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有实力的人不管走到哪里
狱中辩经结束后。
孟津县令亲自将贾邵请出牢狱把他接到县衙遣人烧热水让贾邵沐浴更衣。
且用好酒、好菜热情招待。
县衙后院。
正厅里。
刚沐浴过的贾邵穿着一身藏青色儒衫头发还微微有些湿润。
那张俊朗出尘的脸竟把这套孟津县令匆匆让人买来的普通儒衫穿出了‘公子世无双’的风华!
他端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进食。
整个人不仅周身气度无双且看起来深不可测。
是的。
经历方才那番对话后在孟津县令眼中这贾邵实乃绝世高人!
就是不知……为何这般高人会跟那群‘反岘同盟’的蠢货厮混在一起呢?
孟津县令犹豫许久还是主动询问道:“先生您……当真是反岘同盟的人?”
完全没道理啊!
听到这话崔岘微微一怔随后摇头失笑:“一场误会罢了我对那崔岘没有任何意见。”
孟津县令松了口气。
他就说嘛这等运筹帷幄的大才子怎么可能跟一群蠢货为伍。
但既然孟津县令提起了‘反岘同盟’崔岘便道:“大人依在下的意思那群反岘同盟的人还有用。”
“您把他们放出来城外流民修河堤一事还得靠这群人来帮忙。”
这不是简单的‘以工代赈’。
官府明面上不能参与此事‘百姓自发汇聚修河堤’才是祥瑞的重点。
严思远等人先前自发赈济灾民应该积攒了一些声望让他们引导百姓修河堤刚好合适。
也算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孟津县令略作思索明白了贾邵的意思冷哼一声说道:“还好有先生在不然这群蠢货要闯下滔天大祸。”
说罢。
他看向衙门一位差役吩咐道:“把那群反岘同盟的人都带过来吧。”
孟津县令对这群蠢货可谓是非常厌恶。
因此他只把崔岘恭敬请出牢狱严思远等人还被关在里面
呢!
一盏茶功夫后。
严思远等人灰头土脸的来到县衙。
包括两位反岘同盟的前首领齐怀明、阮修德也被带了过来。
此二人都是年轻少年显然已经听说了贾邵的事迹此刻神情颓丧不安看向贾邵的目光佩服又感激。
但相比于他们的灰头土脸忐忑愧疚。
贾邵端坐在饭桌前县令大人亲自为他斟酒布菜好不威风惬意。
孟津县令不理会这帮蠢货只看向贾邵放低姿态请教道:“孟津祥瑞一事从具体细节到进京面圣其中每一个关卡都不容出错。”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严思远等人闻言神情一振纷纷看向贾邵。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纪他们在闯祸。而贾邵已经能搅动天下风云让孟津县令俯首请教了!
这是何等风姿啊!
崔岘看向孟津县令笑道:“大人不必过多担心你只用记住此次进京是为君父分忧便够了。”
“但你我都知道孟津祥瑞一事一旦报上去就算吹嘘的花团锦簇也难免会引来人怀疑和查证。”
这也是孟津县令担心的事情。
毕竟‘祥瑞’一事是人为铸就的啊!
经不起查。
此时便听贾邵继续道:“所以要给出一个细节来。你主动给出一个细节就不会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被迫找补细节这会让你陷入被动。”
“而你给出的这个细节还得以君父为由头证实君父是这场祥瑞的关键被万千百姓感念的圣天子。”
听闻此话。
严思远等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孟津县令也想不出——废话他要是有这种通天手段何至于40岁还在做县令?
因此孟津县令站起来诚恳道:“先生教我!”
“君父也是人是人就会被打动。祥瑞一事是天恩是大爱!但说白了在它花团锦簇的表象下没有任何情感做支撑。”
崔岘笑道:“陛下因罪己诏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作为臣子臣民我等自然要为陛下分忧。”
“假如万千陕西流民自发汇于孟津感念陛下
圣天子恩德,为孟津修筑河堤。在修河堤的时候,黄河鲤鱼跃水而出,百姓纷纷惊呼:这是圣天子,对我等修河堤的褒奖和馈赠啊!”
“饥肠辘辘的百姓们,就地生火烤鱼,吃下鱼肉后,泣声感慨,世间怎会有这等美味!”
“真想让我们的陛下,也尝尝这样美味的鱼啊。”
“而后,大人您火速进京汇报祥瑞,再派遣船只一艘,带百姓们捕捉的黄河鲤鱼,呈送给陛下。”
“这段‘孟津赠鱼感念圣天子’的佳话,足以被记录进史书当中。咱们的陛下,可以和昔日武王、大禹、刘邦那般,被万民臣服,天命所归!”
“而孟津黄河鲤鱼,也能名传天下。整个孟津捕鱼业,即将会迎来蓬勃发展期。”
“孟津对陛下情感这般真挚,陛下又岂会不投桃报李?定会命户部拨粮,赈济孟津!城外的百姓,都能活下来了。”
嘶。
听闻这番话,不管是孟津县令,还是严思远等黑粉们,都脸色涨红。
这世间,怎么会有贾邵这般,既能运筹帷幄,又能洞察人心的绝世大才?
一个简单的‘赠鱼’细节,让这个计划,瞬间鲜活了起来,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儿!
更重要的是。
‘赠鱼’和‘祥瑞’捆绑起来,满朝文武不敢有一个人怀疑这件事的真伪,或者来查证。
谁查谁死!
因为这是为皇帝量身打造的‘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