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调色手札》
韩汝器铁了心要把事情闹大,竟然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
这一点也不想是为了妻子心急,倒像是借故搅乱国公府这一池水。
骆抒站久了,忍不住揉揉自己发麻的腿,一旁的卢茜娘也如是。
她眼里满满都是倒霉二字,又不好跟骆抒耳语,只拼命使眼色。
骆抒握握她的手,让她别着急。这时候谁小动作多,谁就很可疑。
她们这群人其实几乎站在门边,隔着桌子,里头才是那闹腾的一家人。
像是楚河汉界的划分。
骆抒揉了一会儿,觉得好多了,又听见韩汝器吩咐今天这里的每个人都要查时,她不知被谁推了一把,猛得朝前扑去,一下就越过众人,站到了前方。
她的响动吸引了韩汝器,他上下打量着骆抒,“这个女人今天还是第一次见,打着献礼的幌子进来,现在看来也十分可疑。来人啊,给她搜身。”
所有人的目光都超骆抒聚集过来,身前是国公府主子们的打量,身后是仆妇们的可惜。
周妈妈给了骆抒羞中含愧的眼神,用林夫人刚说的话安抚她,“娘子,清者自清,随我走一趟吧。”
骆抒没动,虽然她的话有道理。可骆抒想,哪怕是国公府,也不能有这样的规矩。怀疑谁,就搜谁的身。要搜她可以,上公堂。
大理寺就坐落在仁和门内,何必在这里动用私刑。
见骆抒有抗拒,韩汝器咬牙切齿,“怎么,你这是要认了?”
骆抒还没来得及开口辨别,两道声音传来。
一道是细细的少女莺音,说的是我替她作保。
一道是清朗有力,如冰裂般掷地有声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少女说话。
韩雨钟直视他大哥,“你们都忘了我是做什么的?”
“在国公府里搜检自己家人,我当你是心急,便罢了。搜检外头的良民,你视国家法度于何物?”
一声轻喝,倒使得众人意识回笼。
是啊,家里有个现成的审刑院的详议官员,审惯了案子的,哪能胡来。
韩雨钟指着骆抒说道,“况且这位骆娘子进来贺寿时,嫂嫂已经饮过那杯茶,你怎能胡乱攀咬?”
他对自己大哥说话,义正言辞,很不客气。
只是把骆抒为自己辩解的话先说出口了。
骆抒正是因此很有底气,她上正院时,众人已移至席上,骆抒那一眼就记得,那席上没有什么茶。
韩汝器被二弟说得脸红,眼神来回地在她二人身上逡巡。
但又不得不承认,韩雨钟说的很有道理。
片刻之间,骆抒的嫌疑反转,她立马意识到自己成了这屋里最清白的人。
今天的事不解决,是不行了。
骆抒一直都明白,她身上有一根反骨,让她无法真正地弯下腰去。当年在陈留时,住在村里的父母为了养活年幼的弟妹,让她十岁就独自来到秦氏布行做工,她也是憋着一口气要做得最好。
赵泓济使诈逼迫她嫁给他,让阿姑下狱时,她也是憋着一口气,一定要上京讨个公道。
秦阿姑就说过,她看着娇弱温婉,骨子里最是犟,认死理。
她上过公堂,见过开棺,没什么怕的了。
于是她上前对众人说道,“我今日第一次来国公府,与夫人郡主都是第一次见。适才韩大人也说,在我进门之前,郡主娘娘已饮下那杯茶,这足以说明,我绝无下毒的可能,对吗?”
韩汝器沉吟片刻,点了头。
骆抒笑道:“不瞒各位,我眼睛自小比别人好使,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不知能否让我看看那杯茶。”
没料到她减轻嫌疑后不乖乖退下,还说什么要看茶?
骆抒已经听到几声小小的惊呼。
面对她的大胆,林夫人眼珠一转,“骆娘子,的确如你所说,你没有嫌疑。但你现如今出头揽事,可就脱不了身了。”
骆抒微微一福,“夫人此言差矣,我只是看看那杯茶,有什么见解讲于夫人、大人。这件事情结果如何,还是要靠夫人、大人来斟酌。”
林夫人颔首,被侄女王恬贴近身边耳语了几句,目光重新转向骆抒时,已带着淡淡的欣赏。
骆抒明白,贸然插手国公府的事,确实不妥。
可是不插手,难道就能干净清爽地离开吗?自己虽是外头来的良民,不比国公府的奴仆们好掌控。可是自己已然目睹了这桩祸事,保不准日后国公府的人转过头找自己麻烦。
林夫人说话有拉她下水的嫌疑,但同时也撇清了自己和她联手做局的可能。
果然,两人打了一番机锋,韩汝器对骆抒勉强信了几分。
“既然娘子自信有本事,不如就拿过去看看吧。”
看对方这样子,骆抒愿意相信他是因为夫妻情深才同意让自己试试的。
骆抒接过那杯茶,用银调羹搅了一下,把茶叶都拨开细看。庐山雨雾这种茶适合上投,茶汤嫩绿明亮,茶叶悬于茶汤中。
这下茶叶拨开,茶色中连一丝异色也无。
怎么会这样?
乌头原是一种小花,又带着一层紫皮,有人作诗形容它像带了一层紫盔。它既是一种毒,也是一种药材。
乌头制成药后呈乌黑色,易溶于水,哪怕只有一小块毒性也很强,平日里药师用药也十分谨慎。
可这茶汤中,只有清亮的嫩绿色。骆抒看了又看,也看不到一丝墨色被稀释过的痕迹。
这不对,难道国公府里的□□比市井上的还纯一些吗?
骆抒想了想,客气地朝韩雨钟说道,“韩大人,我有一问,不知府上的药房中可存放着乌头?”
骆抒是有意问韩雨钟的,事态未明前,还是求问信任的人比较好。
事前韩雨钟那一声清喝,已让人想起他是个在审刑院当判官的。
林夫人也是其中一人,现在将此事交到韩雨钟手上,并无不好。
总比让韩汝器闹翻整个国公府好吧。
韩雨钟同一时间看向林夫人,“母亲,可否让我前去药房一看?”
林夫人答应了。
国公府的药房位于大厨房旁,是个有医师、药童看管的地方,只存放着些平时家常所用的药材。
韩雨钟翻查一遍,只找到陈年放置的乌头,回正院交给骆抒。
骆抒小心取出,众人不知道她的意思,皆让她小心。
这可能是毒药啊。
韩雨钟急忙阻止,“你要做什么?”
骆抒冲他笑道,“大人放心,我是想将这乌头熬煮成药汁。”
“这交于药童就好了,若不懂药,小心沾染上毒。”韩雨钟回来时带上了药童,那药童坚称近来府中并无人领取乌头,而且他们为了怕使人中毒,领这种大毒之物,都是在药房中煎完药让人带走的。
那小药童也是府中家生子,且之前搜身过,经手茶汤之人的身上,的确没有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