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士模拟器》
董卓死了!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这个消息却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无数人为此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哪怕是借着讨伐董卓起兵的,野心勃勃的各路诸侯,也忍不住心中喜意,实在是董卓带来的阴影太重了。
不其山中书院里,郑玄已经上完课,众学子们自行在屋内读书论道。
这时崔琰快步从屋外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惊喜的神色。
一进门,崔琰便忍不住高声说道。
“明渊!长安有消息传来,那董卓已经死了,而且竟然真的如明渊所言,是死于吕布之手,明渊真是料事如神啊!”
跟在后面走进来的郗虑也面带笑意,“我还听闻,长安百姓在那董卓肚脐上点了一根灯芯,竟然燃烧了好几天才烧完。”
“那董卓真的死了?”
周围学子听到他们说的话,书也读不下去了,纷纷放下书简,七嘴八舌地凑了上来。
“那还能有假?那公文都送到咱们县令的桌子上了。”
“死得好!死得好啊!哈哈哈哈!”有人情不自禁仰天大笑。
“王司徒当是匡扶汉室第一功臣啊!”
“此等乐事,当浮一大白!”
“……”
一时间书院内吵吵嚷嚷,所有人都面带喜色,兴奋异常。
唯有裴澈一个人没有参与进他们的讨论,听到消息只是笑了笑,便安静地坐在一旁,继续在麻纸上写东西。
裴澈最近一年尝试了无数穿越者都做过的事——造纸,虽然没有造出现代那种洁白厚实的纸,但也让这个时代的麻纸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至少学院里已经可以常备麻纸。
裴澈的不同表现很快就引起了几个好友的注意。
“明渊,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而且好像没有多高兴。”国渊的性格直爽,有了疑惑便直接问了出来。
“周外重内轻,秦外轻内重各有得论……”程秉也凑过来,看见了裴澈在纸上写的内容,没忍住读了出来。
“这是老师布置的课业。”裴澈随口说道,手中落笔不停,“已经知道的事情,又有何好惊讶的?而且并非好事,又有何好高兴的?”
“老师竟已经让你写史论了?”程秉惊愕地看了一眼裴澈,“不过以明渊之才倒也不奇怪。”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今天下动荡,老师也是希望我能早些明世情,知事理。”裴澈笑了笑,不骄不躁,这两年在郑玄的教导下,他养气的功夫大有长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善!”程秉回味了一下这句话,不禁面露惊喜,抚掌赞叹。
国渊关注点却不在那个史论上,他还是对裴澈那不惊不喜的态度更在意,“明渊你是早就知道这件事?对了,刚刚季珪说你料事如神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崔琰和郗虑也脱离人群,走了过来,正好听到国渊的疑问。
“这件事,我也有些好奇。”郗虑左右看了看崔琰和裴澈,笑道。
崔琰看裴澈没有阻止的意思,便将那天他们两人的对话复述了一遍,“这其实是我和明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虽然时隔近两年,但因为崔琰私下里经常回忆思考那日的对话,所以依旧对裴澈那番话印象深刻,几乎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
“那个时候明渊竟然就已经料到今日之事了吗?”听完崔琰的话,郗虑倒吸了一口气,惊叹地看着裴澈。
“明渊说那番话的时候应该正值十三路诸侯讨董,纵观天下,谁能想到董卓不是败于联军阵前,而是死于亲信吕布手中?”国渊这句话将所有人心中所想说了出来,众人都在心中认同。
【叮——检测到宿主获得多位未来名士的钦佩,名士值+1000.】
裴澈手中笔微不可查地一顿,旋即继续飞快地在纸上写史论。
这些名士值已经不会让他感到特别惊喜。
凭借自己远超常人的知识储备,大脑里那几千卷书,这些日子他在郑玄的书院里可以说得上如鱼得水,过得相当滋润,名士值入账也非常多。
以至于让裴澈一咬牙,花了两万积分兑换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甚至零零散散兑换了一些后世的兵法和典籍。
“不过,董卓这样的暴徒死了总归是好事,明渊可是在忧虑什么?”程秉不善言辞,性情沉静,心思却也比他人更加细腻。
将手中史论的最后一个字写完,裴澈这才将笔放下,轻轻吹了吹手中的麻纸,让墨迹尽快干透。
听到程秉的疑问,裴澈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在兑换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现在更能了解到历史上的一些细节,而不是只能靠模糊的记忆分析局势。
也正因为了解了细节,裴澈才深刻地认识到董卓死后,才是汉室彻底气运断绝的时候。
而葬送了汉室振兴机会的人,正是一心匡扶汉室的忠臣王允。
“王司徒乃我汉室忠贞之臣,有王司徒总览朝政,拨乱反正,必然欣欣向荣,明渊不必杞人忧天。”国渊见裴澈叹气,便笑着宽慰道。
裴澈却摇了摇头,“正是因为如此,才是大祸临头了。”
“明渊此言何意?”崔琰最是了解裴澈,因此很是认真地听裴澈解释。
“崔兄、郗兄,你们可曾听闻王司徒欲如何处理董卓手下的凉州兵?”裴澈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凉州兵?”郗虑迟疑了片刻,“文书中未曾提及,长安那边也没有什么动作,流言倒是说王司徒欲杀凉州兵。”
裴澈听郗虑这么说,更是忍不住又叹了口气,“王司徒忠义无双,但并非王佐之才,当断而不能断。凉州兵听此流言必人心惶惶,既不赦免罪责来安抚,也不用雷霆手段镇压。凉州兵自觉走投无路,必然铤而走险,李傕和郭汜等人豺狼成性,汉室危矣。”
“你是说……”崔琰皱起了眉头。
听裴澈这样说,众人脸上的喜色也渐渐褪去,开始思考裴澈所说的可能性。
裴澈继续说:“不超三个月,长安那边就会有变故。近日黄巾军肆虐,下山采购的同门已经一个月买不齐物资。要不了几日山上口粮都成问题,这里已不是久居之地,诸位还是要尽快思考未来为好。”
裴澈看向书院外的天空,天朗气清,一片清明的景象,谁能想到战火将席卷天下?
裴澈的话音落下,身边便陷入了安静的氛围。
他后面那些话点明了目前书院面对的窘境。
“明渊,如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