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中年男人话音落下霎时间引发金谷园一片哗然。
“什么?此人便是萧震萧总兵?”
“他为何会出现在洛阳文会上!”
“算算时间萧总兵携带部下正在返回京师受审的途中!萧总兵定然是不想蒙冤受死所以才来洛阳文会寻一条生路!”
“可悲!何其可悲!一代抗倭名将竟然要用这种**方式求救!”
连谪仙亭里苏祈、周斐然、何旭等人都看向单膝下跪的萧震满眼震惊。
一位从二品的东南抗倭副总兵在洛阳文会上当众下跪求救!
太疯狂了!
崔岘是第一个回神的。
也很快意识到了萧震的用意。
对方这一跪可不单单是跪自己向自己求救。
更是跪给士林、跪给天下人看的啊!
萧震这是想利用此次洛阳文会造势为他、和他那八千士兵兄弟谋求一条生路。
看着眼眸通红单膝跪地神情乞求近乎卑微的萧将军崔岘心中很快有了定夺。
东南水太浑牵扯层面太广不可轻易插手。
那就换个切入点以本次洛阳文会作战场只为萧震下跪求救一事点一把火吧!
至于这团火
且看造化!
在极短的时间内理清楚思路后。
崔岘快步走过去将萧震扶起来认真道:“萧总兵这一跪小子实在承受不住快快请起。”
“浴血抗倭功在社稷!纵有败绩岂容忠骨蒙尘?八千将士父母所生、家国所养岂能无辜受戮?”
“此事非将军一人之生死乃国法、天理、人心之所系!将军若有冤屈回京后自当向陛下、向朝堂之上的大人们陈情!”
“是以我只问将军一句:东南一战可问心有愧?可下愧苍生士卒、上愧朝堂君主?”
听闻此话。
萧震深深看了一眼贾邵一双虎眸中带着感激。
而后。
在无数人动容的注视下便见这位副总兵抬起头颅骄傲道:“萧某半生抗倭上不负君主下不负苍生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啊!
此话,当即引来一片轰然叫好!
但,不顾洛阳知府赵恒愤怒的目光。
洛阳同知齐栋梁,自一片叫好声中走出来,怒斥萧震:“《大梁律》云:罪臣未决,擅离者斩!萧总兵戴罪之身,竟敢私离囚队,此乃大逆不道!”
“你口口声声称不负君主苍生,却丧师辱国,欺君罔上!实在该死!”
这番话,可谓相当尖锐。
方才还能言善辩的萧震将军,此刻被骂的脸色涨红,满腹委屈,浑身颤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看起来特别特别可怜!
而齐栋梁这番话,自然也引来无数愤怒的目光。
包括谪仙阁里的苏祈,都狠狠蹙起眉头,准备张口反驳。
崔岘意味深长看了一眼苏祈。
苏祈神情微怔。
下一刻。
便见贾邵大义凛然走出来,将弱小无助的萧震护在身后,看向齐栋梁冷声说道:“《吴子》云:将之所慎者五:理、备、果、戒、约。”
“《左传》曰:临患不忘国,忠也。”
“萧总兵不逃不叛,反入文会求策,心系士卒君主!若以此诛将,则天下良将皆可杀!齐大人,安的是什么心?”
齐栋梁似乎是被气到了,单手指着贾邵,满脸愠怒!
旁边,苏祈终于回过味儿来。
他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难以置信的注视下,将矛头对准了贾邵、对准了萧震:“荒谬!”
“方才我本以为,萧总兵之败,情有可原!可你身为罪臣,却擅自出现在洛阳文会上,其心实在可疑!”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萧震丧师辱国,五德俱失,何以称’良将'?!”
什、什么?
苏祈突然毫无预兆反水,让在场众人都惊呆了!
谪仙阁里的一群年轻少年郎们,瞧见这一幕,很快便反应过来。
大家隐晦互相对视。
一种无言的默契,自一群天才少年郎当中缓缓滋生。
片刻后。
何旭站到苏祈身边,怒斥萧震:“《礼记》载: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萧总兵既已认罪,当静候圣裁,岂可妄自求
活?”
孟绅紧跟其后:“《论语》云:民无信不立。将军败军辱国,已失信于陛下,安敢再求生?”
周斐然更是厉声道:“萧总兵当众跪求,煽动舆情,此非’忠',实为'挟民逼君'!”
情况实在太诡异了。
几乎是在一瞬间,谪仙阁内才子们纷纷转变态度,将矛头对准了萧震!
而同知齐栋梁,因为才子们的加入,瞬间有了底气,冷笑看向萧震:“听到了吗?萧总兵?”
“文会乃圣贤之地,岂容武夫咆哮?《论语》云:君子不重则不威。”
“本官劝你,趁早离开这里!”
被一群文人这般唇枪舌战,萧震心中感激极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