眼里就是十足的美味,主要是心里的幸福感尤其浓厚。

饆饠还没吃完,祝明璃又拿出小盒子:“还有这个樱桃发钗,我瞧着挺新奇的,配你昨日那套衣裳正妙。”

惊喜真是源源不断,沈令仪犹豫道:“三叔母,怎能让你如此破费?”

这还真不算破费,尤其是对于家底丰厚的沈家来说。

祝明璃又把镜子和手镯递给她。

沈令仪这下不是惊喜了,是手足无措。

“我……三叔母、这?”她有记忆时就已经失去了生母,阿耶没有再娶,于是女性长辈便只有大姑母、祖母、二叔母,她们不亏待她,也会赠她首饰,但这和祝明璃这种不同。

长辈回家,带上小玩意儿和吃食回来哄小孩,这种温馨与亲密是她无法想象的。

她一时百感交集,嘴上懂事地道:“三叔母,下次不要这般费心了。”

但这对于祝明璃来说却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在后世,别说家长下班回家,哪怕是姐姐出去玩了,回来顺手给妹妹带点路边摊也很正常。

她拍拍沈令仪的肩膀:“这有什么,顺手的事儿。”盛世民风开放,此时男女大防没那么重,年轻小娘子也能出去逛,但也不能像男子那样总在外面晃悠。

反而是她这种嫁为人妇,没长辈约束,丈夫又不在身旁的最自由。

沈令仪却想得更深一点,将首饰盒拿好,认真抬头看她:“叔母,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若是你在沈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能出力的,一定会帮你。”祝明璃嫁来沈府当主母,无论是长辈还是郎君都没人在帮扶,整个府内,只有她这个年岁不大的后辈能说上话。

也只是祝明璃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